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丨年輕人“社恐”應引起足夠重視

海報評論員 朱延魯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做的問卷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輕微“社恐”。比例之高,令人瞠目。儘管認為自己“社恐”不能等同於醫學診斷上的“社交恐懼症”,但從這份調查結果來看,在大學生羣體中顯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擅長、不願意社交,對社交有牴觸情緒、恐懼心理。這就足以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大學生是未來,是希望,大學生的成長,不僅體現在文化知識的積累上,更體現在人際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升上。社交是幫助大學生看到更廣闊世界的一扇窗,廣泛而有效的社交能夠為以大學生代表的年輕人帶來成長路上“不一樣的風景”。年輕人看到的“風景”越多,自身的積澱越厚,成長的道路越順。因為“社恐”,牴觸社交甚至放棄社交,既關閉了“窗户”也錯過了“風景”,自封在“象牙塔”內的成長必然無法適應外面世界的錯綜複雜,難免會陷於處處都是“絆腳石”、個個都是“攔路虎”的窘境。一個人如此,人生將很難出彩;一羣人如此,又何談未來?

面對今天這樣高比例的受訪大學生產生了“社恐”情緒,除了看到問題,更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大學生“社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與成長環境有關,也可能與個人心態有關,這就註定要防止大學生羣體在“社恐”的方向上越走越遠,不能“一藥醫百人”,既要“辨證施治”,又要“對症下藥”。顯然,要做好這一點,僅僅依靠學校是不行的。為每一位大學生制定個性化方案並確保實施效果,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大學生本人達成共識、形成合力。除此之外,為大學生羣體“社恐”糾偏也要用好“多實踐、多試錯”這個“通方”。提升社交水平和社交能力,實踐是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途徑,一次實踐勝過萬千空想。恐懼多源於空想,沒有了空想的空間,恐懼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大學生,年輕人,最好的成長年華,最多的試錯機會,一定不要讓空想代替成長。

“社恐”不是一天能夠糾正的,也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大學生羣體的“社恐”通過這次調查引發了廣泛關注,那麼正處於性格形成關鍵期的中小學生羣體是否同樣面臨着“社恐”的煩惱,我們打一個問號的同時也期待能有一個答案。年輕人羣“社恐”,影響他們的成長,關乎祖國的未來,應當重視,必須重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9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報時評丨年輕人“社恐”應引起足夠重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