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化學拔尖人才如何培養?華東理工大學時這樣做的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經典

圖説:華理師生參觀化工研究院和實驗室 採訪對象供圖 下同

向柯恆是華理化學學院2021級本科生,説起自己上大學一年多的經歷,他常用“特別豐富”一詞來形容:不僅聆聽了包括院士在內的多位知名教授的講座報告,參觀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研究機構,還進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採油實驗室科研輪轉,負責“航天育種菌種及代謝產物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帶領項目團隊參加了2022“互聯網+”比賽。而這段經歷則是因為他參加了華理“化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項目。

2021年,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獲教育部批准建設,每年從化學類、化工類、材料類新生中通過筆試、面試選拔20名學員。向柯恆就是其中的一員。針對培養拔尖創新學生的定位,“基地”形成了獨具華理特色和優勢的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資源“高配”的背後,既有學校一流學科的雄厚支撐,也源於華理自主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使命擔當。

化學是華理的傳統優勢學科,先後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和上海市Ⅱ類高峯高原學科,ESI國際排名進入top0.3‰,70年來,圍繞化學教學和人才培養,曾牽頭完成了多個教學改革項目。然而,如何將自身優勢轉化為化學拔尖人才培養的動力,這仍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為此,“基地”以遵循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成長的規律,由田禾院士領銜擔任負責人、化學學院院長曲大輝教授統籌校內外資源,落實“知識探究為基礎,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實行‘一對一’導師制;聯合中科院研究所,共同構建拔尖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成立由海內外10位傑出教授組成的拔尖人才項目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設計培養方案架構及監管人才培養質量。

在拔尖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讓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在學生的頭腦中發生“化學反應”?“轉身遇到大師”的國際化學術環境,是“基地”的優勢之一。多年來,化學學院開展從“國際化”轉向“全球化”的師資隊伍建設,雙聘引進多位國際大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Ben L. Feringa,James Fraser Stoddart,Jean-Pierre Sauvage)等傑出學者。“基地”還聘請了國內外傑出教授擔任學業導師或授課教師,實行“一對一”導師制,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在大一下學期,向柯恆和同學們就通過“線上書院”系列主題報告,聆聽了“院士專場”“大師專場”“榜樣專場”系列報告。在大師的引領下,學生們的科學興趣進一步被點燃。

不僅如此,“基地”還突破傳統框架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高校+科學院”式學習研究平台。“基地”以華理為中心,以中國科學院為合作平台,打通本碩、本博課程體系,注重數理基礎,鼓勵學科交叉,為每個學生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這個模式以“統一基礎課、加強導論課、開放方向課”為原則,由高校完成基礎課程教學,中科院化學所、有機所、藥物所等完成開放方向課環節教學,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發展跨界選課和開展研究,實現學業有專。

“隨處可見討論”的開放式學習氛圍,鼓勵着“基地”學生大膽探索前沿未知領域創造跨學科討論研究的學術氛圍。

課堂內,在“強化理論”的基礎上,推進高階性、前沿性和挑戰性的課程建設,創新教與學的模式,全面推進項目式教學,倡導深度學習體驗。課堂外,則搭建多元化學術活動平台,包括大學生創新活動、微演講比賽、與大師面對面、與導師學術交流、化學大獎賽等,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關注前沿性科學問題,訓練提升學生的觀察、思辨及表達能力。

2021級的劉孝藝同學不久前獨立撰寫了一篇文獻綜述。“我寫的是CO₂節能減排,查閲的資料包括目前CO₂的處理方法、排放情況,以及碳中和的相關文章,我所做的就是把多種方法歸類整理。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到科研的艱辛以及做事要選對方法,例如,寫一篇文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排版格式、表述邏輯等問題都要注意。”

根據“基地”實踐訓練安排,劉孝藝、向柯恆等同學即將進入各自導師課題組,開展實驗研究、在國內外科研院所進行訪學和科學實踐,並在大四時進入畢業課題組繼續進行科學研究。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通訊員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