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史話:布衣將軍愛布衣
愛國將領馮玉祥,雖然身為將軍,卻沒有一點兒官架子,長穿布衣便服,貌似平民百姓,所以人們稱他為“布衣將軍”這位大名鼎鼎的布衣將軍以治軍嚴明,愛護百姓著稱。在雄縣的鄚州鎮流傳着這樣一段往事。
民國時期,馮玉祥率軍隊來到鄚州,在一鋪村的染坊駐紮。馮玉祥這次來鄚州,可以説是故地重遊。少年時代,他曾經在這家染坊當過學徒,並與當地百姓結下了深情厚誼。這次回來他一定要去看看當年的老朋友。
他把士兵安頓好,就換上便裝來到大街上閒逛。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圍了許多人。馮玉過祥走過去,只見當中站着一位老人,正滿臉怒氣地説:“馮玉祥的兵真不講理,吃了我的棗糕不給錢。”馮玉祥一聽,趕忙擠進去對老人説:“你知道是誰吃了你的糕嗎?”老人抬頭望了望他,説:“不知道,但我記得他的長相。”馮玉祥又説:“大爺,我就是馮玉祥,我一定為您出氣。”説完,他命令警衞員集合部隊。幾分鐘後,部隊在操場集合完畢。馮玉祥對老人説:“我的兵全在這了,您去認一認,看是誰吃了您的棗糕。”老人猶猶豫豫地走到隊伍前,沒過多久便認出了那個兵。馮玉祥火往上撞,命人把那個違反軍紀的土兵拉出去槍斃。那兵慌了,跪在地上不住求饒。老人不忍心看他死,也替他求情,可馮玉祥執意要按軍法行事,最後還是把那個兵給槍斃了。
馮玉祥非常重視軍民關係,為教育部下要愛護百姓,1922年,他編過一首《愛百姓歌》,歌中唱道:“軍人須知愛惜百姓,我之糧餉民所供。食民之膏衣民之脂,遇有禍患我們保。平內亂,禦敵擾,不使百姓受苦惱。紀律嚴,名譽好,軍民一體國之寶。”在談到為何編這首歌時,他説:“我在國民軍的時候,新兵人伍,首先教他們一首《愛百姓歌》,讓他們一當兵就知道軍民是怎樣的關係,那他們以後再不敢欺壓良民,而這樣國民軍也能得到民眾的愛護。我想這個歌是有大作用的。”果然,馮玉祥的部隊無論走到哪裏,都對百姓秋亳無犯;而馮玉祥及他所率領的國民軍也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布衣將軍愛布衣的一段雄安佳話,對於我們黨持續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我們建設“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的雄安新區,都有着極其深遠的教育意義,這正是:
馮君美譽鄚州留,故地鄉親故地樓。
將訪沿街尋舊夢,兵吃賴賬怒新愁。
欺街霸市當丟命,守法遵規可保頭,
魚水官民常照鏡,雄安唱和請開喉。
作者:染色體150,部分參考王建中之《古鄚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