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13)左岸VS右岸,哥薩克的大分裂

如果不是有緣,你怎會找到我,如果不是精彩,又怎會欣賞到最後,點點關注唄,就當是一個獎勵。
過個週末都不消停的小編,各種新聞推送
赫梅爾尼茨基原本打算建立自己的王朝,他主導了一場推選,將自己的兒子尤里推上了統領寶座。但是在他前腳剛走,維霍夫斯基就推翻了尤里。維霍夫斯基是哥薩克內部另一個派系:精英集團,他們都是貴族世家的後代,和扎波羅熱派平時就經常互相看不順眼,赫梅爾尼茨基在的時候還能壓服兩派,現在老大走了,這兩幫人就撕開臉,哥薩克分裂的大幕緩緩的拉開了。有三個強權參與了對烏克蘭的爭奪:莫斯科沙皇國、波蘭和奧斯曼帝國。無論三強中哪一個獲勝,哥薩克人都是輸家。
扎波羅熱哥薩克人首先對維霍夫斯基當選的合法性提出了疑問,明確反對維霍夫斯基當大統領,提出重新舉行一次統領選舉。他們背後有莫斯科沙皇的支持,而維霍夫斯基也拉來了克里米亞韃靼人,於是在雙方外援的支持下,維霍夫斯基的軍隊在左岸烏克蘭的波爾塔瓦與扎波羅熱哥薩克及其在哥薩克國內的盟友們大打出手,維霍夫斯基取得了勝利,但也傷亡慘重,這次戰役中約有1.5萬人死亡。也是1648年以來哥薩克人之間第一次內戰,最終不停的內戰導致了哥薩克國的毀滅。
維霍夫斯基原先就是大貴族,所以天生對於波蘭王國有好感,既然哥薩克內部已經出現了分裂,他也開始考慮重新迴歸波蘭的統治,哥薩克人本來就是波蘭政治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對波蘭人的力量和弱點一清二楚。他們相信,讓哥薩克國重歸波蘭-立陶宛聯邦同時保持其廣泛的自治,不僅值得追求,也完全可能實現。
1658年9月,維霍夫斯基在左岸烏克蘭小城哈佳奇召集了一次哥薩克會議。會議批准了哥薩克國迴歸波蘭國王治下的條件。由此達成的波蘭-哥薩克條約被稱為“哈佳奇聯合”,這個條約完全稱得上把烏克蘭貴族階層在17世紀上半葉時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同學們還記得哥薩克國成了的導火索嗎?就是因為一場田產的糾紛,讓哥薩克貴族覺得自己在波蘭-立陶宛聯邦地位的低下。現在波蘭國王的代表明確承認,你們,哥薩克人和我們波蘭、立陶宛是平等的,哥薩克國會以與波蘭和立陶宛平等的第三方身份加入聯邦。更令維霍夫斯基驚喜的是,波蘭人還滿足了哥薩克人及其貴族們關於宗教的要求。只有東正教徒才能在新的公國裏擔任行政職務。這樣可以看出波蘭人最近真的很受傷,他們急需哥薩克的力量來重新彌補聯邦的損失。
哥薩克人與波蘭人重歸於好的消息刺激了沙皇,莫斯科大公國對於波蘭和哥薩克的結合感到深深的恐懼沙皇直接派出軍隊,準備扶持扎波羅熱派重新上台。雙方在在今天俄羅斯-烏克蘭邊界附近開始了一場大戰,被稱為“科諾託普之戰”。
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13)左岸VS右岸,哥薩克的大分裂
這場戰役以維霍夫斯基的大勝告終。超過10萬人的莫斯科軍隊被擊敗,4萬多人陣亡。哥薩克人乘勝追擊,洗劫了莫斯科沙皇國的南部邊境,沙皇一度考慮逃離莫斯科來躲避哥薩克人的兵鋒。關鍵時刻,哥薩克的老傳統,內亂又開始了,再次拯救了一個敵國。
這次內亂的原因還是賤賤的波蘭人,眼看哥薩克人如此驍勇,波蘭人擔心一個新的強大的羅斯國成立,要知道當初波蘭人可是乘着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暴擊才渾水摸魚,襲佔了烏克蘭的的領地。這次他們再次反悔,波蘭議會通過的條約未能滿足波蘭談判代表向維霍夫斯基許下的承諾,哥薩克貴族的權利大大降低,憤怒的維霍夫斯基派親信涅米里奇趕往華沙,在議會為哈佳奇聯合申辯。但是波蘭議會“還是堅持批准修改後的條約。
維霍夫斯基知道自己完蛋了,他唯一的依靠就是哥薩克內部的貴族力量,現在他無法為他們爭取到足夠的利益,他還能混得下去嗎?果然,沒多久,扎波羅熱派提議重新召開哥薩克大會,在會議上,涅米里奇在與維霍夫斯基的反對者們的衝突中直接被殺,其他一些哥薩克的大貴族也被亂刀砍死,維霍夫斯基本人因為早有防備,逃了出去。
其實維霍夫斯基這人能力很不錯,他取得了每一場戰鬥的勝利:在波爾塔瓦之戰中他擊敗了反對派,在科諾託普之戰中他擊敗了莫斯科軍,差點爭取到了和波蘭平等的政治地位。可惜的是,他難以處理好團內部的派系鬥爭,來看看國父是怎麼讓讓哥薩克軍官們服從管束:他的手段包括將作亂者綁在大炮上,甚至下令處死哥薩克中的叛變者,而維霍夫斯基卻做不到這一點,最終導致哥薩克國的毀滅。説説他的結局把,波蘭人倒是善待了他,讓他當了關波多里亞地區巴爾城的長官,同時保留了基輔省總督的頭銜和隨之取得的波蘭上議院席位,譏諷的是,這就是哈佳奇聯合中唯一得到真正執行的條款。
維霍夫斯基被推翻後,尤里再度被選為統領。這次,因為波蘭人的反悔,挺沙皇派再次佔據上風,雙方再次進行了新的談判,曾經慘敗的沙皇比原先更強勢,要求哥薩克統領選舉都需要得到沙皇的明確首肯,而獲選的統領也無權處理外交事務,也不能不經莫斯科的同意就任命團長。此外,哥薩克國內的所有主要城市都要有莫斯科沙皇國的軍隊駐紮。
尤里到挺硬氣,他不接受這個條件,再次和沙皇開戰,有意思的是,莫斯科軍又被擊敗了,其指揮官成為哥薩克人的俘虜,長達20年之久。但是與沙皇的戰爭徹底讓哥薩克內部分裂了,在俄國人與波蘭人爭奪烏克蘭的戰爭中,哥薩克人每一次改變陣營,都會失去更多的主權。對哥薩克人的政治體而言,莫斯科沙皇國和波蘭王國這兩個對手太過強大。他們施加的壓力很快就超出了這個酋長國所能承受的極限,讓它沿着第聶伯河分裂成了兩部分。
當尤里在第聶伯河右岸建立自己的大本營時,位於左岸的哥薩克軍團在莫斯科人的支持下選出了他們自己的臨時統領。赫梅爾尼茨基發動了一系列進攻,試圖征服叛亂的軍團,卻沒能實現目標。1663年22歲的統領徹底絕望,宣佈退位,統一的哥薩克國至此正式終結。同年,右岸哥薩克人選出了一位忠於波蘭的統領,而左岸則選出一位承認莫斯科沙皇國統治的統領。4年後,也就是1667年,莫斯科和波蘭的外交官們簽署了安德魯索沃停戰協議,將哥薩克烏克蘭分成兩部分。左岸歸於莫斯科沙皇國,右岸歸於波蘭。
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13)左岸VS右岸,哥薩克的大分裂
有些愛國的哥薩克人還在進行抗爭,他們的代表就是多羅申科,他是哥薩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的後裔。他率領那些將哥薩克國視為真正祖國並反對其分裂的人揭竿而起。作為尤里的支持者,他被右岸的哥薩克人選為統領。他承諾將再度發起對波蘭的反抗,並將統一第聶伯河兩岸的烏克蘭地區。形勢一開始對多羅申科很有利,左岸已經發生了反對莫斯科人的叛亂。多羅申科趁勢驅逐了沙皇在右岸的軍事長官,將哥薩克國再度統一起來。
然而這次統一沒能持續多久。因為多羅申科要前去對付波蘭人的新攻勢,莫斯科的軍隊也藉機重新佔領了左岸地區。孤單的多羅申科舉目四望,只剩下奧斯曼人可以指望了,這可是真正的異教徒啊,連國父都不敢求助的突厥人!但是他不管了,1669年7月,雙方締結盟約,這次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沒有食言,他派來了一支足足超過10萬人的帝國軍隊。在其臣屬克里米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加上現在的哥薩克人的配合下,對波蘭軍隊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攻勢。他們的兵鋒深入聯邦,遠遠越過了霍京(半個多世紀前那場關鍵戰役的發生地),將波多里亞的卡緬涅茨要塞團團圍困。這座要塞地處懸崖之上,周圍是一道深谷,被認為是不可能攻克的天險。然而僅僅被圍10天之後,卡緬涅茨要塞就落入了奧斯曼人手中。很快蘇丹的軍隊又圍困了利維夫。波蘭人選擇媾和,放棄了波多里亞和第聶伯河中游地區。
然而多羅申科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奧斯曼人將卡緬涅茨要塞和其周邊的波多里亞地區置於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哥薩克人僅僅獲得了第聶伯河中游的舊地,卻沒有得到一個獨立的國家。這還只是多羅申科的麻煩的開始。奧斯曼人將統治地區的基督教堂都改成了清真寺,並縱容克裏米亞韃靼人在這一地區擄掠奴隸,第聶伯河右岸地區的人口迅速減少,變得寥無人煙,許多人渡過第聶伯河前往左岸。此時莫斯科人已經粉碎了左岸哥薩克精英階層的叛亂,扶植了一名順從的新統領,並開始推動經濟的復甦。右岸卻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也是烏克蘭歷史中整個“廢墟年代”的得名由來。
多羅申科終於能理解尤里的心情了,面對周圍的這些虎狼,他感到很失敗,他不僅沒能將烏克蘭統一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關係鬆散的保護國,反而引入了又一個宰割烏克蘭的強權,而這一個比之前的強權更具毀滅性。最終他也放棄了,這位哥薩克統領辭去了他的職務,並向沙皇宣誓效忠。結局也不錯,沙皇放了他一條生路,反而因為他的“棄暗投明”而授予他總督的頭銜。
奧斯曼人對烏克蘭部分地區的直接統治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帝國太大了,他們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了,尤其是地中海地區。等到多羅申科去世的那一年,波多里亞就重歸波蘭的統治。奧斯曼人離開了這個舞台,而第聶伯河也完全恢復了莫斯科沙皇國-波蘭王國邊界的地位。從17世紀開始哥薩克人可以説是嘗試了所有可能性——從克里米亞韃靼人、奧斯曼人附庸國、莫斯科人、瑞典人、波蘭人、奧斯曼人,但是沒有一個人真正幫助了他們,最後還是被波蘭和俄國瓜分了,而這一分裂狀態將對烏克蘭人的身份認同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好了,寫到這裏,同學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現在的烏克蘭東部和西部會有巨大的矛盾了吧。
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13)左岸VS右岸,哥薩克的大分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9 字。

轉載請註明: 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13)左岸VS右岸,哥薩克的大分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