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快看我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編號,這是學校首屆職教本科畢業生中的第一張證書,我真是太幸運了!……”6月10日,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畢業生曹冠羣激動地向周圍同學展示着自己編號000001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這天是學校首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作為我國第一所公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該校首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局面卻持續向好。目前,這屆學生就業落實率已高於全國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且大多數學生都做到了專業對口,還有不少學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或者行業領軍企業,有些同學收到的企業錄用通知書多達十幾個,整體就業薪資也十分具有吸引力。
 
如此“驚豔”的就業情況背後的秘密是什麼?學校如何為社會經濟和產業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職教本科和普通本科辦學究竟有何不同?記者瞭解到,作為試點,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了系列改革和探索。
 
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首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受訪者供圖

差異於普本,實踐學時佔總學時比例超50%
 
5月1日起,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確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這意味着,職業教育止步於專科層次的學歷“天花板”被打破。
 
其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備受關注。很多人發出疑問:職業本科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的差異到底在哪裏?
 
“伴隨產業轉型升級,傳統職業崗位要求升級或者出現了新的職業崗位,現有的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甚至普通本科教育無法滿足其需要。”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指出國家之所以決定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原因。
 
他進一步指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不是學科導向,而是職業導向,是職業崗位或崗位羣所需要的各項能力要求,由專科層次上升為本科層次,其面向的崗位或崗位羣的能力層次要隨之上移,相應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材、教學計劃等都要變化,同時適應本科層次新的學情、生源變化,教育教學方法也要改變。
 
“舉個例子,普通本科和職教本科都有‘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但是培養的定位並不相同。”吳學敏解釋稱,職教本科主要是培養“現場工程師”,重在能夠解決一線的複雜技術問題,並做技術改進。普通本科培養的是工程師,主要側重於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而專科職業教育重在培養一線的維修維護人員。
 
“與普通本科相比,職教本科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加強調解決實踐問題的工程技術能力培養;既注重理實一體化課堂教學,更加強調基於工作情境的實踐教學。”吳學敏稱。
 
這體現在職教本科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中。以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為例,不同的教學環節場景是這樣的:
 
在理論教學環節,依託理實一體化教室,圍繞專業技術領域或崗位(羣)所必備的單元能力和技能,老師邊講邊做,學生邊學邊練,“手腦聯動”;
 
在實訓教學環節,依託校內生產性或真實仿真型實訓基地,實施從簡單到複雜層次遞進、體現典型工作任務完整工作過程的綜合實訓教學;
 
在實習教學環節,依託校外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學校專職老師和企業兼職老師現場指導,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三位一體”管理……
 
“我們本科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課程率100%,實踐學時佔總學時的比例均超過了50%。”吳學敏稱,這個指標要求,確保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使學生到企業能夠“即插即用”,受到行業企業的歡迎。
 
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交通工程學院實訓授課場景。受訪者供圖

專業設置瞄準兩個“高端”, 緊密對接先進製造業
 
在專業設置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適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趨勢,將新技術融入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使其更加適應高端崗位的技術技能要求。
 
吳學敏介紹稱,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主要聚焦兩個“高端”:一是高端產業,例如學校選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依託原有專業優勢積極拓展、新設本科專業;二是產業高端,每個專業定位從相關產業中低端崗位羣向產業高端崗位羣上移,例如學校對接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製造產業高端,推進傳統裝備製造類專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據悉,目前該校圍繞“裝備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主線,對接裝備製造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組建了以通用裝備技術、專用裝備技術、工業信息技術為主幹,以裝備製造設計、管理服務、貿易流通為支撐的專業集羣架構,建成了機電工程、控制工程、軟件工程等8大主要專業羣。
 
以機電工程專業羣為例,該專業羣從職業崗位和崗位羣能力需求出發,結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及崗位需要的數字化設計、精密加工等技術,在此基礎上組建專業羣,並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方法,確定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
 
同時,各專業羣依託產教融合基地,利用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開放課程,校企混編團隊進行教材開發、共同授課,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職業教育是緊緊圍繞產業服務的教育類型,其專業設置也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產業發展趨勢。如何對專業設置進行診斷和調整?
 
吳學敏指出,具體來看,專業評價主要從成長性因素和條件性因素兩個維度展開。成長性因素主要是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招生就業等外部因素;條件性因素主要是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資源狀況等內部因素。據此,該校將專業劃分為優先發展、特色發展、調整發展和限制撤銷四類。
 
例如,與2019年相比,2020年學校緊貼區域重點領域產業和支柱產業,服務產業數字化、生產服務化升級,新增機械電子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停招了近10個專科專業,使學校專業鏈全面對接裝備製造產業鏈。
 
經過優化調整,學校目前設置職教本科專業23個,擬在“十四五”期間建成約40個以上的本科專業。專業全部對接江蘇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68%的專業對接江蘇“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吳學敏稱,未來學校本科專業的設置,仍然要主動適應裝備製造產業鏈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趨勢,以專業率先發展帶動學校事業發展全面提檔升級。
 
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航空工程學院實訓授課場景。受訪者供圖

請企業參與制定培養方案,向深度校企融合升級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作為職教本科試點,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培養模式上也在由簡單的校企合作層面,向更深度的校企融合型轉變提升。
 
其中一個典型合作模式為,請行業企業共同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來。學校聯合西門子、博世、北京精雕、中電熊貓等22家單位企業,以“技術”為紐帶,學校與技術輸出企業、人才需求企業結成現代學徒培養的“技術聯盟”,三方共同制訂培養方案。
 
如何共同培養?三方各有分工:學校負責基本技術技能培養,技術輸出企業負責核心技術培養,人才需求企業負責崗位技能培養。
 
這樣一來,企業的崗位技術標準與學校的課程理論、專業實踐教學要求就能夠相互融合,技術傳授和理論教授也能夠相互結合,人才培養更加具有崗位針對性、適用性。
 
根據學校今年公佈的數據,近三年,該聯盟培養現代學徒242人,培訓師生3582人,合作企業累計接收頂崗實習學生2000餘人次。
 
上述模式是校企融合、產教融合的模式之一。除此之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與知名企業、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合作,還打造了其他類型的協同育人平台:
 
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和華為培訓中心等進行合作,建設5個省級研發中心,聚焦企業一線技術難題,師生共同參與企業技術難題攻關519項,重點提升學生技術技能精深性;
 
與秦淮區政府和金蝶集團共建省級大學科技園,建設“孵化平台”,目前在園科技型企業100多家,園區累積孵化創新企業77家,年提供頂崗實習崗位200餘個,重點提升學生技術技能創新性……
 
“我們的每個專業都至少有2個以上的深度合作企業。”吳學敏介紹稱,學校本科專業學院與500餘個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與30家世界500強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辦學實體或實訓基地。
 
此外記者瞭解到,學校還建立了企業專家庫,聘任產業教授、行業企業專家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建設、教材選用和質量評價。
 
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機械工程學院實訓授課場景。受訪者供圖

大師引領、骨幹參與,打造專家型“雙師”教學團隊
 
“職教本科人才培養定位和培養模式能否真正落地,關鍵在於是否擁有一支素質好、結構優、理論深、技術強、技能高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吳學敏表示。
 
為打造一支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這裏的“雙師型”教師,即兼具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的教師。
 
為了籌備和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近年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大力引進技術技能型國家級人才、企業技術骨幹和應用型博士。為強化師資隊伍,學校深入推進“三師”融合,推動校內教師、企業工程師、領軍技能大師融合發展。
 
其中,校內主幹教師發展上,學校推動專任教師“專家化”、博士教師“雙師化”、專業教師“國際化”。據悉,學校引進了應用型博士295人。為了推進博士教師“雙師化”,新進博士必須在企業實踐並跟崗校內導師研修一年,經考核合格才能走上課堂。

同時,兼職企業工程師深度參與。聘用企業技術骨幹120餘人,華為、精雕、中興合作企業派駐工程師50餘人,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重點開展實訓教學並指導學生實習實踐。

此外,少數技能大師引領示範。該校引進、培養全國技術能手9人,產業教授21人,主要承擔綜合實訓和競賽指導,並擔任青年教師的實踐導師,一對一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並領銜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12個。
 
不止如此,在教師素質和能力要求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單純的“雙師型”已不能滿足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需要向“專家型雙師”轉變提升。
 
吳學敏指出,所謂“專家型雙師”,是指在“雙師型”教師的基礎上,具備大國工匠的精神和素養,具有深厚的理論底藴和創新思維,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運用工程方法解決一線複雜問題的能力。
 
職教本科如何實現教師素質和能力向專家型升級?在吳學敏看來,打造專家型雙師教學團隊,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實行企業實踐、項目實踐和全員輪訓制度;嚴把入口標準,招聘既具備深厚理論素養又具備優秀工程實踐能力的人才擔任專任教師,不過分強調高學歷,更加強調高技術技能;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擴大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形成校企混編教師團隊,把企業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帶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去。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38 字。

轉載請註明: 首屆本科生就業搶手,全國首家公辦職教本科高校有何培養秘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