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唯分數論”泥潭,清華教授開講“何為好教育”

2月28日晚,清華大學新學期首場人文清華講壇開講,該校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發表演講《分數之上》,呼籲學生家長走出“唯分數論”泥潭,學校及教師要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教育價值新共識,不斷完善教育評價體系。

走出“唯分數論”泥潭,清華教授開講“何為好教育”

“從小到大我都覺得能把考試考好,是對我爸我媽的唯一意義。”一位殘忍殺害自己親生母親的名校大學生在庭審中談到親子關係時,這樣表達。石中英指出,這一“分數至上”的認識並非特例。在這種“唯分數論”的狹隘的學習目標觀的引導下,孩子在全力以赴獲得理想分數、升學機會和大學生身份的同時,缺失了對生命的敬畏、對法律的尊重、對母親的感恩和同理心、對自身價值觀的反省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

家長、學校的“唯分數論”造成了學生普遍的失敗焦慮。石中英説,一項有關學生失敗恐懼的質性研究發現,其實學生並不害怕學業失敗的後果,他們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從失敗中走出來。他們最害怕的是因為學業失敗所產生的父母的生氣、教師的歧視和好朋友的疏遠,是失敗之後人生存在感、價值感和意義感的喪失。“換句話説,學生的學業失敗恐懼是被製造出來的,是‘面子’文化的衍生品,是單一的‘唯分數論’教育價值取向的結果。”

走出“唯分數論”泥潭,清華教授開講“何為好教育”

開展價值觀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石中英以谷愛凌、蘇翊鳴為例:“谷愛凌在冬奧會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陽光、自信、勇於冒險、不怕失敗、敢於勝利的價值品質,蘇翊鳴在被判罰之後對規則的尊重以及對冠軍的誠摯祝賀均展現了良好的價值操守。這些對他們取得成功和未來的發展意義深遠。”

針對孩子們覺得考試分數是他們對於父母的唯一意義所在這一社會沉痾,石中英大聲疾呼:“家長們一定要從‘唯分數論’的泥潭中走出來,停止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有獨立人格和獨特個性的人來對待。”

走出“唯分數論”泥潭,清華教授開講“何為好教育”

針對一些學校用“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提高一分,幹掉千人”等雷人口號激勵同學們學習等怪象,他呼籲:“老師們要基於教育的初心使命,展開一場深刻的教育價值觀的大討論,深刻反省和批判‘唯分數論’等錯誤的教育價值取向,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教育價值新共識。”

演講中,石中英還對什麼是好的教育進行了探討。他表示,好的教育一定是適合的教育,適合孩子的天賦、潛能、個性和志趣,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創造可能的空間。好的教育一定是完整的教育,把每一個學生身心的多方面和諧發展以及健康人格的養成作為教育所追求的直接目標。好的教育一定是賦能的教育,注重激發每一個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自動和自由精神,不斷提升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5 字。

轉載請註明: 走出“唯分數論”泥潭,清華教授開講“何為好教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