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號是什麼,陶淵明的田園詩有哪些風格特點?陶淵明的詩作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田園詩,他在田園詩方面的成就也最高。陶淵明的田園詩與其他枯燥乏味的詩歌不同,雖然詩歌風格平淡,詩句用語樸實無華,但是表現出來的情感相當真切,構造出來的意境也非常優美,非常容易打動人心。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的人生經歷對他的田園詩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年少時期,陶淵明就受儒家與道教思想的薰陶,喜好寧靜悠閒的生活,到了後期入仕,充滿利益爭奪的官場並不被陶淵明所喜,並且使他更為嚮往那種悠閒寧靜的田園生活,於是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陶淵明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便辭官隱退,歸隱山林,過上了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正是因為陶淵明的那些經歷,不論是少時所受的教育以及思想薰陶,還是壯年時期十幾年的官場生涯,都對陶淵明創作出頗具他自身特色風格的田園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陶淵明得以開創我國詩歌歷史中的一個重要流派。
陶淵明的田園詩頗具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因為詩句樸實自然,不追求過度華麗和優美,使詩歌顯得較為親切自然,表達出來的情感也較為真切,也更易打動人心。陶淵明的田園詩主要表現了陶淵明對功名利祿的不屑,對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不願與世俗中那些熱衷於追求利益的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以及對人生的哲學思考。
陶淵明的號
陶淵明的號是五柳先生,這是他自己取的。至於為什麼取這個號?陶淵明的自傳中有所記載。陶淵明歸隱山林,看見在自家的茅草屋前有五棵柳樹,便把五柳拿來當做自己的號。陶淵明的還有一個號叫做靖節先生,這是他的好友給他寫的諡號,這也是後世對他的尊稱,靖節兩字表達了先生不貪戀榮華,志向高遠的品格。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是出生沒落的官宦之家,受到曾祖積極進取的影響,對外祖父的高潔品行也有所繼承。陶淵明同時具備道家儒家兩種修養。陶淵明在四十一歲之前渴望能夠固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先後做過祭酒、參軍等。四十一歲後,由於局勢的動盪以及官場的腐敗,陶淵明對現實感到強烈的不滿,決定歸隱山林。在辭官後的第二年,陶淵明的家鄉遭遇到了火災,他的生活及其窮困,可是陶淵明沒有抱怨,仍然樂觀的生活。後來朝廷打算徵他為高官,甚至刺史親自出面勸説,陶淵明始終堅持自己隱居山林的志向沒有出仕。不久之後陶淵明就去世了,被葬在了廬山南坡,不僅有着詩人筆下的山林景緻,還表示出了他高遠的品行與志向。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享有盛譽的大詩人,但是他的詩文才學在他去世幾十年後都沒有得到肯定,人們讚歎地都是他的品德。後來陶淵明的詩越傳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隋唐時期,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閲讀五柳先生的詩,這時先生的文學才華得到了充分肯定。
陶淵明圖片
圖片為陶淵明所作的《歸去來兮辭》的一部分,《歸去來兮辭》是一篇抒情小賦,也是陶淵明離開官場歸隱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創作於陶淵明剛剛辭官不久,講述了他在辭官隱退後的生活樂趣以及心情感受,表達了他對政治仕途的認識與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表現了他保持自身清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歸去來兮辭》
整篇文章主要是根據辭官、歸途、到家、室內生活、涉園、外出、縱情山水以及怎樣度過餘生的打算這樣來敍事的,而全文抒情則是根據先自責自我安慰,然後自安自樂,最後樂天安命的線索來表現的。
《歸去來兮辭》的內容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示了陶淵明辭官歸隱的決心,包含了兩層感情,一層是自責,想到田園即將荒蕪,本應回家,但是卻身在官場不能自主,深感可悲,第二層則是自我安慰,陶淵明現已明白走上仕途實際上是個錯誤的決定,為如今歸隱的決定深感欣慰。
第二部分主要描寫的是陶淵明歸隱後的田園生活,也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一方面表達了回家途中輕鬆愉快與想要到家的渴望,第二方面描寫了他回家後的日常生活,而第三個方面則寫了陶淵明在農村的出遊經歷。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抒發了陶淵明樂天安命的情懷。
整部作品陶淵明主要通過對景物與活動經歷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恬靜閒適、無憂無慮的意境,寄託了他的生活理想。
陶淵明字
陶淵明字什麼?陶淵明字元亮,又叫做陶潛,是我國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著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歸園田居》等詩詞歌賦,在我國傳統文學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即使流傳至今,陶淵明字裏行間中的恬適淡然都能引人深思。
陶淵明畫像
據傳陶淵明的曾祖父是陶侃,曾是東晉時期的著名將領。陶侃不僅帶兵打仗厲害,在他治理之下的荊州還做到了“路不拾遺”,實在是難能可貴。陶侃去世之後被追封為大司馬。也有爭議説陶侃不是陶淵明的曾祖父,但是兩人間有着血緣關係這一點是大家都認同的。陶淵明的父親有一個妾,生下了陶淵明的妹妹,比陶淵明小三歲。從這一點上看,陶淵明小時候的日子還是蠻富有的,但是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家道就開始中落。當陶淵明長到二十歲的時候,家裏已經十分貧窮了,於是為了生計,陶淵明便去當官。
陶淵明的仕途一直不是一帆風順的,陶淵明早期出任的都是一些等級很低的職位,做了一段時間的官,陶淵明便辭職回家了。然而還是為了生計,沒過多久,陶淵明又去當了官。在多次的辭官回家、復出仕途之後,陶淵明已經很矛盾了,因為他既想在官場上建功立業,有想念自己恬淡的田園生活。直到陶淵明在公元405年最後一次出任了官位,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也明白自己在這樣的社會中是絕對無法有所成就的,沒過多久便鐵了心歸隱,從此官場上的陶淵明不見了,後世口中的田園詩人出世了。
陶淵明名句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我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後人都稱他為“靖節先生”,他給自己起的號是“五柳先生”,原因是在他隱居之所附近種着五棵柳樹。從陶淵明的自號中便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隨性而又率真的人。陶淵明是一名極其出色的文學家。辭賦家、詩人,流傳下來的陶淵明名句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陶淵明名句吧。
陶淵明畫像
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陶淵明作品,非《桃花源記》莫屬,甚至還被選入了大多數學生課本中。《桃花源記》中有這麼一句:“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講的是在桃花源中看到的村民們的生活狀態,無論是年紀很小的稚兒,還是年事已高的老人,都是一副高高興興的樣子。從這句話中,能讀到的是陶淵明所向往的寧靜、怡然自得的生活,不為外物所擾,不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傷,人人心平氣和地生活着,這也是陶淵明自己十分嚮往的生活環境。
在《歸園田居》其三中,有這麼幾句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講的是陶淵明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儘管自己不擅長打理農事,搞出了“草盛豆苗稀”的滑稽事,但是仍然每天一大早便去打理田地了,一直到月亮升得老高才揹着鋤頭回家。這既是對自己農耕生活的描述,也是對自己不再為了五斗米折腰的自豪。整日的躬耕讓自己回到了最理想的狀態,沒有官場的浮名利祿,自己生活得十分安然自得。
可以説陶淵明的隱居生活,都描繪在了他的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