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官階,在過去都是官員最高級別的一級。多少官員摸爬滾打一輩子,也走不到這個級別。而在同屬正一品的官職中,又有許多區別。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其中都有細微的不同。
當然,中國過去有極為漫長的歷史。不同朝代,又有各自的不同。所以,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清朝分析。因為清朝距離現在最近,也留下了較為豐富的資料可供參考。
為了更詳細的分析,還是以具體的正一品清朝官職作為參考。在清朝正一品京官中,分別有太師、太保、太傅,內閣大學士、領侍衞內大臣、掌鑾儀衞事大臣幾個職位。地方中,有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兩個職位。
比較特別的是總督。總督原本是正二品官階,地方軍政一把手。但是,可以允許兼任大學士。等於擁有京官、地方官兩重身份,位列正一品官階。
首先,以文武官員的身份的不同,作為區別。清朝官制中,採用過去文官節制武將的傳統。這種傳統下,同級別文官地位高於武將。
按照清朝官制,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原本都屬於駐防將軍行列,歸入武職。但是,因為這兩個職位駐守地區,十分特殊。所以,跟一般武職將軍,有很大不同。
綏遠將軍駐守內蒙古一帶。雍正年間,漠北、青海逐漸平定,西北納入管轄。朝廷開始在內蒙歸化城附近修建一座專門給八旗軍駐守的城市。乾隆二年完工。之後不就,便設立綏遠將軍。
同時,將歸化城內官兵,劃歸綏遠將軍管轄。因為漠北蒙古的重要,綏遠將軍除了掌管軍事外,又增加民政事務的管轄權限。相當於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封疆大吏,跟總督相似,而不是一般的武將。
伊犁將軍則是清朝正式將新疆納入版圖後,設立的職位。最開始的時候,這一職位,也是屬於武將範疇,掌管軍事。因為新疆對清朝西北邊塞國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這裏距離京城太遠。所以,讓伊犁將軍總管軍政大權,有利於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按照清朝後期逐步的調整,伊犁將軍掌管的,已經是新疆軍區的軍政民事。同樣屬於執掌一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 。這兩個職位,地位不低於同級別文官。
所以,清朝時,正一品文官、武官之間,沒有特別的差距。如果從京官、地方官來看,則有比較明顯的不同。從具體職位分析。先説説太師、太保、太傅三個職位。
這三個職位,出現於幾千年前,被尊稱為“三公”,一直都是地位極高的職位。但在清朝時,這三個職位,成為朝廷對大臣的追封。很少在生前享受到。
而內閣大學士這個職位,原本有宰相的説法。內閣是朝廷最高級別的行政機構。從地位來看,內閣大學士應當是現任官員中,名義上最高的一個。
這種名義上的地位,主要是因為清朝早期時,實權主要由滿洲貴族掌握,朝政事務人選參與,都是由皇帝指定,內閣大學士的位置被架空。
雍正以後,朝廷設立軍機處。整個國家大事,都由軍機處處理。內閣成了平常處理日常事務,發佈皇帝詔諭的機構,極少能參與重要大事的直接決議。
至於領侍衞內大臣和掌鑾儀衞事大臣。這兩個職位,對出身要求極高。因為一個是負責皇帝貼身護衞,關係皇帝人身安全。
一個是負責皇帝、皇后車駕禮儀,關係到皇家體面,以及側面保護皇帝安危。都很重要。也都是皇帝很賞識的人。但是,他們的實權範圍,主要集中在自身負責事務上。
而地方官中,伊犁將軍坐鎮伊犁,掌管新疆軍政大權。綏遠將軍坐鎮內蒙,管轄漠南蒙古王公,以及居住在土默特的蒙古。同時,管轄着駐紮在內蒙古地區的綠營、八旗兩支軍隊。也屬於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地方實權官員。
這兩個職位,既掌握地方實際軍政大權,級別又這麼高。所以,從實權上來説,清朝正一品地方官的地位,會高於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