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的呂雉,這是個狠人,她早年被父親嫁給了流氓劉邦,在她的調教下,劉邦一路高歌,最後成為皇帝。劉邦去世後,呂雉開始“垂簾聽政”,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而擁有實權的皇后和“垂簾聽政”的太后。
其實,日本歷史上也有這麼個人物,那就是“北條政子”,她跟呂雉實在太像了。
兩個都是輔佐後白河天皇的功臣,但兩個人最後得到的利益不一樣,源義朝覺得自己的“蛋糕”分的少,於是源平對決開始了。源義朝不敵,戰敗被殺,源家被清洗,但源義朝的兩個兒子卻活了下來。他們就是源義經和源賴朝。
其中,源賴朝被平清盛流放到了伊豆這個地方,成為一個流浪漢。當時的伊豆被一個北條時政的地頭蛇掌控着。平清盛叫北條時政監視源賴朝,叫他安分守己。
而北條政子看到流放的源賴朝雖然落魄,但不失威猛,依然氣度不凡,一下子就打動了少女的初心。北條政子從這一刻起就在心裏下定決心,非源賴朝不嫁。
初冬的伊豆,有些寒冷,那一夜,源賴朝在樹下苦等。他在等他的愛人,而他的愛人此刻正在從封閉森嚴的家邸中逃出來,二人約定月下相會,此人不離不棄。
得知自己女兒跟一個流浪漢私奔後,北條時政勃然大怒,下令追殺他們。當然,要活得。
不過事與願違,因為源賴朝和北條政子已經生米煮成了熟飯,沒辦法,北條時政只好認了這個女婿。與此同時,他發現源賴朝絕非池中之物,有着皇圖霸業的大志,他很欣慰,決定輔佐這個有着血海深仇和大志的女婿。
時機很快就來了,那就是平家的亂搞。
平氏雖然奪得了政權,但自身迅速貴族化,十分腐敗。一時間各地武士“怨氣答天,四方……成變”。
源賴朝以此為藉口在伊豆起兵起事,在岳父北條時政等關東軍的支持下,源賴朝一路披荊斬棘,攻城略地。後來他跟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源義經匯合,源義經號稱“戰神”,兄弟聯手其利斷金。
最終平氏被徹底消滅,源氏則在東國根據地鎌倉建立了政權——鎌倉幕府。
北條家族之所以能夠上台執掌權力,他們是外戚。當年源賴朝成功是靠了岳父北條時政的支持,依靠的主力軍是北條氏的關東武士。所以,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後,北條氏因為外戚和軍功,所以躋身幕府要職。
源賴家完全沒什麼政治手腕,他跟他爹源賴朝相比,差遠了。源賴朝在世的時候,還能調和幕府內部武士和武士之間、武士和文官之間的矛盾。
源賴家完全不行,他年輕氣盛,處事判斷全憑己好。他不喜歡外公、母親、舅父等北條氏一族,而偏愛自己岳父比企能員。這引發了北條政子不滿。
首先,她以源賴家年幼,無法執政為理由,實行十三名元老合議制度。當然,元老中包括了各個勢力和階層利益的代表:北條時政、時政長子北條義時,北條政子以及一些當年跟着源賴朝打天下的功臣們等等。
公元1205年,北條時政的長子北條義時成為幕府別當,自稱幕府“執權”,意為代將軍掌權,從而建立了幕府內部北條氏的獨裁。
於是源公曉暗殺了自己的叔叔源實朝。就在源家、北條家內部混亂的時候,大權旁落的後鳥羽上皇看到時機,召集舊部,準備推翻武家政權,奪回權力。
就在幕府統治危機時刻,北條政子果斷出擊,召集御家人,也就是武士集團,很快擊敗了皇族勢力,後鳥羽上皇及其兩子土御門上皇、順德上皇全部廢黜並流放。
北條政子雖為女人,但她審時度勢,能利用公武之間最大的矛盾説動武士投向自己,從而挫敗了皇族的“叛亂”,而且讓自己的孃家牢牢控制權力,她不愧是一位政治人才,所以,説她是日本版的“呂雉”,一點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