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一首《蜀相》,道盡了世間英雄對於諸葛亮北伐未能收復中原的扼腕嘆息之意。在世人眼中,諸葛亮一生為了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英雄倒在了實現信仰的路上,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話題。
然而,智如孔明之人,對於如此艱難的北伐,難道真的一直懷有着演義裏那種神話般的信仰嗎?他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完成這份使命嗎?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01 實力對比懸殊
蜀漢在失去荊州後,侷促益州一地。是魏蜀吳三國中最為弱小的政權,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諸葛亮北伐的 對手曹魏佔有司冀等9州之地,人口數較之蜀漢多出三至四倍。曹魏無論從人力、物力、財力還是軍事實力都比蜀漢強大得多。
諸葛亮也對自己的對手十分了解,魏明帝和司馬懿都是傑出的謀略家。司馬懿老謀深算,堅決執行魏明帝“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虛略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的拒蜀方略。這一戰略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 拖死諸葛亮,逼得蜀軍不能利用野戰消耗魏軍兵力,只能在糧草的逐漸消耗中無奈退軍。
02 以攻為守
在敵我差距懸殊的情況下,諸葛亮依舊選擇北伐,並非真的是有自信可以光復蜀地,而是深切的明白一個道理: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簡單來説,蜀漢政權 如果不北伐,那麼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兒。
諸葛亮對於四川地區的軍事地理形勢瞭解可謂透徹。
他明白漢高祖那樣從巴蜀入關中從而統一中原的機會實屬少見,天府之國帶來的更多是公孫述與劉璋一般的結局。因此,諸葛亮採取的是以攻為守並希望由此獲得發展的戰略。因為從長遠來看,強大的曹魏必然要進兵攻擊蜀漢。蜀漢與其坐待敵國來攻,不如主動進攻,尋機削弱對手,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03 續命之機
諸葛亮內心的真實想法,從他的進軍方略就可以窺見一二。在五次進軍之中,諸葛亮有三次都是走祁山大道,採取先進佔隴右來削弱曹魏的軍事力量與人口土地,從而擴張蜀漢政權戰略空間的做法。隴右地處西北高原,蜀漢一旦控制隴右,就可以利用當地較為豐富的人力物力,進則虎視關中平原,退則掩護蜀漢門户漢中。
諸葛亮放棄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而選擇“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的戰略方針,不是因為他過於求穩,實在是他輸不起。後世的王夫之目光如炬,他認為諸葛亮“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焉耳。以攻為守,而不可示其意於人,故無以服魏延之心,而貽之怨怒。”
魏延的戰略是曹操式的,他的戰略沒錯,因為如果等到有十分勝率才出兵時,戰機早已錯過,賭一把佔領長安城,曹魏的關中瞬間崩潰,這是一筆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無奈諸葛亮這個資產持有者的本錢是在太少,玩不起這麼大的盤面。
縱觀諸葛亮的北伐,無不是為了拓寬蜀國戰略空間而做的努力,他保持對關中的高強度軍事壓力,更是為了讓魏國不敢輕視,也為了蜀漢軍民不會因而忘戰而危。儘管他心中對自己北伐的前景早就心知肚明,但是依舊為延續蜀漢的國運而奮鬥一生。
參考文獻:
1.後漢書
2.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