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期唯一的女皇帝,其殺伐果斷的性格自然不必多説,定然具備了很多常人沒有的特質,可以説,大唐的繁華盛世也和她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僅如此,武則天還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每項記錄都能很好的反應出武帝的性格和其執政的風格。她曾創下的“多個之最”,不僅打破了我國封建王朝時期的記錄,着眼於世界去看武則天,這些記錄也能稱得上“第一”。
這期間,她用過的“年號”就是其中之一。
據記載,武則天從上台到神龍政變被逼下台,她一共換了十七個年號: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甚至,在這些年號中,還有一年換兩個年號的情況。
所謂巾幗不讓鬚眉,武帝的一些做法,的確是令人歎為觀止的。
再者、她任用宰相最多——在唐朝時期,等同於宰相職能的官職有很多,比如:左右僕射及門下、尚書、中書三省的長官,這些人都可以稱為:宰相。從任用的人數上來看,唐朝的宰相數量總體要超過其他朝代。有統計,在唐太宗執政的二十三年時間裏一共任用了二十五位宰相。
乍一看,這個數字彷彿很唬人,但是,跟這武帝時期比起來就差的太多了。武則天十分惜才,在她看來,國家、民族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的推動。所以,為了使更多人才都能被招攬到自己的麾下,為國獻計獻策,因此,她大興科舉制度,鼓勵地方政府向國家推薦人才。
即便這樣,她還是害怕錯失人才,並鼓勵大家毛遂自薦。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她屬下的人才也是非常多了。人數增加了,相應的官職數量也應該做一些提升,以便於安排人才的就業問題,否則,好不容易招攬的人才白白的浪費掉多可惜。
甚至,武帝為更好的招攬人才,她通過多種渠道一起發步招攬信息,雖然,人數是上來了但卻顯現出了一些缺點所在。在武帝統治下的官僚機構繁冗膨脹,這時期的官員人數驟增。《隋唐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這裏給大家列舉一個武則天任命宰相的故事:
大周建立前,有個叫傅遊藝的人,僅是一名小小的九品芝麻官,但是,此人善於投機取巧。他會讀人心,知道武則天有稱帝的野心,於是,就集結一幫人上書,請求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看後,非常高興,就把傅遊藝直接從九品提到了三品,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武帝任命官員確實無標準可言,全由自己的喜好決定。這七十三人中,六十九人可以從歷史文獻中查清由來。這六十九人中竟然有十九人被殺,至少二十二人被流貶。好在,武則天對待政事非常用心,擅長治理國家,並沒有因頻繁的任命宰相,而有引起朝政混亂。
無獨有偶,崇禎知人不善用,斷送了大明前途。
在封建王朝歷史上,任命宰相第二多的要數大明時期崇禎皇帝的宰相了。朱家人一生用人多疑,崇禎在位七年,反覆更迭了五十多位宰相。都知道,崇禎時期的明朝,本來已經氣數就快盡了,結果,被崇禎這麼一折騰,無疑是將大明王朝徹底推向了滅亡。
其次、她是中國歷史上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武則天是中國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沒有之一,據説,在武則天之前,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劉備。劉備前半生四處遊擊,顛沛流離,可是,卻老來有福,在收了荊州和益州兩大州後,最終,在六十歲時登基,建立了蜀漢朝政。
可武帝當皇帝時的年齡比劉備還大,她的進階之路也是一個逆襲的過程。從唐太宗時期,年僅十四歲就進宮做了才人,不料並不受寵,才人之位居然做了十多年。後到唐高宗時被封昭儀、皇后、天后、到太后時年齡已經很大了。武則天六十七歲的時候才登上皇位,最終成就大統。
公元六九零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自稱“聖神皇帝”。説武則天是即位時是中國年齡最大的皇帝,這一點是有歷史依據的,從豆蔻年華開始進宮,再從才人坐上皇帝的寶座,算起來,這期間她已經奮鬥了五十三年。
五代十國的時候,有一個叫馬殷的人,自稱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為業,最終,在公元九二七年被封為“南楚王”,成為五代十國時期,南楚的開國君主。當時,他已然是七十五歲的高齡了。但是,馬殷只是“王”並不是“帝”,所以,這第一人還是武則天。
最後、陵墓規模最大——武則天時期正值大唐繁榮時期,充足的財政收入,足夠建造極其奢華的陵墓,生前繁華死後更是要榮耀。她的陵墓工程極其浩大,歷時二十三年才完成了第一期。制式結構完整,看上去就像是複製了一個小的長安城一樣。
歷史文獻中的記載這個陵墓是“周八十里”。可以説,即使是唐太宗的昭陵也無法望其項背,堪稱是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陵墓。可惜的是,在“安史之亂”中,乾陵輝煌壯觀的地面建築受到了相當大的破壞,現今,我們能看到的更是所剩無幾了。
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此時,黃巢動用了四十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是,四十萬人卻只挖出了一條四十餘米深的“黃巢溝”。到了近代,科考隊員勘探乾陵的時候,他們甚至推測到:其陵墓內的陪葬品,僅珍寶數量就有五百噸左右,這還不算其他更高價值的陪葬的物品。
可以説,武則天的陵墓規格堪比秦始皇,這些都是考古界的盛事。
參考資料:
【《隋唐史》、《新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