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讓科普有趣有料?激活“第一次遇見科學”的好奇心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經典

今年北京開卷發佈的數據顯示,少兒科普百科20年來首次超過少兒文學,成為少兒第一大細分類。當科普閲讀漸成“剛需”,科學知識究竟要怎麼講給孩子聽?如何激活“第一次遇見科學”的好奇心?

越來越多出版人意識到——科普不僅僅是把科學概念説清楚,有趣有料的科普讀物,不僅佈滿知識點和乾貨,也具有童趣視角和人文情懷,往往凝聚着做書的匠心——從作者的專業性到素材選擇的高標準,從知識體系的嚴謹性到語言表達的反覆打磨,都馬虎不得。

近期,“第一次遇見科學”系列繪本含十冊,匯聚了中國青年插畫師等本土原創科普力量,選題核心思想來自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十萬個為什麼”子品牌“第一次遇見科學”系統科學啓蒙課程相關的教育實踐。冰激淋從哪裏來?是來自天上的雲彩嗎?是來自雪人拉的粑粑嗎?那就要從一頭牛説起了......“第一次遇見科學”系列科學素養啓蒙繪本主旨源自NGSS(下一代科學素養標準)k-2階段的概念與技能要求,從腳本、故事分鏡到創作過程,都以“編創結合”模式推進,以適合中國兒童經驗世界的元素、色彩、故事來構建成套圖畫書,輔之以交互卡片促進思考,引領小讀者從熟悉的經驗出發認識世界。

叢書相關負責人發現,“第一次遇見科學”系列課程推出後,一些在課程教學中需多次反覆訓練才能獲得的科學素養培育要義,也許可以藉助學齡前兒童熟悉的圖畫書形式進行表達,從而更大範圍幫助兒童感知理解科學素養的內涵。

我們正身處科技變革時代,每天海量信息撲面而來,面對氣象、動植物、航空航天等社會熱點,如何判斷並作出決策,都需要科學素養。科普除了普及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播科學精神,培養求知興趣,激發青少年用科學思維方式探索世界。與人文精神結合的“科學素養”教育,不僅僅是以科學知識為目標的普及性內容分發,也是將科學理性精神人格化的過程。當孩子發問對周邊世界充滿好奇時,成年人該如何正確引導?“科學”究竟是一系列的知識點還是許許多多的實驗?

“第一次遇見科學”系列圖畫書澄清了一個誤區,知道具體知識只是科學的一個面向,重要的是瞭解科學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尤其對於早期啓蒙階段來説,重要的不是具體知識給予,而是喚起孩子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總體性關切。

比如,《冰淇淋從哪裏來》以抒情性畫面藉助小精靈在冰激淋生成過程中穿梭,串聯起牧場、果園、工廠等不同環節,構思巧妙富於音樂性。小小的冰激淋也與陽光、水分、土壤、植物、動物、機器生產相關……現代人的食物幾乎都是在漫長的種植、收穫、加工、儲藏、運輸過程之後,才來到我們面前。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孩子應對本地不同種類動物和植物的棲息地進行調查,認識那裏的雜草、水生植物、昆蟲、蚯蚓、兩棲動物等,進而瞭解動物植物的彼此依賴方式。《森林從哪裏來》傳達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幫助兒童初步建立健康的生態觀念。曬被子的大晴天可能很快會烏雲密佈;凋謝的花兒也孕育着新生……繪本透過對一系列兒童熟悉的生活切片的描繪,藉助並置的畫面引導孩子們在自然的閲讀中理解這個道理:意見不統一是正常的,重要的不是爭論誰是誰非,而是認真觀察生活本身。《造房子的地方》透過一隻失去家園的松鼠重新造房子的故事,引導孩子對生存環境的限制條件有更深的理解。《海底深處》以祖輩與孫輩之間的對話和回憶為線索,引導兒童理解人的選擇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專家看來,孩子是天生的小小科學家,他們對未知事物充滿求知慾。他們好奇,好問,這就是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基本動力。除了認識動植物、河流山川、星辰大海等自然世界中具像存在之外,孩子們還可以瞭解機械製造、力熱聲光電、化學、生物背後的抽象原理,探索小到微觀粒子,大到浩瀚宇宙等超越直觀經驗之外的世界。業內期待,在認識、理解和探究的過程中,優秀的科普童書能持續激發小讀者好奇的天性,拓展他們的想象和探索慾望。


  作者:許暘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郭超豪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