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時代的含義】
所謂第一、第二學歷,客觀而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
在我國計劃經濟背景時期,全國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都是各省市的第一教育局。學生們畢業時頒發的學歷證書,往往都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的,因此社會統稱其為第一學歷。
而類似於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其他繼續教育形式畢業的學生,畢業證書則是由各省市的第二教育局負責,因此頒發的學歷就被稱為第二學歷。
因此,此前所説的第二學歷,一般都指的是以上非脱產式學習方式獲取的學歷。而比較正規的“第一學歷”,在計劃經濟時代,指的就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的正式學歷證明。
【現在第一學歷的含義】
現在社會以及教育體系內對第一學歷的含義認定,通常是指普通統招全日制教育的學歷。其中包括:
·全日制普通專科;
·全日制普通中專;
·全日制普通本科;
·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
·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
所以,現在人們口中所談論的“第一學歷”,其實是一個人最初獲得的最高“初始學歷”。
本科第一學歷,為什麼這麼重要?
大家都知道,本科學歷非常重要。
重要到什麼程度呢?重要到即使你日後獲得北大博士學位,求職的時候,你的第一學歷若不是本科,那麼用人單位仍然可以將你卡在考慮範圍之外。這並非聳人聽聞,而是真實發生在現實中的真實事例。
知乎上有人就分享過自己的經歷:考大學時候讀了專科學校,專科之後她努力專升本,考上了本科,然後又陸續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
然而,當她去應聘研究員職位時,用人單位一句話讓她從頭涼到腳:你的第一學歷是專科,我們單位不收專科生。
“可是我碩士都讀完了,現在是XX大學的博士啊。”
“你第一學歷低於錄取標準,況且,誰知道你的碩士博士學歷是不是花錢買來的。”
瞧,社會毒打往往來得就是這麼突然,讓人猝不及防又被噎得説不出話來。
不得不説,當下社會中,學歷造假、各種造假的確是太多。為了私利,人們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要麼假讀書,要麼發“假文憑”。文憑滿天飛之後,真正的人才評定和甄別就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困難。
亂象之下,用人單位也不再被名校光環碩士博士等頭銜給唬住,而是實打實地從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現實出發,着重抓第一學歷來審核考察人才。
畢竟,在當下中國,沒有哪一種考核機制,會比高考這種大規模人才選拔機制更為公平、公正、透明、公開,也沒有哪一個學生的第一學歷,能夠輕而易舉造得了假。
結合社會發展需求與當下背景,第一學歷的確是最好的人才甄別門檻。相對於碩士研究生、博士等學位,本科第一學歷的初始審查更嚴格,也更方便用人單位準確甄別。
除了文憑,人們該如何證明自己的實力並實現人生目標?
隨着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個人奮鬥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往往辛苦奮鬥好幾年,還不如家裏有礦的孩子一句話的事兒。任何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會心生絕望與暴躁,似乎人生碰壁之後就再無別的成功可能。
事實果真如此嗎?
擁有本科第一學歷也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也幹不過家裏有皇位要繼承的人,這個社會現實,普通人的確要學着去接受與承認。
因為,生逢其時,就必須有應對時代變數與偏頗的理性。
感性的抱怨,對於改變現實從來都沒有任何幫助。真有這種精力,不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個人進階,證明自己的實力:
1. 認清自己的社會定位,努力朝自己最近的目標靠近
2. 制定詳細的學習工作計劃,按部就班地實現每一個小目標
3. 隨時比對業界最牛的人,看看自己距離他/她差距到底是什麼,該補什麼短板
4. 隨時反省自我計劃和定位,隨時調整進階方式方法,不要在一棵樹上一個方向上死守
5. 結交對實現自己的目標有幫助和擴展力度的人或羣體,借力進步
6. 最重要的是,以平和心態清晰的思維,做每一件事,不情緒化,不半途而廢
當第一學歷逐漸從生活中重要的學生求學時代,變成壓箱底的證書時,我們最應該清楚的是:面對似乎遙不可及的目標,唯有努力與細緻的付出,才能使自己有可能靠近成功,併成為成功本身。
除此之外,一點點社會非議或打擊,一些困難困擾,都不應該成為個人生活情緒的主角。
否則,活該你被第一學歷困住,困在生活與生命的原地,被他人不合理的意願所指揮,一生都按部就班。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Wells, A. (2019). Breaking the Cybernetic Cod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Human Metacognitive Control System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