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12軍在上甘嶺罕為人知浴血45天: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
從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上甘嶺戰役,發展到1952年11月上旬已成為一場不折不扣的消耗戰。
無論是志願軍還是“聯合國軍”都在無休止地增加兵力和火力投入,彷彿這一場戰役的傷亡已不重要,一切的目標就是拿下597.9和537.7兩個高地!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評價説:“這個開始為有限目標之攻擊行動,已發展成為一場殘忍的挽救面子的惡性賭博。”
打死一個兵我補一個兵,炸一門炮我補一門炮,沒別的,敵人跟志願軍在上甘嶺耗到底了!
志願軍3兵團15軍為了和“聯合國軍”爭奪上甘嶺投入了幾乎所有的兵力,但是打到10月31日已經基本上山窮水盡。
在關鍵時刻,10月31日,12軍代軍長肖永銀根據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的命令,決定由副軍長李德生帶6個團(實際參戰4個團)馳援上甘嶺換下15軍,接受秦基偉軍長的統一指揮。
畢竟,現在上甘嶺已經成了舉世矚目的一仗,誰能打贏這一仗,誰就能彪炳青史!只出部隊,不管指揮,這就是準備好做幕後英雄了。
應該説,肖永銀軍長和李德生副軍長毫不含糊地堅決執行了兵團的命令,對上甘嶺戰役的最終勝利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11月1日,12軍31師的91、92、93團,一共3個團進入上甘嶺陣地。
當91團團長李長生抵達上甘嶺時,他發現前線的情況十分混亂,由於15軍45師、29師都是採取打殘一個連補一個連的添油戰術,當時597.9高地上竟然有多達十幾個連的建制部隊。
説是十幾個連,其實每個連多的也就四五十人,反倒是部隊建制太多,連排長又大半犧牲,根本無法有效指揮。
李長生果斷調整戰術,將全團9個連採取“車輪戰”的辦法,一個連一個連投入戰鬥,每個連不管傷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打完就撤下來休整。
連長不撤,作為後一個連長的顧問傳授經驗,如此類推往復。這樣不僅避免了指揮上的混亂,也使各連都保存了一批骨幹。
“聯合國軍”不知道志願軍在上甘嶺已經補充了生力軍,仍然做着全面攻佔上甘嶺的春秋大夢。不過,做夢歸做夢,現實是要靠實力來説話的!
11月1日下午4點,“聯合國軍”經過慘烈拼殺攻佔了597.9表面10號陣地,但91團8連隨即就有十多個戰士跟着炮彈的彈着點衝了過來,一頓手榴彈猛如虎,又把陣地奪了回去。
這一天,597.9高地的泥土完全被血染紅,當天晚上,南朝鮮軍30團團長林益淳集合部隊時,發現已經有1500人無法回應長官的點名了!
現在圍繞着597.9高地的拼殺已經到了最後關頭,精疲力竭的“聯合國軍”發誓要奪回597.9高地的表面陣地,拼湊了5個團又2個營的兵力,向597.9高地發動反撲。
打到11月2日中午,7連的陣地上已經沒有幾個戰士了,這時,91團負責運輸彈藥的8連一個排沒等團指下令就主動投入戰鬥,硬是幫7連頂到了下午。
這時,原定3日進入戰場的9連開始以兩個班為單位,一批一批向上增援。
就是在11月1日-3日圍繞597.9高地的爭奪中,湧現了智勇兼備,一個班斃傷敵人400多名的蔡興海8連4班。
11月2日這一天,範弗裏特派出了他的戰略預備隊,即美軍第187空降團突襲597.9高地,希望扳回戰局,結果該團被志願軍91團打成了殘廢。
187空降團也是美軍的王牌部隊,從二戰中作為尖兵參加了赫赫有名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又參加了後來的“市場花園”行動和突出部戰役,打得德軍找不着北。
悍勇的美國大兵們聽都沒有聽説過,世界上居然有一邊喊着“向我開炮”,一邊抱着並聯爆破筒跟自己同歸於盡的軍隊士兵,在志願軍面前,美軍精鋭曾經所向無前的勇氣蕩然無存。
這次他們遇到了,那就是91團8連1班的戰士王萬成、朱友光。就在美軍衝上597.9高地10號陣地的同時,志願軍的炮火也鋪天蓋地打了過來。
鏖戰一天,美軍慘敗,不得不退回597.9高地山下。
但是,志願軍1個團和敵人5個團輪着打也是壓力山大,敵人拼得太兇了,照這個打法,91團就算連炊事員都上去,也撐不了幾天!
細心的李長生根據這幾天的戰鬥情況,發現美軍進攻的規律是每天早上8點開始步兵衝鋒,因此,美國鬼子肯定提前躲在哪裏集結!
他隨即派出團屬偵察班乘夜色前去偵察。看着那些眼中滿是精悍之色的小夥子,李長生一遍遍地叮囑:絕對不能暴露,絕對!
偵察班不負所托,很快調查清楚美軍的攻擊部隊正在597.9高地南側的一片樹林裏集結。
該給美帝送一點驚喜了!李長生立刻向李德生副軍長要了配給12軍的“喀秋莎”火箭炮團。凌晨4點30分,24門火箭炮按照偵察兵所報告的方位進行了齊射。
384發火箭彈在38秒內將美軍藏身的樹林化為一片火海,無數的斷肢、內臟、鋼盔、武器的碎片像禮花一樣炸散開來,形成了恐怖又瑰麗的一幕。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美軍的準確傷亡數字,李長生只知道,4日美軍直到中午12點才開始發動進攻,此時距離志願軍的炮擊已經過去了整整7個小時!
實際上,美軍集結的第一波攻擊部隊已經在志願軍的火箭炮突襲中被全部報銷了。而美軍一次組織的部隊至少是一個營……
“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鮮戰場的地位有多高呢?那時火箭炮部隊的車號是“84”,在路上只要是“84”車號的都會得到主動讓路的禮遇。
從11月4日到5日,91團又和“聯合國軍”拼了2天,還沒參戰的部隊只剩下一個連了。
11月5日,“聯合國軍”拿出了最後一點有生力量投入了597.9高地的無底洞。然而這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個人,這一天的戰局由此註定。
是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做胡修道。
這一天,胡修道和他的戰友先後擊退美軍從一個排到兩個營規模總共41次進攻,斃傷敵軍280多人,美軍屍橫滿山,而志願軍的陣地寸土未失!最後,陣地上只剩下胡修道一個人。
只用了一天時間,胡修道就把他的名字刻在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的光榮榜上,志願軍240萬指戰員,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46人。
當胡修道把步槍裏的子彈打光,把手榴彈扔完,面對幾十個衝上來的美軍他毫不畏懼,隻身跳出戰壕向敵人發起反衝鋒!
只此一人,氣勢已勝過千軍萬馬!
就在這時,胡修道身後響起了山崩海嘯一般的吶喊聲,無數天神一般的志願軍戰士披着黃昏落日的霞光出現在高地的稜線上,驚慌失措的美軍崩潰了,丟下一堆堆的屍體四散逃竄。
在勇氣對勇氣的較量中,他們再一次敗在了志願軍手下。
就在兩軍鏖戰時,一架美軍的P-51野馬式戰鬥機低飛掠過戰場準備掃射志願軍陣地,結果被一發仰射的志願軍榴彈擊中。
霎時間,暮色四合的戰場上爆開一團耀眼的火球,飛機的零件和碎片化成了成千上百道火雨,亂紛紛地灑在進攻的“聯合國軍”隊形中,慘叫聲頓時此起彼伏。
這一天的慘敗使得“聯合國軍”的士氣降到谷底,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主張儘快結束不光彩的朝鮮戰爭,“帶孩子們回家”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贏得大選,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
“聯合國軍”在597.9高地的慘敗,就這樣成為了志願軍“慶祝”艾森豪威爾勝選的“見面禮”。
到了11月5日晚上,31師93團一個營開始進入陣地接替91團防禦,在11月5日的慘敗之後,“聯合國軍”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對五聖山597.9高地的進攻,後幾天的攻勢打得有氣無力。
11月8日,美國第八集團軍新聞官在面對媒體採訪時無奈地表示:“聯合國軍”對三角形山的進攻是失敗的。
這時,包括在上甘嶺一線的“聯合國軍”各師長、團長、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裏特、“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甚至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都認為,攻擊597.9高地的戰鬥已經完全失敗,能夠保住537.7高地表面陣地就不錯了。
如果志願軍不對537.7高地的表面陣地發動反擊,那麼“聯合國軍”總算在這場看不到希望的戰役中獲得了那麼一點點戰果,“聯合國軍”的頭頭腦腦們對美國國內的媒體也可以交代了。
堂堂的“聯合國軍”,總不可能連最後的尊嚴都保不住吧!
這就像一個輸得只剩下底褲的賭徒仍然在拼命下注,一邊想着儘可能回本,一邊希望對手可以讓自己保留底褲。
説句實在的,如果志願軍司令員鄧華、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負責實際指揮戰鬥的15軍軍長秦基偉不想打的話,上甘嶺戰役在11月8日就已經結束。
當然,壯志凌雲的志願軍將領們絕不會這樣想,他們很清楚,拿下537.7高地不僅僅具有戰術意義,更具有政治上的意義。
英雄的志願軍就是要告訴美韓軍隊:只要是我們的陣地,你們一塊也拿不走!
11月11日下午4點整,志願軍集中了70多門榴彈炮和加農炮、20餘門大口徑迫擊炮和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團,1小時內向537.7高地北山的南朝鮮軍陣地砸了上萬發炮彈,這也是上甘嶺戰役中我軍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在我軍炮火持續的咆哮聲中,志願軍92團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向南朝鮮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這一天的天氣很差,五聖山地區下起了雨夾雪,遠近一片模糊,92團幾個連剛到戰場兩三天就投入戰鬥,一些連長、排長連攻擊目標都沒搞清楚,子彈也沒帶夠,就這麼衝上去了。
天氣寒冷,92團團長李全貴卻急得滿手是汗:部隊打得太急,太急了!
然而對於537.7高地表面陣地的南朝鮮軍隊來説,則又是一種可怕到讓人絕望的體驗。
志願軍的炮火打得猛,這也不説了,在上甘嶺兩軍的炮火都是非把對手弄死的節奏。離譜的是他們遇到了一羣三三編組,每人身上都掛着二三十枚手榴彈,手裏握着爆破筒的索命閻羅。
由於這一天能見度很差,打槍效率太低,反正子彈也沒帶夠,92團的戰士人人都帶上了最鍾愛的手榴彈,一邊衝,一邊炸。看到南朝鮮軍的火力點,不顧死活地衝上去就扔手榴彈和爆破筒。
這種一炸就是一片的武器在地形崎嶇的上甘嶺成了近戰之王,志願軍的手榴彈把537.7高地的南朝鮮軍陣地都炸得翻了個。到了晚上18點,537.7高地北山陣地已經踩在志願軍腳下。
11月12日,南朝鮮2師的32團開始向北山陣地反撲。
北山陣地本身是537.7高地向北伸出的一條大山腿,暴露在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而且近一個月的反覆爭奪和炮轟早已把陣地上所有工事、掩體摧毀殆盡,所以志願軍即便反擊得手,也很難將537.7高地北山守住。
但是92團既然來了,就不打算走了,要麼就是死在這裏。雙方手雷對手雷,刺刀對刺刀地打了整整一天,南朝鮮軍死傷了近一千人,志願軍也傷亡600多人,第一波打上北山的部隊傷亡殆盡,陣地丟失了三分之二。
南朝鮮軍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第二天清早,無數的志願軍又殺回來,把南朝鮮軍的陣地截成幾段。到這一天日落時分,南朝鮮軍32團差不多全軍覆沒,志願軍92團傷亡也達1300多人。
太慘烈了!自從上甘嶺戰役開打以來,志願軍還沒有幾天單日傷亡在600人以上,要知道,一天就損失一個營的537.7高地上其實只能放一個連啊!
在五聖山前線指揮所的李德生副軍長急忙調上來第93團接手92團的陣地,93團當年是赫赫有名的“朱德警衞團”,也就是八路軍總部警衞團,仗打到這份上,兩軍已經把看家底的部隊全拿了出來血拼。
93團團長李基中是黃埔14期,55年開國少將,當年在太行山區曾指揮2個排的八路軍阻擊700多日偽軍一天一夜,斃傷敵140多人,也是能征慣戰的一員猛將。
但是,面對537.7高地北山的複雜局面和密密麻麻衝上來的南朝鮮軍,他也只有一句話:打!狠狠地打!
到11月17日,537.7高地北山除了7號、8號兩個陣地以外,其他仍然掌握在我軍手中。也不是志願軍不想要7號、8號陣地,實在是這兩個陣地太小了,只能擺2個班的兵力,誰也守不住。
而且,為了給朝鮮人民保住這兩塊巴掌大的土地,5天裏僅僅是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志願軍烈士就有十三人!
李基中,這個鐵打的漢子看着前方絡繹不絕被抬下來的烈士,忍不住淚流滿面,要知道傷員一般不下火線,烈士能抬下來的都是少數,在那種被炮火犁了一遍又一遍的地方,大多數人根本留不下全屍!
此時12軍已經投入了3個團,從11月1日到11月17日,每個團只能堅持5天左右,再久就要成建制損失。
而對面的敵人,美陸戰7師已經被15軍和12軍聯手打殘,南朝鮮軍光2師就增補了9次!
11月17日,李德生調來救急的34師106團進入陣地,戰前,李德生專門找來106團團長武效賢,一字一頓地説:你們106團準備打到底,收攤子吧,我再補給你一個營。
武效賢,1923年生,山西長治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從大頭兵一步步升到團長,身經百戰。
1949年12月,就是他一個人和國民黨第5兵團司令李文談判,説服國民黨“天下第一軍”在內的5萬多人投誠,兵不血刃摧毀了國民黨在西南最後一個重兵集團。
與李德生的焦慮截然不同,武效賢顯得胸有成竹:放心吧副軍長,屁股大的高地,四個營還守不住?
其實,武效賢心裏已經抱定了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在上戰場前,他對已經懷孕的妻子杜念滬(國軍將領杜聿明的外甥女)説:
“戰場上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萬一我犧牲了,你不要悲傷,把咱們的孩子生下來,培育成人。組織上一定會送你到北京人民大學,你好好學習,開始新的生活。”
他沒想到的是,杜念滬瞞着他也偷偷地上了上甘嶺前線。她對武效賢説:“前線不讓女兵上,可我是幹部。你到哪,我就到哪,就算犧牲我們也要犧牲在一起。”
就這樣,杜念滬成了106團在上甘嶺唯一的女兵。那一代共和國軍人在戰火中淬鍊的愛情,比黃金還寶貴!
11月17日晚上,106團進入537.7北山陣地。18日一早,南朝鮮軍2師就向北山6號陣地發起進攻。
這時武效賢才發現,這個仗真TM的不好打啊!高地上光禿禿的連個掩體都沒有,美軍一發炮彈只要打中了就能打死我們好幾個戰士。
18日這一天,“聯合國軍”向北山陣地發射了2萬多枚炮彈和炸彈,即使是這樣,106團3營8連的戰士們依然利用彈坑、山稜線奮勇抗擊,打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
19日凌晨,7連接替傷亡較大的8連繼續堅守陣地,連續粉碎敵人13次進攻。
到了20日凌晨,6號陣地又不行了,3營9連組織敢死隊反攻又奪回了6號陣地。在混戰中,3連1班打得只剩負傷的戰士高守餘一人。
高守餘有一個同在9連的堂弟叫做高守榮,戰鬥間隙,他就急不可待地到處找弟弟,找來找去,在全是死人的陣地上找到了弟弟的一條腿(高守餘記得高守榮穿的黑布鞋磨破了,露出腳趾)……
20日天亮時分,南朝鮮軍又向6號陣地發起衝鋒,高守餘擦乾眼淚,用搜集來的手榴彈、爆破筒堅持戰鬥,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連續擊退了南朝鮮軍六次衝鋒。
陣地上沒有吃的,也沒有水,只有血。高守餘這一天就吃了口袋裏三顆祖國慰問團帶來的糖果,用幾十名敵人的污血給弟弟報了仇。
20日高守餘一人斃傷敵軍120餘人,在把敵人打退之後,他手裏有兩支敵人屍體上搜來的步槍,還有沒甩出去的六枚手榴彈,最後上報的戰果就是“斃傷敵120餘人,繳槍一支”。
戰後,他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的稱號。
106團3營在北山陣地上堅持了3天就差不多打光,武效賢只好將2營調了上來。他認為,這樣打法不行,要不了幾天106團就全部交代在北山了。
他向李德生提議,第一,在主要陣地上沿途搶挖單兵掩體“貓耳洞”,洞小挖得快,便利藏身,減少支援部隊上去時被敵人炮火打擊的傷亡,這樣可以有效保存力量。
第二,改變一個陣地一個陣地爭奪的辦法,集中兵力固守最重要的2、6號陣地,其它次要陣地,白天用炮火控制,敵人上來了就炸他們!
更妙的是,那幾個陣地106團白天不上人,晚上加班加點搶挖掩體,白天只要敵人上不來,他們也就破壞不了前一天挖好的陣地,這樣第二天晚上我們就上人繼續挖!
第三,在第二條徹底落實的基礎上,運用在597.9高地打神了的小兵羣戰術,不大舉出擊,以少量兵力固守陣地,依靠呼叫炮火打擊攻上來的敵人。
三條建議的組合拳,總而言之就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真是太厲害了!
因為這種打法很耗時間,李德生一開始猶豫了,武效賢拍胸脯説:副軍長,照這辦法鞏固不了陣地,你殺我的頭!
李德生立即表態:我給你一週時間,你儘量搞!
從軍部出來,杜念滬悄悄地問武效賢:“你先斬後奏,副軍長熊你了吧?”
武效賢哈哈一笑:“少犧牲幾個戰士,打勝仗,就算給我處分我也心甘情願。不拿下上甘嶺,就把我自己埋在上面!你去上北京人民大學。”
106團馬上總動員發起挖掩體/貓耳洞立功活動,規定凡在一晝夜裏挖好一公尺以上貓耳洞掩體的給予記功。
就這樣,106團在軍屬12門榴彈炮和40門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下,冒着夜間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用一週時間就在幾個主要陣地上挖掘了7條坑道、12個屯兵洞和5個防炮洞。
其實從11月25日開始,南朝鮮軍就發現他們已經打不動志願軍的陣地了,這一天,已經第10次增補的南朝鮮第2師再也堅持不住,改由南朝鮮第9師繼續向537.7高地進攻。
到這個時候,南朝鮮第2師擋不住106團夜間頻頻發起的短促突擊,陸續把除了537.7高地7號、8號陣地以外的其他陣地都丟給了106團。
這個第9師由於在10月份的白馬山戰鬥中擋住了志願軍38軍一個師的猛烈進攻,就被吹上了天,成了什麼“白馬師”。
第9師的師長金鐘五,後來曾經擔任韓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兼陸軍參謀長,參謀長則是後來韓國著名軍人總統朴正熙。
其實什麼參謀長、什麼總統,都是武效賢盤子裏的一碟小菜。
12月3日,“白馬師”經過一週的準備,妄圖給106團一個下馬威,天剛亮,就出動飛機200餘架次,對106團陣地、指揮所、炮兵陣地、後方地域進行猛烈轟炸。
下午2點,南朝鮮軍又集中100多門火炮對537.7高地1、6、9號陣地轟擊,隨後以兩個營兵力組成密集隊形向北山陣地衝擊。
嗐,都什麼時候了,還是這種老套路?106團1個營在炮兵縱深火力支援下,採用小兵羣戰術針鋒相對,打得南朝鮮軍滿山亂滾。
至黃昏時分,南朝鮮軍發起的11次衝鋒全部被擊潰,折兵200餘人,志願軍僅傷亡8人。
經此一戰,南朝鮮軍也被打得沒了脾氣,再也沒有發動過大規模進攻,秦基偉軍長高興地對武效賢説:“你行啊!你們把這個硬骨頭硬是啃下來了!我們15軍謝謝你!”
12月15日,106團在浴血奮戰28天之後勝利完成任務,將自己所堅守的537.7高地全部陣地移交給15軍第29師。
在抗美援朝戰史上,通常將1952年11月25日南朝鮮第2師撤下陣地這一天作為上甘嶺戰役結束的日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這一天之後,志願軍12軍34師106團在537.7高地又堅持戰鬥了20天。
12月16日,15軍舉行慶功大會,15軍參謀長張藴鈺代表軍政治部向106團團長武效賢授旗,錦旗上寫着八個大字 “主動靈活、英勇頑強”。
1953年4月,杜念滬在家鄉生下了她和武效賢的長子,她給兒子取名為武和平。
1955年,武效賢被授予中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上校軍銜,後歷任12軍34師副師長,南京步兵學校副校長,江蘇省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務。
向那一代英雄蓋世、視死如歸、百折不回的共和國軍人致敬,他們都是新中國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