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説的“伴君如伴虎”,不管是羣臣還是百姓在面對皇帝時都十分謹慎。
很有可能上一秒還笑呵呵的帝王,下一秒就會因為一句話變得生氣狂躁,甚至要殺人砍頭。
從古至今,地位越高的人做事就越謹慎,像皇帝這種人物就更不用多説了。面對那些對自己的地位有威脅的人,皇上也就更加多疑一些。
出生於北齊的一位老人,他不僅十分長壽,子嗣數量還非常多,他的家族非常龐大,令當時的皇帝有些忌憚。
這個老人的名字叫做張公藝,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壽星。他出生於北齊承光元年(577年),經歷了北齊、北周、隋朝、唐朝這四個朝代。
他在為人處事方面常常會遵守一個“忍”字,不僅為人温和有禮,在治家方面也十分有方。
以和治家?
張公藝的家族九輩同居,全家共有900餘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相處和睦,這種相處模式是很多人都羨慕的。
他以和治家仗義疏財,由於人多所以家大業大。不過也正因看上去十分富裕,所以親近鄰里時常登門求助,有時候借糧,有時候借錢,甚至有些人還會來借牲畜和務農用具。
有些人十分講信用,借了就會還,但也有些人喜歡貪些小便宜,借出去的東西變得一去不復返了。
甚至還會將借來的牲畜和農具擅自賣掉,長此以往,家族中自然有些人憤憤不平,甚至想着永遠也不要借東西給別人了。
不過張公藝這個時候卻站出來表示,如果他們像我們一樣什麼都有,那麼也就不用向我們借了。正是因為他們困難所以才有求於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幫助別人。
這一番話點醒了很多人,於是在張氏一族都有一個助人為樂的思想。
張公藝當時並不是朝中的大臣,也不是地方的小官。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但是他建立的這個文明家庭,卻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他歷經四朝已經是一件十分難的事情了,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去世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享年九十九歲。
要知道古代並沒有太多的保養品,醫療設施也不夠完善,能夠活到六七十歲已經十分難得,更何況是九十九歲呢。即使放到發達的現代來説,九十九歲也是實打實的高壽。
唐高宗私訪
張公藝治家有方且家族龐大,這件事在當時十分有名,唐高宗李治自然也聽説了。不過身為皇帝的他做事非常謹慎,得知張公藝家族如此龐大怕他造反,於是扮作道士來到他的家中私訪。
但迎接他的卻是一位十二三歲左右的男童,他自稱當家人,這個人就是張公藝。
“道士”十分奇怪,不明白為什麼要讓年輕人來當家。張公藝解釋道“因為年輕人沒結婚,沒私心辦事更加公道,是祖傳的治家方法”。“道士”隨着張公藝參觀了整個張家,實在令他歎為觀止。
這一家人數雖多,但做事整齊有序,大家對待親戚的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看起來温馨和睦,沒想到張公藝還説張家的狗都與別家不同,並向“道士”解釋了特別之處。
原來張家龐大,養的狗足足有100只。當這些狗到了餵飯的時間,只要有一隻狗不到,那麼其他狗就都不會吃東西。這件事確實令人大開眼界,“道士”見此便想試試張公藝還有多少本領。
故意刁難
“道士”給了張公藝兩個梨,讓他將梨分給全家人吃。要知道一家人可有900餘人,很明顯這個“道士”在刁難他。可沒想到張公藝直接叫家人用石臼將梨搗碎放進水缸,全家人都分到了梨湯。
他這樣的巧妙應對實在叫人服氣,沒想到這個家族治家確實有一套。據説張氏有套家訓,名字叫做《百忍歌》,能夠教會人們很多道理。
當時唐高宗去張傢俬訪完全是一時興起,據説是那時唐高宗與武則天率文武大臣一起去泰山封禪。車子經過壽張聽説了張氏一族的事,據瞭解張家累朝皆有旌表,於是才打算前去私訪。
可見張氏一族在生活中就是這樣做的,完全已經養成了習慣。在唐高宗也看到了張氏如此和睦樣子,於是連連稱善,並贈絹百端,以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