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熱夫,一個鮮為人知的地名。在這裏,蘇德雙方展開了近15個月的血戰,慘烈程度與莫斯科保衞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人們對這場戰役卻知之甚少,就連官方文獻裏都粗暴地忽視了這一戰役的存在。
即便過了解密期,相關資料仍未公佈於世,就連蘇聯“軍神”朱可夫的回憶錄裏也只有寥寥幾筆,因為這是他戎馬一生中最大的恥辱。
直到2019年,俄羅斯上映了《勒熱夫戰役》,人們才窺探到血肉模糊的戰場一角。
1942年1月,莫斯科戰役勝利後,戰爭聚焦在距離莫斯科僅150公里的小城勒熱夫,勒熱夫是雙方戰略物資補給的大動脈。
德軍剛剛上任的第九集團軍司令官莫德爾,幾次向希特勒請求撤出此地,都被嚴詞拒絕了,不得已他只得死守防線。
另一邊,為了説服美國開闢第二戰場,斯大林也急於向羅斯福的特使展示即將解放勒熱夫,因此,在勒熱夫傾注了百萬兵力。
原以為這樣的小城會很快被拿下,然而真實的情況並不像他想的那樣輕鬆。
一月的勒熱夫零下40度,在槍栓拉不開、汽油都會被凍住的極寒條件下,葉夫列莫夫將軍帶着第33集團軍孤軍深入,陷入了德軍的包圍圈。
本來有機會突圍,朱可夫卻命令他死守,最終這位將軍戰死沙場,被德軍司令莫德爾厚葬。
在這場打得已經失了人性的戰鬥裏,這場葬禮算是對葉夫列莫夫極大的尊敬。然而,這也只是勒熱夫戰役的預熱,蘇軍百萬大軍又會面臨怎樣的處境?朱可夫真的能碾壓莫德爾嗎?
由於德軍的傷亡僅是蘇軍的四分之一,德國將軍莫德爾也因此號稱“防禦之獅”,3個月內接連晉升兩級,希特勒稱他是“東線的救星”。
要知道他剛接手時的第九集團軍,可是名副其實的爛攤子。紙面兵力26萬,但真正具有戰鬥力的不足6萬,戰鬥序列裏説的165輛裝甲戰車,其實只有4輛突擊炮和1輛坦克可用。
並且漫長的防線已經被加里寧方面軍多點突擊,一股蘇軍已經打到了距離集團軍司令部幾公里的地方。
莫德爾奔赴前線後,每天花1個小時研究地圖,10個小時走訪部隊,他暗暗籌備着反攻。當蘇軍方面每天只有五六發炮彈打出時,莫德爾意識到蘇軍後勤補給已經嚴重不足。
果不其然,發動進攻後蘇軍一觸即潰,僅一次小型戰鬥就將蘇軍第29集團軍重創,2.6萬人陣亡,5千人被捕,繳獲火炮343門,擊毀坦克187輛。
德軍僅以5千人的代價就大獲全勝,然而區區幾萬人的兵力扼守280公里的半圓形防線,隨時都有被攔腰斬斷分區圍殲的可能,所以莫德爾幾次向希特勒諫言請求撤退但都被拒絕了。
為了進一步穩固防線,莫德爾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莫德爾騎兵旅”。這支僅2000人的特種部隊又會有怎樣的戰鬥力,真的能解莫德爾的燃眉之急嗎?
莫德爾在前線防禦,背後卻遭到蘇軍後勤部隊的騷擾,這讓他如芒在背。為了解決掉後顧之憂,莫德爾組建了莫德爾騎兵旅。
經過強化訓練後,莫德爾騎兵旅突襲了蘇軍的後勤部隊第39集團軍。經過11天的激戰,蘇軍第39集團軍被圍殲,陣亡1萬傷俘五萬,德軍繳獲坦克230輛,火炮760門。
然而,就在莫德爾欣喜若狂時,朱可夫四個集團軍35萬大軍進攻了勒熱夫,3天便在德軍防線上撕開了數條口子。
隨後,莫德爾在德軍統帥部強大的支援下,很快便穩固了勒熱夫所在的防線。
1942年9月,德軍開始進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和蘇軍最高統帥部迅速調整戰略部署,準備發起一場雙戰役。
一場是消滅斯大林格勒城中的保盧斯第六集團軍的天王星行動,一場是打擊勒熱夫的莫德爾的第九集團軍的火星行動。
天王星行動由於德軍沒有做好冬季作戰的準備,部隊過於分散,而希特勒又對側翼防守的非德國軸心國部隊過於自信,再則這些軸心國武器過時,設計低落,所以,當蘇聯大舉進攻後,德軍很快敗下陣來。
蘇軍第一輪攻擊2500門火炮持續80分鐘的轟炸,導致軸心國大部分通信線路被毀,彈藥臨時堆積處被炸,大部分士兵在慌亂逃竄時也被炮彈命中,最終以保盧斯帶領的第六集團軍投降告終。
天王星行動蘇軍大勝,被載入史冊萬人頌揚,而另一重拳出擊的火星行動,為何會被長時間封存呢?
火星行動的規模不亞於天王星行動,由朱可夫親自指揮,參戰人員多達190萬。然而,這190萬大軍究竟遭遇了什麼,最終居然折損170萬?
火星行動開始不到一週,就撞上了早有防備的德軍。德軍截獲了蘇軍相關的情報,提前在勒熱夫增派了大量兵力。
即便是經歷了一場場的血戰,莫德爾手中始終有精鋭部隊在握,加上他周密的作戰部署,蘇聯紅軍三面夾擊,而他化整為零,由步兵、炮兵、坦克組成連級小規模戰鬥羣,一次次吞噬掉蘇軍的進攻。
而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第六集團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很快就被擊敗了。
勒熱夫方面,朱可夫組織了一次次的進攻,短短5天傷亡達3萬餘人,坦克還未來得及偽裝,就被炸燬了300多輛。經過一週的反覆進攻,蘇軍已經無力再戰。
在反反覆覆的拉鋸戰中,火星行動以慘敗告終,蘇軍傷亡達76萬餘人,大炮損失1100門,坦克炸燬了1847輛,超過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參戰坦克的總數。
那麼,勒熱夫戰役蘇軍又是怎樣轉敗為勝的呢?為什麼莫德爾説自己犯了重大的戰略失誤呢?
火星行動慘敗,但勒熱夫戰役並沒有畫上句號。
莫德爾苦守勒熱夫,他發現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幾次建議希特勒放棄勒熱夫,可惜處在戰爭狂熱中的他依然還抱有幻想,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他才意識到已經無力迴天了。
1943年1月,希特勒同意莫德爾退兵,然而幾十萬大軍想要撤退也實屬不易。如果遇到蘇軍突襲,必然會潰不成軍。為此,他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制定了“水牛”作戰計劃。
在蘇軍大舉進攻勒熱夫時,莫德爾帶領的25萬大軍就已經悄悄撤退了。他們燒燬了勒熱夫90%的房屋,在城中遍佈地雷,讓蘇軍舉步維艱。
更瘋狂的是為防止蘇軍追擊,德軍沿途展開了一系列屠殺投毒的暴行。因此,莫德爾也被視為戰爭罪犯,然而他並沒有等到宣判的那一天。面對納粹德國必敗的結局,他徹底失望,自殺於杜伊斯堡附近的樹林中。
勒熱夫戰役雖然蘇軍險勝,但卻損失了177萬大軍,讓從未一敗的朱可夫飽嘗了失敗的滋味。這一役可以説是二戰最不為人知,又如史詩般存在的軍事災難。
電影改編自小説《血的救贖》,沒有一個主角被塑造成高大上的英雄,但他們或多或少的缺點,更真實地反映了戰爭的罪惡,身為戰士他們沒有逃避,一次次衝向戰場,這就是軍人的天職。保家衞國,所有人都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