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垂沙之戰發生於公元前301年,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聯軍共同攻打楚國的一場戰爭。公元前301年,秦將庶長奐、齊將匡章、魏將公孫喜、韓將暴鳶率領四國大軍進攻楚國,對此,楚國派大將唐眛率軍抗擊秦、齊、韓、魏四國聯軍四國聯軍進攻楚國的方城,雙方夾泚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漢水)列陣,相持長達六個月。齊國君主對戰事不耐煩,便派使者到陣地以苛刻的言辭催促匡章趕快渡河作戰,匡章不甘受如此委屈,便表達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隨後,匡章命人尋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於楚軍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邊。後來,一位樵夫告訴説:“要想知道河水深淺太容易了:凡是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淺的地方;凡是楚軍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匡章聽後喜出望外,隨即選派精兵乘夜從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軍發起突然襲擊,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破楚軍。那麼,問題來了,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首先,對於垂沙之戰來説,是一場四個諸侯國圍攻楚國的戰役。不過,在這場戰役中,雖然楚國吃到了敗仗,但是,有史料記載楚國損失約2萬餘人,主將唐昧被殺。在戰國時期的戰役中,2萬人陣亡的戰役,顯然不能説是損失較大的情況。比如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就損失了40多萬的大軍,這才走向了衰落。再比如邯鄲之戰中,秦國損失了20萬大軍,從而推遲了一統天下的歷史進程。因此,從表面上來看,垂沙之戰的損失,不能稱之為楚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對此,在筆者看來,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卻讓楚國由盛轉衰,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一方面,雖然在垂沙之戰中,楚國只損失了2萬左右的兵馬,也即匡章取得勝利後,沒有率領齊國、韓國、魏國、秦國這四國的大軍繼續攻打楚國,但是,楚國內部爆發的莊蹻起義,卻讓楚國損失慘重。在垂沙之戰中,楚國大軍的主帥唐眛死後,部將莊蹻率領士兵叛變並引發了起義,楚國內部的起義大軍一度攻下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將楚國的區域分割成幾塊。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垂沙之戰引發了莊蹻起義,無疑了重創了楚國。
在楚國曆史上,曾在春秋末期的柏舉之戰中被吳國大軍攻破都城。雖然之後楚國成功復國,不過,因為都城被攻破所帶來的損失,還是導致楚國在春秋末期失去了霸主的地位。進入到戰國時期,楚悼王任用吳起,在楚國推行了吳起變法,再經過楚肅王、楚宣王、楚威王等君主的努力,楚國的整體實力,確實在楚懷王在位初期來到了巔峯。但是,正是在楚懷王這位君主在位時,楚國吃到了垂沙之戰的敗仗。雖然垂沙之戰的直接損失不大,不過,因為垂沙之戰的失利,導致楚國部分將士起義,乃至於又一次攻破了楚國都城郢,這無疑是對楚國的一次重創。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另一方面,垂沙之戰只是一個開始,在垂沙之戰後,楚國可謂屢戰屢敗。垂沙之戰以後,秦國、魏國、韓國、齊國這四國組成的聯軍乘勝攻佔楚國垂丘(今河南省沁陽縣北)、宛(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葉(今河南省葉縣)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為韓、魏兩國奪取。其中,就宛城(今南陽市一帶)來説,可以説是春秋戰國時期比較大的城市了。
根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楚設宛邑,楚國屬地,稱為宛,楚國在丹陽(淅川縣)建立國都,冶金業發達,為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戰國後期為秦所據。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設置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已成為全國八大都會之一,已開始使用鐵器,有了冶鐵、蠶絲等手工業和商業,特別是鑄銅業發展迅速,工藝水平較高。因此,在垂沙之戰後,楚國失去了宛城等城市,顯然是比較大的損失。對於楚國來説,雖然看似疆域遼闊,但是,因為當時繁華的地帶主要還是在中原地區,或者説是黃河流域,這讓擁有長江以南大片疆域的楚國,不得不朝着中原之地擴張。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可是,楚國在春秋時期好不容易得到和打造的宛城,就這樣在垂沙之戰中拱手相讓了。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國攻打韓國,想要從戰國七雄中相對較弱的韓國身上彌補損失,結果,韓國向秦國求援,於是秦國立即派遣華陽君(羋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軍,斬首三萬,斬殺楚國將領景缺,攻佔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
最後,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襄城地處方城北,與宜陽鄰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懷王恐懼,命太子橫到齊國做人質,與齊結好。秦為討好齊,也派涇陽君(秦昭襄王同母弟)到齊國做人質,秦、齊修好。公元前299年(楚懷王三十年),秦穩住了齊後,秦昭王即對楚採取軟硬兼施、又打又拉的策略,一方面命庶長奐率軍攻楚,佔領了楚國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寫信給楚懷王,追憶了黃棘會盟的親善關係和太子橫“不謝而亡去”、導致秦、楚交兵的經過,然後邀請楚懷王到武關會盟。結果,楚懷王來到武關之後,沒想到自己被秦昭襄王劫持了。公元前297年(楚頃襄王二年),韓、魏在齊相孟嘗君策動下,繼續攻秦至函谷關,楚懷王乘機潛逃回國,被秦人發覺,攔阻了通道。楚懷王從小道奔趙以求回國,趙國懼秦,不敢接納。楚懷王又想逃到魏國,秦兵追來,又把他劫持到秦國。第二年,楚懷王病死於秦。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垂沙之戰的失敗,直接讓楚國在後續的戰役中不斷失利,乃至於丟失了大片的疆域,更為關鍵的是,這也導致楚懷王這位君主對外策略的接連失誤,最終楚懷王被秦昭襄王挾持,乃至於客死異鄉。而這,顯然是對楚國又一次重創。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楚懷王是比較昏庸的君主,不過,實際上,楚懷王在位初期還是比較有作為的,而在楚懷王去世後,之後的君主也缺乏力挽狂瀾之輩。基於此,垂沙之戰,雖然楚國的直接損失只有2萬兵馬,卻還是導致楚國由盛轉衰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4 字。

轉載請註明: 垂沙之戰,楚國只損失2萬兵馬,為何會導致楚國由盛轉衰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