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談秦説漢(180)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主要是地緣問題,韓國西鄰秦國,東接魏國,北近趙國、南交楚國,都是一些刺頭國家。所以説,韓國地處中原中央,強則可以四處出擊,弱則四面受敵。韓國地處黃河以南,是秦國東出函谷關必經之路,所以第一個被強大的秦軍所滅很正常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任李李悝為相率先實施了變法,史稱“李悝變法”,變法裏最重要的一條,是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考核挑選優秀的士卒嚴加訓練,並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戰特點,重新將他們進行隊伍編排,發揮軍隊的作戰優勢。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魏文侯率領他的魏武卒曾經吊打秦軍甲士,拒秦軍不敢黃河飲馬,稱霸一時。接着,楚國任命令尹吳起,主持楚國的“吳起變法”。吳起在李悝《法經》的基礎上,將各項制度更加深化,使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聯合趙國大敗魏國。
公元前359年,衞國人公孫鞅也帶着李悝的《法經》來到秦國,得到秦孝公的賞識,啓動了“商鞅變法”。變法裏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實施軍功爵位制,也就是説,不管什麼人,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都一樣,只要有殺敵數量就可以授予爵位。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史稱“申不害變法”。即用績效考核的方式管理下屬,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十幾年,國家太平,兵力強盛。公元326年,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軍事改制,建立了中原第一支輕裝機動騎軍,軍力迅速發展,吊打林胡、樓煩等遊牧部落,闢地千里。
綜合看來,不管是楚國、秦國、韓國,還是魏國本身,都是以李悝的《法經》為基礎,進行變法。魏國建立了強大的“魏武卒”,但領導人魏文侯死後,變法無以為繼。楚國搞的吳起變法,也因貴族的反對,楚悼王死後也停止了,都只是觸動皮毛。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的內容主要偏重於內部管理,在軍事上的成就不大。而商鞅變法則基本上是全方位的都有觸及。當然,商鞅能得到支持是因為秦孝公變法的決心最大。從變法時間順序上看,先魏國、再楚國、秦國、韓國、趙國,秦國持續的時間最長。
從楚、秦、韓、趙、魏五國變法結果來看,雖説楚、魏、趙三國變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秦國變法最徹底,效果最大,建立了一支敢於拼命來換爵位的甲兵。而韓國變法沒有過多地涉及軍事,時間也最短。相比之下,秦強韓弱就很明顯了。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韓國的領導在外交關係上也不行,公元前327年,韓宣惠王送了一座城池給秦國的忽悠家張儀,請其遊説秦國罷兵。但楚國怕韓、秦結盟,也忽悠願出兵協助韓國。結果韓國與秦國中斷外交關係後,秦軍進攻楚國,楚國卻置之不理,上了一個大當。
公元前300年,韓國跟秦國已結盟,楚國包圍了韓國的雍氏,韓國向秦國求救,秦國也同樣不發兵。秦國為了忽悠韓國,把佔了的武遂一下子還給韓國,一下子又搶了回去,韓襄王還屁都不敢放一個,一個國家混成這個樣子,不滅亡也難呀。
富國強兵之後的秦國,制定了東擴的既定方針。韓國因距離秦國太近,是阻止秦國東出的障礙,所以成了秦國優先打擊的目標。諸侯們為富國強兵,而使出渾身解數,也韓國最敷衍,所以別人在強大時,韓國還在原地停留。韓國的外交關係搞不好,像牆頭草一樣忽左忽右,招人恨。這也許就是最先被滅亡的主要原因吧。
2020/9/28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4 字。

轉載請註明: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被滅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