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12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民法典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建議,教育部在公開回復中明確,202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佈後,教育部立即組織教材編寫組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系統落實民法典的有關內容。
教育部指出,我國一向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在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採用專門講述和有機滲透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推動法治教育進課程、進教材。其中,《道德與法治》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為法治專冊,主要講述憲法。高中思想政治法治專冊《法律與生活》主要講述民法有關內容。
教育部強調,教材納入了民法典制定、實施的重大意義等內容,幫助學生充分認識民法典對個人、社會、國家的重大意義。
例如,初中《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增加“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佈,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高中《政治與法治》增加“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高中法治專冊《法律與生活》詳細講述了民法典的內容和意義。
另外,高中法治專冊《法律與生活》中也整體系統講述了民事權利與義務、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內容,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學習、理解運用民法典。
教材第一單元為“民事權利與義務”,內容包括“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介紹民法包含的民事權利和義務、權利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利的方式等。教材第二單元為“家庭與婚姻”,內容包括“在和睦家庭中成長”“珍惜婚姻關係”,主要介紹法律規定的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的要求、結婚需要具備的條件和應當履行的程序等,以使學生懂得對婚姻幸福和家庭美滿的追求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教材第四單元為“社會爭議解決”,內容包括民事訴訟的適用範圍、參與主體、程序推進等。
下一步,教育部將立足青少年學習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謀劃推動持續開展民法典教育,以法律知識傳遞法治思想,以課堂教學連接社會舞台,以法律事件啓發法治關注,從而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強化法律權威,培養法治思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