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近幾年,國潮風興起,衣服、鞋子、首飾、化妝品等品類上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也逐漸向其他品類蔓延。然而,用得太多,就成了“濫用”,消費者會麻木,也會辨認出哪些品牌只是想吃一波紅利。本文作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
國潮成風,也成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好多廣告就跟整了容一樣,你越來越看不出它們宣傳的是啥了:
整點蒼勁有力的書法字體,加入一些大紅大綠的配色,再分層插入點什麼臉譜啊、仙鶴啊、祥雲啊、老掛曆,這種老派中國素材,一份通用版流行“國潮風”廣告就差不離了。
上線前換點主體物,挪挪位置,要是產品面向年輕用户,再費力拉幾個霓虹色的賽博邊框,臨了再往畫面上拍上國潮倆字,誒,就齊活了。
例圖一張,大公司做的肯定精妙許多。
品牌這種操作並不難理解,從狹義上的中國街頭品牌,到目前國之潮流的釋義:“國潮”帶動消費狂潮已經歷時5年,並大踏步地邁入了所謂的3.0時代。
萬物皆可國潮,在國潮狂飆突進的日子口裏,越來越多的品牌跳入這個流量池,但對於消費者而言:
國潮倆字,真讓人聽麻了。
2011年-2022年間的國潮指數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01現在的國潮像個筐,真是啥玩意兒都能往裏裝。
好的國潮自然是不少,但在網上你總能看見更多的迷之國潮,衣服的例子罵的人多了,大家都懂,我就不廢話了,舉幾個更魔幻的例子:
計生用品配上活字印刷定製信的服務,搖身一變化作國潮,儘管説不清包裝盒上的國潮兩字,到底是在玩低俗的wordplay,還是另有巧思,但確定的是玻尿酸、國潮的詞語組合絕對是流量收割機。
圖片來源:淘寶
像這種“貼畫式”的國潮組合方案,我願稱它們為國潮貼紙黨。其內核操作就像是老八秘製小漢堡的廚藝,但不幸的是,它是很多品牌銷售策略的流行操作。
你無法搞清改個包裝配色,往上扔個伴着琵琶半遮面的中國舞女的餐巾紙,到底怎麼體現了“國潮”的含義,但這就是一種明確的商業趨勢,一種無厘頭的形式主義。
圖片來源:淘寶
儘管沒有數據能夠表明,貼上“國潮”兩個字的行為究竟可以為商品賣出多少溢價,但可以明確的是,這兩個字的存在,絕對可以在搜索引擎中得到優勢地位。
成為國潮太容易了,容易到有些品牌都不必去找美工套模版,僅需單單在產品名稱前加上兩個字就能輕鬆攫取流量的紅利。
圖片來源:淘寶
從開始的衣服到後來的化妝品,再到後來的食物和現在的避孕套,國潮概念的泛化,就像消費主義邪教的擴張,生動地體現了當一個專有名詞變成了營銷手段,到底能把一件事變得多完蛋。
事實上,在國潮消費所謂的3.0迭代中,民眾買的不可謂不激動,品牌跟進的不可謂不及時,媒體宣傳也不可謂不賣力。
但經多年發展,耗費眾多人力物力,流行在神州大地上的“國潮”隨着越來越多的國潮貼紙黨的加入,而變得愈發不對勁:
它變得像一場消費騙局,讓人厭煩,讓人累。
圖片來源:微博
02當“國潮”成為新消費風口,它既改變了品牌,也改變了消費者。
“國潮”崛起的口號,與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背景結合,把民眾樸實的情緒串聯在了一起,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大多數人的關注。
一個明確而有趣的特徵是,隨着趨勢的深入,身邊出現了一些樸素的原教旨消費者,他們拒絕接受國貨身上印有半點兒英文。
圖片來源:淘寶
同樣的情緒也出現在評論家的嘴裏,在抖音上,很多潮流KOL認為如果“國潮”主理人打扮的就像個Rapper,連品牌名稱都是英文的話,還算什麼“國潮”。
更有甚者,認為如果國潮不提朝代和民族,就是沒有文化內涵的品牌。
圖片來源:小紅薯@文道諮詢
像這種對於外來文化的極力排斥以及對傳統文化極力尊崇的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文化反彈。
所謂文化反彈,指的就是甭管在哪,只要是一種新的文化進入,總引發本土文化主義者的焦慮,他們就會通過加強傳統文化與之對抗,從而加強來自認同的安全感。
這種觀點的流行,在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產生了奇妙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現在國潮的局面,最明顯的特徵:彷彿不搞點大紅大紫、龍鳳呈祥、雙龍戲珠和書法漢字,不把“國潮”倆字貼臉上,這東西就差了點意思。
而上面那種“不提朝代和民族的‘國潮’沒有文化底藴”的説法,更令人覺得迷幻和狹隘。
把所有的文化底藴的展現,都寄希望於本民族的過去歷史,這不正是一種狹隘的視角和思維的偷懶嗎?難道近代以後,中國就沒有東西可以創作了嗎?
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陳冠希的Clot之所以被稱為華人之光,並不是因為它往臉上扔中國元素,而恰恰是設計足夠好的黑荊棘。
隔壁的“國潮”Wtaps、Visvim之類的品牌,兩者都借鑑了美國的服飾文化,並給自己的品牌起了外文名,但這並沒有削弱自己的影響力,在打通小眾羣體之後,它們憑藉精確的風格、上好的工藝以及口碑的積累,最終成為日本服飾品牌的代表。
早期Wtaps的領標上,都會繡有一句:“Placing Things Where They Should Be —— 把合適的東西放在合適的位置”的標語。這句話,我覺得對當下很多立志成為“國潮”的品牌來説,依舊適用。
03把國潮這個迷離的概念返璞歸真,你會發現它的釋義並不像現在商界鉅子口中那麼浪漫,在最初,它就是國產街頭服飾的代名詞。
在那時,潮,這個字是褒義的,要是在網上有人誇你挺潮,誒,那人就是真誠地讚美你的着裝品位,屬實不賴。而由此引申出的潮牌呢,也都是新新人類的符號。
而如今的潮,則更多有隨大流的意味。
前時尚媒體主編張驍認為,“潮”這個字在當下有點像罵人了,萬物皆可變潮牌的現象背後,是濫用,是國產品牌既做不成時尚品牌、也做不成文化品牌的尷尬處境。
“真正踏實做服裝的品牌,也不樂意外界把它稱為潮牌,這個潮字像特別小的框架,也像是毒品,它可能一時間好用,但在未來如果轉型或者想做更多事的話,會很受限。”TSI holdings服裝集團品牌部的シー女士説,“更重要的是,潮這個字太動態了,不明確。”
國潮崛起是希望,也是目的,國貨很好,但也有問題,一味的以“潮”字炒作像極了報喜不報憂的神話,它讓人沉迷,也讓人入戲,但既然在這個場域摸爬滾打,從業者總該背誦一點格言,比如香奈兒的那句:潮流易逝,經典永存。
除了洋人的箴言,我國也有類似的警句,比如在我國山東,有一句罵人的話叫做:真是個潮吧,這裏的潮字,就代表着腦子有大病。
基於此,每每看到一些人對着鏡頭,大聲稱自己品牌是國潮,要如何如何的時候,我腦中,就總會浮現出虎哥的經典名場面:
“全體目光像我看齊,看我看我,宣佈個事,我在做國潮!”
最後,想對濫用國潮的老闆們,別再揣着明白裝糊塗了,差不多得了:
大人,時代變了,今年公考都開始考國潮的泛化了,整活的時代快結束了,沒狠活的再見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高分上岸者-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