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空明淨悠遠,雨後的校園清新如昔。教室敞亮整潔,操場綠草如茵,嬌俏的月季花綻開笑顏。
5月11日,鄭州市各小學校園生機盎然,或在黑板上寫着“歡迎回家”,或在條幅上寫着“孩子們,歡迎回來”。當天,鄭州市各小學開學了,96.7萬小學生返校復課。老師對學生説:盼來盼去終於盼到了今天,想了好久終於不用再和你“見字如面”。在開學第一天,鄭州市各小學也上演着形式多樣的“課”。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勤 王紅
幸福課
用音樂迎接
孩子們“回家”
早上7點20分,在鄭東新區昆麗河小學門前,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保持安全距離排起隊伍。為了確保復課防疫安全,學校採取分年級、錯時錯峯入校。
每個孩子手中拿着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不僅如此,學校還另外準備了200面國旗,分發給教職工、學生家長和來往民眾。一時間,昆麗河小學校門內外一片紅色旗幟招展,映襯着孩子們“回家”的笑臉,格外亮眼。
這時,悠揚的琴聲響起,是六二班同學劉豫卓以小提琴曲《我愛你中國》歡迎夥伴們的到來。
在管城區東關小學門口,老師扮演成各種卡通人物迎接學生的歸來。大約7點30分,學生在學校門口間隔1米排隊,經測温後有序進入校園。入校後,學生按照指定路線來到教室門口,經消毒、測温後有序進班。
為避免扎堆,東關小學將原來班級一拆為二,編為A班和B班,上午A班學生報到,下午B班學生報到。
經開區六一小學實施組團式錯峯入學。5月11日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入學,5月12日一年級和二年級入學。該校將原有的6個年級分為6個組團,分散在6個時間段返校。
同學們嚴格遵守學校安排的入校時間,在規定時段內進入入校等待區,根據1米間隔的白色圓點定位,在護導老師的引導下有序進入校園。
細緻課
用分班實行
全新“課時管理表”
新的校園生活秩序如何讓孩子迅速適應?復學當日,中原區互助路小學、伊河路小學,金水區文源小學等都分批組織各年級、各班級學生進行了校內路線閉環設置、體温檢測、課間如廁以及應急處置等實地演練。
為確保學生返校不出現擁堵,互助路小學北校區分年級、分批次入校,上午一、三、五年級返校,下午二、四、六年級返校。每個年級間隔20分鐘錯時入學、放學。12日全面復課後,北校區將實施全新的“課時管理表”,每個年級、每個班級都按專屬的時間表開展校內學習生活。原有的課間10分鐘延長為15分鐘,方便學生分批喝水、放鬆、如廁。
為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校園生活秩序,學校還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準備了紅色、橙色、藍色3種顏色的“互助卡”,指導學生分批錯時上學、放學,強化校內管理。
健康課
課間鍛鍊不落下
在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三(4)班,學生通過學校“暖映像”新聞中心拍攝視頻短片《小暖的一天》,通過記錄學生“小暖”復學後第一天的行動軌跡,讓學生通過視頻加講解的方式,更直觀、更立體地瞭解和遵守學校疫情防控的各種要求:從早上起牀的物品整理,口罩、消毒濕巾的準備,到錯峯上放學、錯峯上下課,再到如廁、課間的錯時和錯學段等。
接下來,鍛鍊時間到啦!“兩個好朋友,手碰碰手,你背揹我,我背揹你……”伴着《七步洗手法》兒歌,孩子們做得不亦樂乎。據瞭解,課間老師會帶領孩子做類似的課間操進行鍛鍊,還能學習相關防護知識。
體育課怎麼上?緯五路二小德育處主任任琳介紹,各班將在操場上固定區域,保持1米間隔,摘掉口罩上體育課。
成長課
疫情教育成為
課堂第一“主角”
隨着校園生活的重啓,小學生紛紛迎來“開學第一課”,疫情教育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
“學校細緻籌劃了‘開學第一課’,安排了升旗儀式、實操演練、專題視頻、主題班會、總結收穫5個環節。”鄭州市實驗小學校長於樂介紹,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預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心理健康輔導等。
在互助路北校區六二班“開學第一課”上,班主任李芳老師的一段話讓孩子們陷入沉思:“當下,祖國已經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疫情卻依然嚴峻。此刻,我們更能體會平安的珍貴。疫情讓人思索,讓人成長,經過這場特殊‘戰鬥’,我希望同學們能把對科學家的敬佩、對醫護人員的心疼、對親人的惦念……最終化為最平凡、最實際的行動——愛身邊的人,做好手邊的事。”
同學們表示,“祖國的強大給了我們堅實的後盾,給了我們無窮的希望。未來,我們希望自己也成為有力量的人,能夠把希望給予需要的人。為了這個目標,從現在起,我們將發奮努力”。
愛心課
“蟈蟈老師播報”90天不間斷
二七區政通路小學的郭亞娟老師説“今天特別幸福”。她的學生們同樣感到幸福,因為連續90天只能在視頻裏看到鏡頭那一邊的郭老師,“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
郭亞娟老師有個綽號叫“蟈蟈老師”。她在放假期間連續90天不間斷為孩子們播報。
“面對災難,我們要用什麼來教育我們的孩子?該如何把災難當作教材,把危機變成機遇,讓孩子在磨礪中成長。”校長景松峯帶領全校教師思考着,最後誕生了“把災難當教材 在磨礪中成長”“停課不停學”系列視頻校本課程。黨員教師、省級優秀班主任郭亞娟負責其中的一個欄目《蟈蟈老師與你共戰“疫”》,從2月10日起,已連續播報90天,每天帶大家瞭解疫情最新動態,講述正能量的人和事。郭亞娟每天自己寫稿,錄製視頻,再由學校的製作團隊製作,每天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給學生和家長。郭老師每次都要提前把播報的內容背下來,因為她要做到盡善盡美,不能讓視頻這邊的同學們發現她是在唸稿子。
除郭老師的欄目外,政通路小學還通過家校攜手共同打造《鼕鼕媽防護聊天室》,讓家長更多地關注親子關係,承擔起家長的教育職責;《我眼中的平凡英雄》由黨員老師每天講戰“疫”故事,帶領孩子們認識戰“疫”中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英雄,鼓勵大家成為正直、勇敢、善良的人;青年教師王慧婷和楊曼依勇於承擔的《學趣發現官》和《童心讀書會》欄目,教會孩子在發現中探索、在讀書中成長。
政通路小學將把老師們的手稿編印成冊,定名為《戰“疫”之光》,並永遠保留在學校裏。
美食課
“衞星廚房”送來暖心餐
5月11日清晨8時20分,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的孩子們開始分時段錯峯返校復學。同時,學校“衞星廚房”也建設完畢,5月15日將正式投入使用,讓孩子中午可以在校吃上安全、健康、可口的午餐,以更好地實現校園的封閉式管理。
為最大可能保證孩子從學校到家“兩點一線”,復學前,金水區按照“校內供餐為主,校外配餐為輔”的思路,投入2500餘萬元加快13所學校食堂改擴建,給32所學校加裝了餐梯,為13所學校食堂接通天然氣,積極推進校內供餐、校外配餐等,確保50所區屬小學在復學三週內能夠全部實現午餐供餐。
13所學校採取的“中央廚房 衞星廚房”的模式供餐,不僅破解了學校學生多、面積小的供餐難題,又縮減了從飯菜出鍋到學生餐桌的時間,有效減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全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
作為省內首家“中央廚房 衞星廚房”供餐的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在廚房復工前已組織所有廚房員工註冊釘釘,每日通過打卡及時定位,追蹤14天內體温、位置、是否有密切接觸等信息,納入學校教職工統一管理。
鄭州龍門實驗學校依託本校原有食堂,也於復學首日實現了午餐供餐服務。為在就餐過程中減少學生接觸,學校採取了餐廳用餐和教室用餐兩種形式。在餐廳內不同班級學生按設定的單向閉環路線進出、就餐,教室內採取“盒餐到班”的形式,將裝好的封閉餐盒運送到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