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被列強侵略,中國可以頑強抵抗,為何印度卻只能默默忍受
近代以來,中國和印度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壓迫與掠奪,但在反侵略問題上,兩者的表現卻截然不同。中華民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而印度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1857年的“民族大起義”。
在英國300年的殖民統治下,印度人表現出了驚人的忍耐力。絕大部分中國人對此表示難以理解,因為印度歷史上從來不是個統一的國家,準確地説只是個“國度”。英國殖民者的到來,才將他們強行捏成一個國家,所以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運動。
受歐洲局勢的影響,法國在印度的勢力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但在18世紀中期,新任總督杜布萊克斯通過招募印度僱傭兵、干預封建王公內鬥的方式,實力迅速壯大,以致於英國準備進一步擴張時,卻發現法國早已走在了他們的前面。不甘人後英國隨即效仿,組建了印度僱傭軍,並積極介入土邦內鬥。
擊敗法國之後,英國人加快了征服印度的進程。恰好就在此時,孟加拉出現了王位之爭,英國人立刻介入其中,幾乎兵不血刃地贏得了普拉西戰役。征服孟加拉來得如此簡單,大大超出了英國人的意料,同時也刺激了他們擴張的野心。
92年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曠日持久,但這並不在於印度人民的反抗,更多的是英國在以小博大。一個東印度公司鯨吞印度是不現實的,只能不斷蠶食。在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中,英國人不僅保留了舊的矛盾與衝突,而且還在刻意製造新的仇恨。
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看來,吃動物油脂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又加之英國軍官粗暴的態度,結果在密魯特響起了起義的第一槍。英國的剝削讓印度苦不堪言,起義很快得到了其他部隊的響應。起義軍打着擁立莫卧兒末代皇帝的口號,組織了聲勢浩大的“進軍德里”運動。
正如馬克思所言:
“既然一個國家裏,不僅存在着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對立,而且存在着部落與部落,種姓與種姓的對立……,難道不是註定要成為戰利品嗎?”
最初各地的起義軍同仇敵愾、取得了許多區域性的勝利。可是一旦佔領某地,種姓等級、宗教矛盾、部族仇恨就會沉渣泛起,進而爆發火併。內訌的失敗者又通常投降英國,藉助外力打擊對手,所以起義迅速被英軍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