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單純的討論電視劇《雍正王朝》來看,康熙駕崩當晚,權力過渡期間權力最大的是隆科多。
按照常理來説,大清朝皇帝的權力是最大的,整個大清一朝,除了不爭氣的後期光緒、宣統兩朝,其他的歷任都是皇帝權力最大,而且是整個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裏皇權最為集中的朝代。
康熙駕崩當晚,皇帝死了,他的權力自然消失,實話説,皇帝死了,連塊臘肉都不如,他的所謂遺詔都是由重臣操刀,結合康熙皇帝的遺願來綜合而成。並非歷史上所説,把遺詔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
康熙新崩,新帝未立,中間這段權力歸誰呢?嚴格的説,歸於兩人:
張廷玉和隆科多
在電視劇中有個細節,康熙在任命隆科多為九門提督、步兵都統,統領九門兵馬,掌管禁軍,權盛一時。但是,康熙卻把他六叔,位高權重的佟國維給貶了。康熙在為未來權力交接佈局,讓隆科多在內閣中不能有支持者,更不能讓文、武兩股勢力有牽連。
隆科多代表着軍方勢力,這是最硬棒的背景,也是最保險的方式,畢竟誰拳頭硬,在權力爭奪中就佔據絕對的優勢。那麼代表文官和內閣的勢力代表就是張廷玉,他是康熙留下來確保皇位傳承正統性的保證。
康熙的心思很明確,讓隆科多掌控禁軍,讓張廷玉把控朝廷。雙方既制約又平衡,讓暫時的權力在他們兩人中進行臨時掌控。康熙是要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的,也就是雍正皇帝,但是康熙一死,他的意思到底會不會得到執行,胤禛到底能不能夠順利繼位,這就不是死去的康熙能夠控制的了。
就算康熙明確的告知傳位胤禛,如果隆科多和張廷玉聯手推出八王爺胤禩,甚至廢太子都有可能的,畢竟張廷玉代表着康熙的遺詔法統,隆科多掌握禁軍確保新皇帝能夠順利登基。照這樣分析,隆科多和張廷玉應該是權力最大的。
權力,從來沒有共享這一説。
如果再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康熙皇帝依然是心存猜忌,這就是身份問題。隆科多是滿人,而且還是四阿哥胤禛的舅舅。張廷玉呢?是滿清地位最高的漢臣,滿人防漢一直貫穿整個大清朝。
張廷玉在朝中文臣集團具有極高的威望,由他出面來交接皇權,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正統性;而真正能夠捍衞皇權只有武力,由拳頭説了算。只要隆科多不臨時反水,就算是張廷玉也不可能篡立旁人。
所以,康熙皇帝駕崩的那天晚上,九門提督、步兵統領隆科多的權力最大,而且他也並沒有那麼單純,他在當天晚上曾經動了首鼠兩端的念頭。因為他也有顧忌,那就是豐台大營的軍權到底歸於誰。
如果豐台大營的軍權並沒有被十三王爺胤祥拿下,那麼隆科多極有可能轉而擁立八王爺胤禩。在電視劇中有個細節值得注意:當張五哥拿着金牌令箭放出十三王爺胤祥,由胤祥去豐台大營掌控大局,隨後跟張五哥來到暢春園見胤禛。
此時隆科多才拿出所謂康熙的傳位詔書,宣佈四阿哥胤禛繼位。這麼長的時間,為何隆科多並沒有宣佈皇位的繼承人?原因很簡單:
他在等豐台大營的消息。
那麼問題又來了,隆科多既然是九門提督、步兵統領,手握傳位詔書,為何要畏懼豐台大營呢?
設想一下,如果早早宣佈胤禛為皇位繼承人,八爺黨的人肯定不認可,他們不認可,皇帝要調集的軍隊只有隆科多的禁軍。豐台大營又被八爺胤禩控制,胤禩完全可以號令豐台大營以隆科多、胤禛假傳聖旨,密謀奪位的名義進駐紫禁城,確保胤禩能夠武力登基。
難道隆科多的禁軍就幹不過豐台大營的清軍嗎?那是肯定的!原因更簡單,看看隆科多的履歷就知道,他根本就沒有帶過兵,打過仗,隆科多在骨子裏天然的懼怕武力鬥爭,所以他要極力避免。
再説了,隆科多如果過早戰隊,萬一沒站穩,輸了呢?那他就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了,別説了隆科多一家了,那佟家榮耀幾朝就要毀於一旦,這其實也是當初隆科多的六叔佟閣維灌輸給他的安身立命的思想。
綜上來看,康熙駕崩當晚,隆科多的權力最大,其實也是最小,因為他自己的格局和能力,就算將權柄交到他手上,他也無法擅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