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一門外語,沒必要聯想那麼多,這不過是出於一種很樸素的願望:與他人交流,並融入世界
9月23日,教育部官網公佈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的答覆。教育部在答覆中明確表示,中小學外語課時佔比低於語文等學科。
在教育部官網上,可以大致看到建議的內容,但也能看出建議比較籠統。比如“英語學習是有必要的,但是沒必要佔用那麼長的時間,重視到甚至有點畸形的程度”,“那麼長”到底是多長?“有點畸形”到底是怎麼“畸形”?建議總歸是越具體越有操作性。而從官網公佈的建議內容看,這個建議更像是一種意見、情緒、感覺,而非條分縷析的量化分析。
相形之下,教育部的回覆則專業得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22%,數學13%-15%,體育與健康10%-11%,外語6%-8%等等。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普通高中外語必修學分課時比例約佔必修總學分課時的7%。外語課時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其實到此也就結束了。數字已經説得很清楚,英語並沒有那麼高的權重,所謂“畸形”至少從教學大綱上是看不出來的。
當然,問題的衍生討論並沒有結束。近些年類似的建議、呼聲不時出現,輿論和教育部門也多次予以回應,教學設計也在不斷改革。但很多關於英語的討論已經超出一種學科,有人把它符號化了,對一門語言寄予了過多的價值內涵,產生了某種情緒。
就好像這個建議裏,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相對應的,就是“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似乎這兩個教學內容相互對立。這是一種主觀聯想,不妨網絡檢索一下,針對化學、物理教學的建議,卻幾乎沒有人把這兩者和“中國文化”關聯起來,哪怕化學、物理同樣是外來學科。這是很值得琢磨的現象。有些人有意無意把英語挑選了出來,貼上了標籤,主觀賦予它一種負面化意指。
其實這種聯想是不必要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9月20日,教育部召開發佈會,其中提到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80%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這些留學生學了英語或其他外語之後,難道影響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對文化自信的堅定,對父母之邦的熱愛?這當然不可能,他們的舉動就已經説明一切。
而這個例子更是説明了為什麼英語教育仍是必要的,要看到我們身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中國和什麼樣的世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貿易伙伴,從2017年以來吸引外資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二,國際頂尖期刊論文數量同樣躋身居全球第二……這樣一個國家,英語學習為什麼必要已不用多言:中國人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怎麼可以沒有一門交流的語言?
換句話説,在這個背景下,別的國家學習中文也是正常的。據報道,已經有60多國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和世界的聯繫緊密到今天這個程度,他國民眾當然也會希望能掌握中文,來創造和中國交流、經商、投資的各種可能。
所以,學一門外語,沒必要聯想那麼多,這不過是出於一種很樸素的願望:與他人交流,並融入世界。所以,讓語言迴歸語言,學科迴歸學科,這是對教育規律的尊重,也是對世界多樣性的尊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清波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