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以為孩子在説謊,其實孩子在和你説真心話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網絡上有一則社會新聞,一直以來都是爸爸送孩子去幼兒園,這一次因為爸爸忙,就由媽媽負責送孩子去幼兒園,結果媽媽送錯了地方,直到幼兒園老師點名時發現多了一位小朋友並求助民警,最後這位媽媽通過朋友圈的擴散信息才知道了自己把孩子送錯到幼兒園的事情,趕緊去接回孩子。

有意思的是新聞下文的網友留言,有人説到曾經也有一位爸爸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告訴爸爸“這不是我上學的幼兒園”,爸爸説“又不想上學了是嗎,小孩子不可以説謊,趕緊進去”。而事情的最後是這位爸爸被通知到學校接孩子,因為他真的把孩子送錯學校了。我們不説這件事情的真假,但家長誤以為孩子在説謊的事情確是真實發現在我們身邊的。換句話説,有時候,家長不相信孩子説的是真話。想一想,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呢。

家長不相信孩子説的話,這是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比如當孩子説“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了,做不完”,家長不相信,因為別人可以做得完,你為什麼做不完。甚至是孩子充滿幹勁地説“這一次我要考到一百分”,家長不相信,打趣孩子説“就你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別想了,不可能”,一下子給孩子潑了盆冷水。當孩子發現不管自己説什麼,家長都不相信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算了,和你們説了也沒用”。於是,孩子遇到事情了,不管是委屈,憤怒還是開心的事情,都不再和家長分享,即使他們內心深處是渴望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

不相信孩子説的話,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不理解。成年人的世界裏常常是“話中有話”,在孩子們的世界裏,則是“話中有情緒”。比如孩子説“如果能夠不用寫那麼多作業就是好了”,這句話的“話中話”,“話中的情緒”是什麼呢?沒有接觸過心理學,每天被教育孩子的壓力,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干擾着的家長們,可能想都不用想就會説“你是不是又想偷懶不學習”,或是説“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和做作業,趕緊去學習寫作業”。然而,如果我們從瞭解孩子內心的角度出發分析這個問題,孩子想表達的內容其實是“我不是不想寫作業,是因為作業難題太多了,我不會,有壓力”。

學習有壓力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的情況,但在孩子不會直接表達説“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説“如果不用寫作業那該有多好啊”。如果家長一開始就不相信孩子説的話,就不可能會理解到孩子説話背後的想法,也不可能體會到孩子説話時內心的真實感受。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的情緒被壓制回去,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聽話,會繼續想方設法地,苦口婆心地催促着孩子。

當然,這並不是説孩子説的每一句話我們都要相信,因為孩子有時候也是會説謊的。但是作為心智比孩子成熟的成年人來説,我們需要去分辨孩子説的話是真是假。更重要的是,學會聽懂孩子的話背後的意思。這樣孩子能夠輕鬆快樂地成長,家長也能夠輕鬆快樂地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