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叛逃前秦帝國之後沒多久,前秦帝國就出兵征討前燕帝國,並一舉滅掉了對手。
失去慕容垂固然使得前燕帝國實力大損,可前秦帝國也在不久前爆發過“五公之亂”,情形同樣好不到哪去。雖然從整體實力上看,前秦帝國肯定比前燕帝國強,但強弱不應該如此懸殊。
在滅亡前燕帝國的過程中,慕容垂固然出力不小。但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關於前燕帝國的滅亡,我總結出了八個字:外失援助,內亡人心。
桓温第三次北伐失利之後,將所有罪責都推給了豫州刺史袁真。袁真不想坐以待斃,於是舉旗造反,後又投降了前燕帝國,前燕帝國接納了袁真。這件事發生在慕容垂叛逃之前,在前燕帝國和東晉帝國造成了不小的反響。
桓温之敗也,歸罪於豫州刺史袁真。真怒,以壽陽降暐。——《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
從表面上看,接納袁真投降,意味着前燕帝國可以直接把手伸進淮河流域。但實際上,前燕帝國這是標準的眼大肚小,淮河流域隨時可能會成為擋在前燕帝國面前的嘆息之牆。
為什麼?因為前燕帝國直接把手伸進淮河流域,就意味着他們與東晉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一旦前秦帝國發動對前燕帝國的戰爭,前燕帝國就很難從東晉帝國獲得任何形式的援助。
秦、燕、晉三國之間是標準的三方博弈態勢,前秦帝國勢強而前燕帝國和東晉帝國勢弱。兩個弱者只有緊密地團結起來,才有可能抗衡前秦帝國。
但現在,兩家為了淮河流域的地盤形成直接衝突,大戰不多小戰不斷,合作什麼的那是想也別想。
這就是前燕帝國對外政策的失誤,失去了潛在的外援——東晉帝國。
在王猛的鐵腕治理下,前秦帝國本就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國家。
在慕容恪的懷柔治理下,前燕帝國則是一個豪門士族林立的國家。
兩相對比,前秦帝國在決斷層面比前燕帝國強得多。而隨着慕容垂的到來,又給了苻堅一個改變執政綱領的契機。前秦帝國的基本國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打壓豪門士族轉變為保護豪門士族。
通過這種轉變,前秦帝國開始通過慕容垂對話前燕帝國的豪門士族:只要投降,一概優待。
這招很厲害,使得本就是一盤散沙的前燕帝國,開始遍佈投降主義。
這就是前燕帝國對內政策的失誤,懷柔方針致使集權不足,無法對豪門士族形成有效威脅。
潞川之戰後,前燕帝國的都城還在,也有着廣闊的縱深,但真正聽命於皇帝的人,以及真正願意為前燕帝國賣命的人,卻已經沒有幾個了。於是前秦帝國幾乎兵不血刃地席捲了整個河北、東北和山東地區。
前燕滅亡得太快太容易了,面對這樣一個突然崩潰的帝國,前秦帝國的豪門士族卻感受到了一絲威脅。
他們紛紛諫言:前燕帝國那幫豪門士族都是白眼狼,絕不能優待他們,否則早晚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
前秦帝國的豪門士族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完全是因為他們無法確定一件事:到底是我們滅掉了前燕帝國,還是我們與前燕帝國建立了聯盟?
如果是我們滅掉了前燕帝國,為什麼那些前燕帝國的豪門士族一點亡國奴的樣子都沒有?
如果是我們與前燕帝國建立了聯盟,那我們又如何保證這些前燕帝國豪門士族的忠心呢?
王猛對此同樣感到憂慮,雖然他被苻堅教訓過一次,學乖了。但對於這種重大事件,王猛還是經常找機會勸諫苻堅:豪門士族不可信。
平定前燕帝國之後,有人曾問王猛這樣一個問題:“在燕國滅亡前,有人忠於燕國,有人背叛燕國,以您用人的策略,您會重用哪種人呢?”王猛説:“當然是重用背叛燕國的人。”那個下屬説:“您這是重用丁公,打擊季布啊!”王猛對此哈哈大笑。
參軍馮誕曰:“今三子皆為國臣,敢問取臣之道何先?”猛曰:“郝君知幾為先。”誕曰:“然則明公賞丁公而誅季布也。”猛大笑。——《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丁公和季布都曾是項羽的部將,丁公曾在危急關頭幫助過劉邦,而季布則經常在戰場上戰勝劉邦。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卻殺死了丁公,重用季布。
劉邦的這種做法,就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天下未定之時,劉邦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投降自己;天下平定之後,劉邦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不會心生二意,只知道忠於自己。這才是劉邦殺丁公,重用季布的主要原因。
王猛説的是反話,他主張重用丁公,就是在影射苻堅重用前燕帝國的頭號叛徒慕容垂。
王猛不認可符堅的戰略,但實事求是地説:前秦帝國之所以能快速滅掉前燕帝國,就是苻堅戰略的成功。
很多人認為:慕容垂並沒有在滅亡前燕帝國的戰爭中出多少力,前燕帝國之所以會滅亡,完全要歸咎於慕容評的貪婪和愚蠢。
在我看來,這是史書醜化慕容評的功勞,慕容評本人並沒有這麼不堪。前秦帝國大舉進攻前燕帝國,慕容評是宿將出身,不可能不知兵。
根據雙方態勢,再從慕容評的角度來判斷,戰局應該是這樣的:前秦軍隊深入我國腹地,野戰和速戰對前秦軍隊更有利。既然如此,我軍就應該堅定地堅壁清野,穩紮穩打不冒進。只要能把戰鬥拖成持久戰和攻堅戰,勝利的天平自然會向我軍傾斜。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慕容評制訂的戰略必然是偏保守的。事實證明:慕容評也是這樣做的。
大家可以聯想到戰國時期的秦趙交鋒,廉頗就是用這種方法弄得秦軍一籌莫展。
面對廉頗這種無賴的烏龜戰術,秦軍自然是恨得牙癢,於是開始實施反間計。大家可以再聯想一下史書對於慕容評的記載:戰爭中大發國難財,貪婪得毫無理智。這和反間計中所説的廉頗有什麼區別呢?
但作為帝國首席執政官,在敵軍深入國境之後,竟然親自跑到前線發國難財,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官職和地位達到一定級別之後,錢財就是最不重要的東西。只要他咳嗽一聲,會有數不清的人排隊給他送錢,何必把自己的吃相弄得這麼難看呢?
讀史的目的是明事理,絕不是滿足廉價的優越感。如果我們習慣於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嘲笑當事人,實在不是一種可取的態度。
慕容評的全部生平,主要來源也就是官方蓋棺定論的幾千字而已。史料的缺失,使得我們很難了解這位前燕帝國執政官的生平。
但如果我們拋開政治宣傳的內容,應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慕容評最初制訂的戰略很正確,但很快就被一系列謠言所打破。
在謠言四起的背景下,慕容評必須抓緊時間與前秦軍隊決戰,否則只有兩種結局:一種結局是被人統帥的職務取代,另一種結局是被人殺死。
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在誇大其詞,當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必然是羣情激憤的。一旦出現聳人聽聞的謠言,這種謠言又在眾多投降派的渲染下愈演愈烈,慕容評的下場堪憂。前燕帝國畢竟不像前秦帝國那樣集權,慕容評雖然是執政官,其力量也是有限的。
萬般無奈之下,慕容評只能出城與王猛決戰。雖然慕容評心裏非常明白,這種決戰本身就是閉着眼睛跳樓,但此刻的慕容評別無選擇,只能祈禱上帝保佑。但很可惜,那一年是公元370年,上帝他老人家還在歐洲轉悠,所以奇蹟理所當然地沒有出現……
前燕帝國雖然滅亡了,但前秦帝國的局面也好不到哪去。前秦帝國雖然征服了前燕帝國,卻幾乎完整地保留了前燕帝國的豪門士族。
留下這麼一幫大爺,卻沒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這也是前秦帝國在淝水之戰後迅速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