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這裏面除了個人的能力以及運氣外,還和很多因素有關係,如秦末的劉邦和項羽,這兩個本來身份地位懸殊的人,經過秦朝末年這個亂世的洗禮,身份地位完全顛倒,痞子劉邦成了秦始皇嬴政後第二個統一華夏的人,位登九五,而楚國原來的貴族項羽則兵敗垓下,烏江自刎。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分析一下這兩位亂世英雄的幾點區別。
第一點:出身不同。
項羽乃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人,項家乃是楚國的貴族。劉邦只是秦朝時泗水亭的亭長,官職小的可憐,家裏面更是一窮二白。兩相比較,劉邦的出身比項羽差的太多。不同的出身,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貴族出身的項羽,他擁有的是作為楚國貴族的號召力,蛇無頭不行,沒有人帶頭,就是一盤散沙。這也是項羽可以帶領三千江東子弟兵的原因,不然憑什麼讓他帶?僅僅憑藉項羽的武力嗎,不可能的。如三國時的呂布,難道憑藉他無雙的戰力,就能指揮其他諸侯嗎?
反觀劉邦,他只是比普通百姓強些的普通人,他沒有那個能力帶頭,之所以他能帶領蕭何曹參他們,關鍵在於劉邦的膽子大。敢豁的出去,而文人蕭何他們思慮太多,怕起事不成,反被誅戮,想着為自己留後路。
出身的不同,使項羽和劉邦在羣雄中的地位差距很大,主要是其他幾路諸侯的領頭人也都是原六國貴族,劉邦在這羣人裏面並沒有什麼優勢。為什麼會有高祖斬白蛇起義的典故?這和水滸傳中宋江擺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做法如出一轍,為自己的身份套上神秘光環,這樣劉邦就不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更是天選之人。劉邦既然是上天選出來的皇帝,其他人自然不能和老天爺唱反調,即便知道劉邦以前多麼不堪,心底多麼不服氣,依然要認他當老大。出身不行,傳説來湊。
第二點:打仗本事不同。
項羽從小就接受他叔父項梁的良好教育,學習兵法,學做萬人敵。項羽本人也確實是軍事天才,無論是本身武力,以及帶兵打仗的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這點在和秦將章邯對壘以及楚漢相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劉邦從小可沒人教他打仗的本事,自然他的帶兵打仗的能力比項羽也是差很多。有一次他問韓信自己的帶兵打仗能力,韓信就説劉邦是不善將兵而善將將。
打仗本事的不同體現在楚漢相爭上面就是劉邦多次被項羽打的到處鼠竄,狼狽不堪。
第三點:性格不同。
項羽恃才傲物,剛愎自用,韓信,陳平等幫助劉邦平定天下的人傑,起初都在項羽手下為官,但項羽自認為天下無敵,韓信多次提出建議,都被拒絕。有句話,叫聽人勸,吃飽飯。楚霸王如此剛愎自用,最後只能吞下惡果。除此外,項羽目光短淺,在平定秦國,到咸陽後,有人勸他定都咸陽,這樣憑藉函谷關,進可攻退可守。但項羽卻心急回到家鄉,並説出,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樣的話。而且項羽多疑,劉邦多次用反間計,範睢,季布等人都是和項羽出生入死的兄弟,但是在劉邦的反間計下,項羽很快背棄了這些人。
反觀劉邦,痞子出身的劉邦,不拘小節,口無遮攔,經常出口辱罵他人,但是他有其他的優點,比如他寬容,和劉邦一起出來的雍齒,對劉邦很不服氣,覺得自己的能力並不比劉邦差,憑什麼自己就有在他的手下。而且經常在底下説劉邦的壞話,這要是項羽,十個雍齒也被砍了,但是劉邦並沒有,他反而率先封雍齒為王。其次,劉邦能虛心納諫,別人指出自己的毛病,自己能改正,比如初進咸陽時,他被咸陽的繁華驚豔到了。他開始想着沉迷酒色,但在蕭何等人的勸説下,他很快醒悟,並約法三章,取得秦人的民心。
性格的不同,讓自身能力強悍,素質過硬的項羽一步步眾叛親離,讓痞子出身的劉邦,身邊人才越聚越多,從一介布衣走向那高不可攀的九五之尊。
第四點:用人方式不同。
項羽對待投靠他的人很恭敬有禮,手下如果生病了,他甚至會傷心到哭泣,這也導致早期很多人去投靠他,但是他卻把爵位看得很重,手下立了戰功,他卻十分捨不得給對方應有的封賞。有功不賞,這是很多人離開的原因,畢竟是為了建功立業,而不是為了情懷作戰。除此,項羽此人重用親族,而對於其他投靠他的人則看得很輕,導致很多人來而復去。比如陳平。
反觀劉邦,輕慢侮辱手下人,但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攻下城池,必然會大肆封賞有功將士,絕不會如項羽般摳摳搜搜,這些軍漢都是粗人,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不是項羽那般不痛不癢的噓寒問暖,所以他們更喜歡劉邦。
用人方式的不同,導致項羽這方早期人才很多,很多名流全部匯聚到項羽的大旗下,但日久見人心,當大家摸準了項羽的脾氣秉性後,大多數都選擇了離開,轉投不拘小節,但有功必賞的劉邦手下。
第五點:自我認知不同。
項羽為人自大,一直到烏江自刎,還認為是天亡他,而不是他自己的原因。他有遠超他人的帶兵打仗能力,有楚國貴族的號召力,卻自毀前程,先是屠殺百姓,離心離德,而後猜疑羣臣,眾叛親離,且敝帚自珍,捨不得封賞有功將士。
劉邦為人寬厚,且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曾經在宴席上説: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任何人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劉邦以布衣之身,手提三尺劍,在秦末那個羣雄逐鹿的年代,打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後統一華夏,建立了後世憧憬的大漢王朝,奠定了漢民族的基礎。這期間經歷的事情,從史書上只能看見鳳毛麟角,但即便這寥寥數筆,也能看到劉邦的不容易。劉邦和項羽的事蹟告訴後人,即便自身能力很強,如果剛愎自用,不懂得用人,同樣會由強轉弱,最後敗於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