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齊桓公與管仲的關係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揭秘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眾所周知,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宰相,為齊桓公成就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資料對於管仲相齊桓公記載得十分清楚,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瞭解一下管仲是如何相齊桓公的。

管仲動畫劇照

管仲相齊桓公的方法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

對內,管仲十分的注重經濟的發展。對於齊國的經濟,管仲認為,一定不能夠空談,一定要落實。將經濟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國家的資金用對地方,絕對不可以出現官員私吞用於國家經濟建設的資金;管仲還主張進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富國強兵。管仲曾説過一句話,那就是: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一句話説明了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大的重要性,這也是管仲為什麼這麼重視經濟的原因所在。而齊桓公也十分的信服管仲,讓管仲大力實施相關的政策,做到了國富民強,不僅僅造福了當時的齊國百姓,對於後世的齊魯百姓,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對外,管仲主張的是“尊王攘夷”。所謂的“尊王”,那就是要齊桓公尊重鄰國,學會和鄰國打交道。和鄰國攜手並進,在經濟文化上進行交流,促進齊國與鄰國進步。“攘夷”就是抵禦山戎族的南侵,“尊王攘夷”的目的就是聯合鄰國,一同抵禦外敵入侵,共同發展經濟,讓國家不斷的富強起來。

管仲通過對內以及對外這兩個方面的詳細見解,讓齊桓公更加相信,有他可以幫助國家以及百姓做出實事,同樣也可以幫助齊桓公達到稱霸的雄心壯志。

齊桓公與管仲的關係

春秋時期齊桓公與管仲的故事一直被當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計前嫌與臣子誓死報恩,權利輔佐的典型,一直為後人所稱讚。齊桓公與管仲之間和諧的君臣關係也是極為難得的,不過這種關係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管仲拜相

齊桓公的心裏也未必毫無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齊桓公為了圖謀霸業必須要用上管仲,管仲能為他抵擋來自舊貴族的很大阻力,因為管仲出身平民,沒有什麼背景,也跟朝廷中各勢力之間都沒有交際,所以任用管仲所遇到的阻力要小一些,管仲改革的時候也不會顧及那些反對者的意見,所以齊桓公用着放心,這也是齊桓公能夠善任的一種很重要的原因。

從後來齊桓公與管仲的相處情形來看,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很融洽的,管仲一開始並不被重用,後來管仲藉着齊國動盪的機會向齊桓公進諫,才有了展露頭角的機會。管仲趁機向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幫助齊桓公稱霸,這真迎合了齊桓公想成就千秋霸業的夢想。所以説下屬有時候不光要能琢磨事,還要能琢磨人,摸透領導的心思,領導也不用為一點小過節而斤斤計較,因為太糾結於小事上,往往就會矇蔽了雙眼,就會埋沒了真正的人才,領導與下屬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關係,哪一頭出了問題都不行。這便是我們從歷史學到的經驗。

淺析齊桓公用管仲之謀

管仲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輔佐齊桓公登上春秋五霸的寶座,管仲為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等一系列口號和改革措施,為齊國的強盛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代的大聖人孔子也對管仲的才華大加讚賞,儒家理想中的明君忠臣的典範便是齊桓公和管仲。

管仲被稱為中國第一名相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説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多次會盟諸侯,使天下安定,都是管仲的功勞,對管仲推崇備至,這種説法不免有誇張的地方,不過管仲也的確有戰略眼光,看到了當時天下形勢的轉變。

管仲清楚地看到當時周王室衰敗,但是影響力還在,因為畢竟天下各國都是周王分封的諸侯,在講究仁義的古代,等級森嚴,禮義廉恥不可不顧,否則便師出無名,大家都不會信服的。所以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藉着為周天子討伐公道的名義,成就自己的霸業,可以説這一招非常管用,大家都説不出什麼來。還有就是管仲知道亂世之中有實力才是硬道理,所以他極力將鹽等重要物資收歸國有,盡一切可能增加國家税收,同時讓周邊小國進貢納税,掏空小國財富,充實自己的國庫,這樣一步一步使周邊小國不得不臣服齊國,齊國迅速壯大,最後連周天子也要承認齊桓公霸主的地位,這些計謀都是管仲對當時天下形勢的精確分析後對齊國提出的中肯建議,齊桓公採納了管仲的建議,當然能立馬見效了。


管仲的治國思想是什麼

管仲的治國思想總結下來就是最關鍵的兩條:一是順應民心,而是富國強兵。

齊國都城復原圖

管仲所建立的管子一派一向秉持務實開放,兼容幷包的思想作風,他們認識到國家的強盛離不開人才的諫言,因此就廣開言路,選賢任能,讓各路人才都能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於是天下人才都奔向齊國。管子很早就認識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齊桓公曾經問他什麼是王者之道,管仲直言不諱的説,人心向則王道行,人心背則王道衰,管仲把全國人口分為士農工商幾個等級,讓人們不再為生計奔波,維護了社會穩定,也贏得了人心,這是齊國強盛的一個重要因素。

管仲可以説是中國最早的經濟學家,也是著名的軍事家,他充分認識到富國與強兵有着密切的關係,軍事是國家的基礎,但是沒有富裕的財力,根本無法武裝起一支強大的軍隊,打仗畢竟是一項很花錢的事,是需要很多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的,這一切都要有錢才行,這也體現了管仲學派務實的風格,不打無準備之戰。而且齊國在進行武力征伐的同時往往伴隨着經濟戰,先在經濟上打垮敵人,斷了敵人的經濟命脈,這顯然比純粹的軍事鬥爭都高明的多,這也是齊國在春秋時期始終保持強盛的重要原因。

管仲的經濟思想分析

管仲可以説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經濟學家,管仲改革中最出彩的就是他的一系列經濟措施,都收到很好的效果。管仲的早年曾當過商人,從實踐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經驗。

齊國刀幣

他首先提出重農抑商,以農為本的思想,因為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商品經濟,而百姓最重要的財富就是土地,如何提高社會生產力是每個統治者都要思考的問題。因此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徵”,廢除傳統的井田制,而是按照土地的好壞分別徵税,這就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管仲還以實物來徵税,改革交税方式,受到農民歡迎。

此外,管仲還把鹽業,制錢的權力收歸國有,依靠這兩項手段來調節經濟,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大管仲還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他命人將齊國的鹽和海產品運到內地,換取大量財富,商品貿易得到很大發展。同時提倡節儉,反對浪費,在全國興起務實之風。

管仲可能是中國第一位打經濟戰的人,每當齊國戰勝一個國家,他並不是按照傳統的要戰敗國獻上城池和奴隸,而是要求他們向齊國納貢,控制他們的經濟命脈,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這在當時是十分高明的手段,開創了經濟戰的先河,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管仲夷吾者什麼意思

管仲夷吾者這一句話出自《管晏列傳》,該列傳是選自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鉅著《史記》,《管晏列傳》記錄的是春秋戰國後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與晏子的兩人的合傳。

管仲照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戰國後期的潁上任人。管仲在年輕的時候,經常和鮑叔牙交往,兩人的感情十分的深厚,並且鮑叔牙認為管仲此人具有很大的才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鮑叔牙對於管仲的生活十分的關注,並且在政治生涯當中也竭盡所能去幫助管仲。

以前管仲家中十分的貧窮,但是鮑叔牙卻對管仲十分的好,經常讓管仲佔自己的便宜,不曾有過半句怨言。但在政治上兩人所輔佐的人是不一樣的,鮑叔牙拜的是公子小白,而管仲拜的則是公子糾門下。不久之後,公子小白即位,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齊桓公為了解決後患,避免公子糾造反,爭奪自己的皇位,於是命令魯國公殺死公子糾。管仲作為公子糾的謀士,自然也被抓起來。

鮑叔牙知道了管仲被抓了起來,於是趕緊向齊桓公推舉管仲,希望齊桓公將管仲收於麾下,幫助齊桓公謀劃天下大事。

最終管仲同意幫助齊桓公執政,並協助齊桓公能夠稱霸,這其中少不了管仲的功勞。之後齊桓公趙凱麗多次諸侯會議,使得其他弱小的諸侯國忌憚齊國的實力,使齊國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也是管仲獻的計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00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齊桓公與管仲的關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