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從世界進入近代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從本土出發,逐漸擴張到南洋等過去不會涉足的地方。但隨着東西方國力差距的逐步拉大,更多的人開始被以欺騙等手段,拐騙到美洲各地。相比那些可以在南洋小規模殖民的前輩,這些新一代苦力的命運,往往是最悽慘的。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一副反映近代華工貿易船的油畫
1855年10月12日,即大清咸豐五年。美國苦力船威弗利號滿載着450人的契約華工,從廣東汕頭駛向秘魯卡亞俄港。船隻行駛途中,由於華工們不堪外國船員的受虐壓迫,急切地希望上岸,便在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發動了暴動。
但由於雙方懸殊的實力差距,暴動迅速被船員們鎮壓。全副武裝的船員開槍殺死了幾名華工,並將其餘的華工趕進底艙關押起來,甚至還往底艙澆灌開水。華工們被關押了14個小時後,才有人來打開艙門。但是底艙內的景象令船員們大吃一驚:有300多名華工窒息而死,剩下的100多人也是奄奄一息。 犯下重大罪行的船員們,在事後並沒有受到嚴厲的懲治。
事實上“威弗利號”上的慘案也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此之前的1852年,羅伯特?鮑恩號船上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當時該船上裝載着從中國東南沿海拐騙而來的400多名華工苦力,由廈門起航駛往舊金山。華工們不堪船方的欺騙和暴行,奮起反抗。
最終成功奪得了船隻的華工們,本準備駛回台灣,卻誤到了琉球羣島中的八重山島,並於當地暫居。被關押的船員們則趁華工不備,再度取得了船隻控制權,並向美方舉報。隨後美方和英方派遣軍艦到八重山島血腥鎮壓剩餘華工,還要求清政府賠款五十萬兩白銀。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歐洲人進口華工的主要口岸之一--廣州
無論是威弗利號還是羅伯特?鮑恩號,在中國近代華工出國史上都不是孤立的事件。這些以契約華工的形式,拐騙中國沿海華人到世界各地勞工的苦力貿易,還有個臭名昭著的別稱——豬仔貿易。之所以稱作他們是豬仔,據説是因為華工在船上時,都用木盆盛飯,船員呼喚華工吃飯時跟內地呼豬相似,所以人稱“賣豬仔”。 至於替西方人士招募華工的惡棍、流氓等,則被稱作是“豬仔頭”。
這種苦力貿易幾乎在整個19世紀持續。苦力的英語原文是“coolie”,其源自泰米爾語,原意是指以體力負重為生的人。根據《不列顛大百科全書》中文版解釋,苦力是歐洲人對遠東地區不熟練的勞工或搬運工人的輕蔑稱呼,他們的工資微薄,僅供餬口。但真實的華工遭遇遠比這百科全書上的解釋更為悽慘。他們日常就如同牲口、奴隸被僱主驅使,毫無人權可言。美國加拿大兩國的太平洋大鐵路、巴拿馬運河等重大工程修建,都有着眾多華人勞工的身影。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華工在奴隸販子眼中與豬仔相同
這種苦力貿易和大西洋地區三角貿易,區別並不算大,無非多了一道在賣身契約上簽字畫押的手續而已。當時的種植園經濟和礦山開採,都需要大量的低價勞動力,香料、咖啡、蔗糖等經濟農作物都急需市場。但逐漸興起的廢奴運動,也使得黑奴貿易逐漸走向禁絕之際。所以苦力貿易的產生,正好給西方資本主義勢力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社會經濟矛盾。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出國華工多達千萬之眾。其中有不少屬於由於小農經濟的破產而自願出國謀生者,但更多的還是受到拐騙擄掠而販賣出洋。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在加州開採金礦的華工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雲集在廈門的奴隸貿易船
其實從明代開始,沿海的居民就有主動下南洋謀生的現象,但也有被西方殖民者擄掠人口的情況存在。只是他們作為契約華工,以販賣牟利的形式被誘騙出國進行勞工,卻要到18世紀以後才成為主流。而到了19世紀中期則形成了一個契約華工出國的高潮期。
在中國,自從葡萄牙在16世紀佔據澳門後,其便以澳門為據點,成為了第一個實施人口販賣的西方殖民國家。隨後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紛紛效仿。儘管中國明清兩朝政府都下令禁止販賣人口,但是龐大的利潤仍然驅使着西方商人前仆後繼進行奴隸買賣。據學者估計,在鴉片戰爭之前,通過澳門中轉販運出國的中國奴隸大致有三十萬人。
在西班牙侵佔菲律賓之前,已有為數眾多的華人下南洋經商。當時每年來往菲律賓和中國兩地的華僑華商為數眾多。16-17世紀的西班牙,在東南亞、美洲立足腳跟後,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社會生產和發展經濟,便開始着手在我國東南沿海招募華工。當時的墨西哥已經有部分華工和黑人一同在工場裏進行生產工作。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一張百年前墨西哥華工的照片
彼時的荷蘭人也不遑多讓,自從他們侵佔我國台灣地區後,隨即把在東南亞進行的一套“盜人制度”複製過來。僅1622年冬,荷蘭人便擄掠了17艘中國船隻,430名中國籍船員。荷蘭的巴達維亞總督燕?彼得遜?昆則直接指示下屬儘可能的上岸擄掠中國男女和小孩。
鴉片戰爭前後,隨着西方廢奴運動的開展,奴隸貿易行為並不像從前那樣光明正大。所以這種人口販賣的行為在這時多出了一張“契約”,上面寫明瞭工作地點、工資數額、年限、待遇。但那僅僅是唬人的,簽約後的華工地位等同於奴隸。所謂契約,對西方列強來説根本就是廢紙一張。大清國雖然向來禁止臣民出洋,但面對洋人的武力威脅,也只有聽之任之。通過條約的形式將苦力貿易合法化,准許出國謀生。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在一家雪茄廠裏勞作的華工
《中英北京條約》規定: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願攜帶家屬一併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隻,毫無禁阻。
西方勢力為了進行人口販賣,還在各地廣設特殊的“招工館”作為掩護。這種“招工館”也叫做“客館”、“豬仔館”。咸豐元年,澳門只有5家“豬仔館”,到了同治十三年,僅葡萄牙、西班牙和秘魯開設的豬仔館就有300多家,共有數萬人憑藉進行苦力貿易而謀生。 這些豬仔的來源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廣東地區因宗族械鬥產生的俘虜,二是在沿海遭遇綁架的漁民和農民,三是通過坑蒙拐騙而來的不明真相的其他中國人。
除了販賣“豬仔”外,西方列強還販賣“豬花”。所謂“豬花”,即是指苦力貿易中被販賣出洋的中國女子。西方列強販賣女子,一是為了給豬仔作妻,一是為了逼良為娼,後者才是主要目的。隨着需求的上漲,專門販賣豬花的代理商也應運而生。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被人口販子大量出口的幼童
從1852年到1873年,某代理商共販運女子6000名,共獲利20萬元。據清政府駐新加坡領事李鍾珏的《新加坡風土記》記載,當時註冊在護衞司的妓女有3000多人,此外私娼則不計其數。這些人都是廣州府人士,自幼就被被販賣出洋。
這些百姓被人拐騙而來後,首先就被囚禁在不見天日的豬仔館內。館內空氣混濁,陰暗潮濕,擁擠不堪,和牢房無異。他們還會被扒光衣服,每人以頭上辮子結成一串,如同牲口一般。同時還會被人在身體上打上運往某地的記號,如C代表美國加利福尼亞,P代表秘魯,S代表夏威夷等。
折磨之下,無法逃脱的華工選擇自殺的情況也並不少見。而且很多身體有缺陷或者體力不行的華工,往往就在這第一關就會被西方惡商選擇拋棄。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婦女兒童一直都是奴隸販不會錯過的對象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奴隸船上的華工
華工們被送上船後,噩夢才真正開始。這些苦力船上的惡劣環境絲毫不亞於當年從非洲運往美洲的販奴船。同樣的超載,同樣的缺糧缺水。華工們平常只能待在底層,不允許上甲板活動。甚至還會被裝入竹籠、鐵柵。而且苦力船上的擁擠程度是正常人不能想象的,日則並肩疊膝而坐,夜則交股架足而眠。船員們也是動不動就打人示威,根本就沒把這些華工當人來看。
一兩百天的航程,使得這些華工的死亡率非常高,能活着到異國他鄉已實屬不易。船隻上的華工死亡率超過半數的例子,比比皆是。據統計,1847年--1873年之間,運往古巴的海上死亡率是36.84%,到秘魯的是35.18%,到美國的是64.21%,到圭亞那的是30%,到巴拿馬的是22.34%。
晚清大臣傅雲龍出洋遊歷西方諸國經過秘魯時,言:華人至秘魯國,自道光十八年始,光緒元年已十一萬有奇, 然生存者五萬九千耳。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加州沿海的華人漁民
到了目的地後,其情況也不容樂觀。到達秘魯的華工主要進入種植園和鳥糞場工作,每天普遍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一年僅有三天假期。當時的鳥糞場是秘魯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憑藉着出口鳥糞,給國家賺取了極多的財政收入。當時的鳥糞場中就有華工們辛勤工作的身影。
受虐的華工在1868年通過駐秘魯公使,向清政府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遞交了一份陳情書,痛訴他們在秘魯所受到的非人虐待。清政府得悉此事,也較為積極的開展了同秘魯政府的談判。最終在1874年達成了協議,即《中秘會議專條》以及《中秘移民通商條約十九款》。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保護華工合法權益的條約。 但苦力貿易並沒有因此而徹底禁絕,在東南沿海仍然存在着人口拐賣現象。總之清政府逐漸開始對海外華僑有了新的認識和見解,也逐漸開始關注和保護海外華僑。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幫助開通第一條橫跨北美鐵路線的華工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20世紀初的唐人街照片
一直到今天,當年的中國華工移民,早已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繁衍生息。據統計,目前華裔人口占秘魯總人口的3%—4%,且曾經有兩位華裔擔任過秘魯總理,此外還有華裔擔任過圭亞那總統。當年苦力們的後代,最終憑藉着自己雙手的努力在世界各地成功定居了下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95 字。

轉載請註明: 浮動地獄 中國近代史上的苦力貿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