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科技已到了很先進的程度,像空調已成了家家户户都有的普通家電。畢竟,冬天寒冷,夏季炎熱,人們有了空調就可讓自個兒有個好的工作與休息環境。現代人的生活比較幸福,那麼古人遇到了嚴寒與酷暑是怎麼度過的呢?
今天咱們有先進的科技,而古人也有他們的過法。他們對於防寒保暖總可想出對應的方法。就拿皇帝、大官來説吧,他們在對待夏冬就很有一套。713年,李隆基改年號為開元,隨後中國步入了非常給力的一段盛世時期。
“開元盛世”下的人們過着平靜又富裕的生活,那些達官貴人更活得逍遙自在。冬天是寒冷的季節,古代沒暖氣,那這些帝王怎麼驅寒呢?唐玄宗的兄弟岐王李範就想了個防寒保暖的方法:抱美女。據《開元天寶遺事》記,這個岐王在冬天冷的時候就抱着美人來驅寒。
北京的冬天比較寒冷,而元、明、清3代都以此地為都,那這些朝代的帝王怎麼保暖呢?1420年,朱棣把北京城重新擴建了一番,特別把皇宮又完善地整修了一下。後來明、清2代皇帝所居住的故宮基本就保持了朱棣時代所構建的框架。
養心殿的暖閣就是明、清時代皇帝保暖的地方。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暖閣為木質建築,完全不能用火來增温。那不用火的話暖閣怎麼保持舒適的温度呢?
古人十分聰明,正面不能完成目標就會採取迂迴戰術。那會兒聰明的工匠就用了“挖地道”的保暖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工匠們在皇宮挖了地道,然後就在裏面來點煤炭提高温度,暖空氣就順着氣流飄到了整個皇宮各地,其中就包括暖閣。
但如太和殿這樣面積太大的宮殿就無法用火道的暖空氣提高温度了,只可直接採取火盆取暖的方法。不過有了明火就容易引起火災,清代就出過類似狀況。
為了抵抗嚴寒,皇宮對煤炭的需要量很大。按《宛署雜記》載,萬曆皇帝曾1次就用了1000斤煤。1797年,乾清宮一不留神就着火了,而由於風力所致,很多宮殿都被牽連,甚至連坤寧宮也幾乎遭了秧。
再後來,清廷為了減少火災的可能,於是就用了小火爐取暖和穿貂皮來保暖,這樣就安全多了。這麼一比較,今天的人比皇帝還舒服,畢竟別人沒空調享受啊!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和現在相比,古人的生活肯定是非常落後的,尤其是在思想這一方面,但是事實卻和我們想的恰恰相反,古代的生活也十分多姿多彩,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裏面就講述了許許多多古代鮮為人知的故事,原價128元,現在只需要88元就能買到手,絕對的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