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經常有一些家長,問我假期該不該管孩子。
“管了吧,感覺剝奪了他放假的權利,不管,又受不了他放飛自己。”
假期,從來都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的時候。
它更是一種難得的時間自由,對孩子來一場大浪淘沙,開學之後自然會見真章。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是否自律,也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那就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對於孩子來説一定大有裨益。
一、提前完成作業
其實在很多孩子心中,作業都是一種負擔,都是不得不應付家長和老師的任務。
因此一旦放假,孩子首先就會卸下這個負擔——把作業丟到一邊不管。
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寒暑假總有孩子拖到最後兩三天才寫作業。
如果孩子不用家長督促,自己做好了學習計劃,每天按時寫作業,那就太了不起了。
他未必是喜歡寫作業,但他已經把作業當成自己的責任,知道哪怕放假也要以學習為先。
同樣,能夠自覺寫作業的孩子,也不會染上拖拉、懶散等壞習慣,始終嚴格要求自己。
這種自覺並非天生的,需要家長在孩子出現自主意識之前,就養成他自覺的習慣。
在他還未學會偷懶的時候,就要告訴他時間有多寶貴,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做好該做的事情。
在他平時的生活中,給他灌輸一種先學習再玩耍的意識,把學習這件事排在首位。
自覺的前提是自主,所以家長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習為主的意識刻進孩子的骨子裏。
二、生活作息規律
放假之後家長常常抱怨,我家孩子白天不願起牀,晚上不願睡覺,愁死人了。
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孩子終於不用每天六七點起牀,而且冬天的被窩更讓人留戀。
這就顯得那些堅持早起的孩子十分可貴了,不分天冷天熱,也無論上不上學,他們都不愛賴牀。
早一點起牀,就比別人多幾個小時,可以多寫幾頁作業,多練幾次鋼琴,或者好好鍛鍊身體。
而面對那些作息不規律的孩子,家長首先應該反思自己。
其實每逢假期,不單孩子的生活作息不規律,大人的作息時間也很混亂。
平時工作太辛苦了,難得放假,往往會晚睡晚起,哪怕起牀後也懶得工作或學習。
這就給孩子做了壞榜樣,孩子會覺得,既然爸爸媽媽都可以偷懶,為什麼我不可以呢?
我們都説,教育要有一致性,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就體現在父母言行的一致上。
想讓孩子早起,首先家長要早起,讓清晨的陽光灑進屋中,催促孩子不要賴牀。
每一個早晨都要好好利用,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
三、每日堅持閲讀
讀書這件事,怎麼説呢,家長和老師百般推介,孩子卻當耳邊風。
也有一些孩子只是敷衍家長,隨便把書翻幾頁就當讀過了,其實根本沒讀懂書裏的內容,自己也一無所獲。
家長不僅要警惕孩子“偽勤奮”,也要防止孩子“偽閲讀”,避免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閲讀真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只有很愛閲讀的孩子才能夠手不釋卷,一直堅持讀下去。
放假後,孩子面臨更多的誘惑,這時候他能夠不玩手機,不打遊戲,不天天出去玩,而是安靜地讀書,説明他真的很自律。
這些孩子往往能夠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能夠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他的意志和毅力也會強於其他孩子。
堅持閲讀也是一種自律,培養孩子的這種自律,需要家長的正確陪伴及引導。
每天固定時間和孩子一起閲讀,相互監督,可以利用某些APP完成打卡。
記錄孩子的閲讀進程和收穫,形成“閲讀檔案”,讓孩子清晰看到自己的進步。
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儀式感,把閲讀打造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所有閲讀習慣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親子閲讀的時光十分温馨,將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
四、合理使用手機
現在手機非常普遍,到了假期,孩子幾乎“機不離手”,恨不得24小時都在玩手機。
這當然是有害的,輕則傷害視力,重則影響大腦發育。
不過,手機對人的誘惑顯而易見,哪怕成年人也常常沉迷。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拒絕手機的誘惑,這樣的孩子是相當自律的。
他知道,有很多比玩手機有意義得多的事情,比如學習,鍛鍊、勞動等等,他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在不該玩手機時堅決不玩手機。
這樣的孩子,家長以後就不用太操心,孩子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其他家長,當你發現孩子已經沉迷手機時,就要疏堵結合,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首先,掌握對手機的支配權,若非必要(如孩子要聯繫老師、查閲資料等),就儘量不要讓孩子碰手機。
其次,以身作則做榜樣,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玩手機,好好陪伴孩子學習或鍛鍊。
再有,幫孩子規劃假期時間,形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確保每天保質保量地完成計劃,讓孩子充實地度過假期中的每一天。
好的父母應該用心關愛孩子、傾聽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給孩子一部手機。
願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