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視點|小學生畢業答辯是創新還是表演?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短視頻對小學生的影響、中國女子服飾變遷探討、秦始皇的功績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智能AI對居家生活的利與弊……沒錯,這些都是小學畢業論文答辯上的題目。近日,雲南昆明一所小學舉辦畢業論文答辯被批成人化,引發了輿論關注。

小學有無必要借用大學的論文答辯模式?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要回到這場畢業論文答辯本身。學校回應稱,答辯結果和畢業考等無關,這回應了一個公眾關切的重要問題,答辯也確實是項目式學習的一種成果展示方式。孩子們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籌備,約5到6人自由組合形成一個小組,尋找感興趣的話題一起合作、探究,指向的是培養髮現問題並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並不是什麼新事物,2001年教育部頒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就明確了這一改革方向,各地各校都以此為方向推動課堂轉型,經過二十年的實踐,還在不斷迭代。

區別在於,這場小學生答辯是真探究還是假探究?從答辯題目來看,“短視頻對小學生的影響”“智能AI對居家生活利與弊”,以及去年的“小學生使用手機在性別上自控力的差異研究”“籃球鞋的價值”“微信紅包背後的秘密”等,這些主題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就是小學生的身邊事。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今天的小學生,互聯網時代,即便是小學生,其掌握的知識以及他們檢索、獲取信息的能力,都不可同日而語。這些話題,的確是他們所能展開“研究”的課題。而且,學校也表示“不是要學生最後形成一個深度的研究成果,而是注重孩子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口才的訓練”。

至於是否應採用畢業答辯這一高級學段的教育形式,而且面向廣大師生、進行脱稿答辯,的確值得商榷。畢竟,即便大學生答辯也只是在小範圍內,更不用脱稿。這種答辯方式,過於程式化,更像是一場表演。這正是它引發爭議的原因所在,因為它看起來並不適合小學生,指向的不是孩子的成長本身。

孩子畢竟是孩子,即便早熟、早慧,也還是六年級的孩子,這就要求教育者從孩子的視角而不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去設計課程形式。換句話説,採用哪一種方式,應該是為了讓孩子們展示學習成果,在展示中獲得體驗和歷練,考驗他們對話題的思考結論,鍛鍊他們的口才、臨場應變等能力,而不是將之作為一場表演,講究程式化、追求整體劃一。後者,是為了向成人展示成果,是為了滿足成人的觀看需求。這場畢業答辯指向的什麼,從一篇公號推文中,不一定能得出確切的答案,但卻應該是教育者應該審問自身的問題。如果指向的是前者,那麼外界的輿論,就隨他去吧;如果指向的是後者,那麼就應該調整、改變。

一場小學校園的畢業答辯,成為一個熱點事件,足見公眾對教育的關注和關切。對於一所小學來説,也必定承受不小的輿論壓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學校是一個獨立的場域,教學、課程,更是專業的事情,在教學如何開展、課程如何設計等方面,是不是應該給予學校、給教師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

(人民網,作者楊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