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大學校帶來職業“春天”
閲讀提示
“圓夢計劃”成了許多人職業發展“春天”的起點:有的成長為技術人才,有的走上管理崗位,有的自主創業……未來,“圓夢計劃”將繼續擴容,使學歷教育幫扶人數達到每年5000人,公益性技能培訓增加至每年1萬人,各類受教育職工超過100萬人。
“如果沒有深圳市總工會的‘圓夢計劃’,我可能仍然在車間流水線上工作。”中專學歷的王晶原本是深圳一家工廠的設備維修員,8年多來一直從事安裝、維修等工作,想要有所突破卻不知從何開始。
深圳市總的“圓夢計劃”讓王晶迎來了職業發展的“春天”。報名參加“圓夢計劃”後,他獲得了免費讀大學的機會。如今,他已成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工程師,收入翻了一番。
目前,深圳勞動者數量超過1000萬,農民工佔60%以上,其中,80後、90後農民工佔比超過85%。如何幫助他們提升素質、實現職業發展、儘快融入城市,是一個重大課題。
“‘圓夢計劃’由深圳市總於2008年打造,目的是以工會資助的形式幫助工作表現優秀但收入不高的職工、農民工在職攻讀大專、本科學歷,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他們讀書深造和崗位成才的夢想。”深圳市職工繼續教育學院“圓夢計劃”辦公室主任夏榮貴説。
據介紹,近6年來,“圓夢計劃”在教學形式、教育質量、資助規模上不斷創新發展,幫助18205名困難職工圓了大學夢,為10餘萬名職工提供實名制的公益性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
“圓夢計劃”的一個亮點是解決了職工學習和生產“兩張皮”的問題。為保證學校所教、職工所學滿足企業、市場所需,“圓夢計劃”重視產教融合,與富士施樂(深圳)有限公司、創維集團、富士康集團、順豐速運公司等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近年來,先後設置了福永和平試驗區教學點、坪山教學點、富士康教學點、順豐教學點等30個校外學習點。
富士施樂公司有職工6000人,其中90%的職工是高中或者中專學歷,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這種情況在2017年深圳市職工繼續教育學院在該公司開辦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元制實驗班後開始改變。
“市職工繼續教育學院與公司緊密配合,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由學校負責理論教學,企業選擇一批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師傅負責實際工作情景下的項目教學,將企業的生產需求、工人的實操經驗、學校的理論授課三者結合在一起,培養熟悉企業生產的產業技術工人。”富士施樂公司工會主席朱敏説。
據介紹,在雙元制教學模式下,職工立足崗位迅速成長,將原先許多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改進成機械自動化作業,極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改善了產品質量、消除了安全隱患,實現企業、學校、學員三方滿意。
“圓夢計劃”的另一個亮點是以嚴格的教學扭轉了“混文憑”的現象。“圓夢計劃”自啓動以來,堅持嚴格規範的入學選拔,確保每一分資助都能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同時,深圳市總不斷完善、創新“圓夢計劃”,關心每名學生的需求,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深圳市職工繼續教育學院職工教育部黨支部書記鄧傑介紹,學院制定了包括考勤、考試、教學、班主任、學籍、紀律承諾等在內的20多項制度,編印了學員手冊,做到了讓管理有章可循。
為解決職工學習中存在的工學矛盾、路途遙遠、學習資源短缺等問題,深圳市總推出“市職工教育教學服務平台”。該平台以各級工會組織為載體,通過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為全市廣大職工會員提供普惠制、全覆蓋、實名制和信息化的教育培訓服務。平台根據“圓夢計劃”等職工專項培訓的要求,針對性地推出1200餘門線上課程資源,以提高培訓項目的覆蓋面,提升培訓質量。同時,為了彌補網絡學習的不足,學校對各個專業的核心課程安排了面授輔導,將輔導和職工自學、線上線下教育資源合理配置。
從“圓夢計劃”走出的學員中,有的成長為技術人才,有的走上管理崗位,有的自主創業,還有的當選為深圳市人大代表。記者瞭解到,為推動深圳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圓夢計劃”將繼續擴容提質,使學歷教育幫扶人數擴容到每年5000人,公益性技能培訓增加至每年1萬人,各類受教育職工超過100萬人。
劉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