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太危險, 隨便寫幾個字都可能掉了腦袋, 想躲都躲不掉!
古人的避諱”,大致可以籠統的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國諱”,國諱,指舉國臣民都必須遵循的避諱,本指皇帝及其父祖名字,後來擴大範圍,把皇后的名字和孃家的祖上也納入了避諱的範圍之內。之後,經歷了數代的填充,到最後就連皇帝陵名、皇帝生肖都要避諱,這樣的做法無非也就是為了顯示出皇家的特殊性和其權威性。
還有一種是“私諱”,則是“低端人”的避諱,以示對長輩的尊重和敬仰。這最後一種避諱比較太特殊了,用一句比較形象的話來概括,那就是“打人不能打其臉,罵人不能接揭其短”所以,此“避諱”與前者截然不同,這不是身份的象徵,只是期盼大家不再提起那會成為笑料的陳年往事。
避諱出現在什麼時候,到現在已經是不可考證了。一説起源於夏商時期。錢希言在《戲瑕》中提出,避諱之俗夏商時已有之,證據是《山海經》中往往把夏後啓寫作夏後開,這就是夏人避諱的實例。《公羊傳·閔公元年》説:“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
不過,此處暫且不去考證它出現的年代,只説説自從它出現後,歷代皇帝就沒少在這“避諱”上鬧出笑話,甚至,有些更是荒誕不經的,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説那就是“不作為”。比如:明代皇帝朱厚照,由於他出生的那年是豬年,同時,因為他也姓朱,忌諱諧音,所以,他竟禁止民間養豬。
最終,這個舉措搞得老百姓是怨聲載道、怒氣沖天,當時的大學士楊廷和直言勇諫,上書請求取消這個荒謬的禁令,朱厚照置之不理。最終,以致清明祭祀時,連祭祀的豬肉都難找到,後來,大臣們紛紛上書直言進諫,朱厚照才不得不廢除了這一條荒唐的命令。
避諱在古代,首先強調的是對帝王的名字的避諱,假如,有和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必須要改用其他的字來代替。譬如:雍正皇帝登基以後,他的同輩兄弟的名字就都從“胤”字改為了“允”字。其次呢,還要避諱與皇帝本名的聲音相同的字,也就是“嫌名諱”。
據考證,魏後開始避“嫌名諱”,唐以後開始用缺筆畫避名諱,好在,中國的朝代更迭頻繁,到了新王朝開始,從前的那一套就算作廢了,要是像歷朝歷代皇帝期望的那樣江山永固、萬代流傳,則漢字恐怕早就不能用了,或是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對於皇帝的避諱,還有“二名諱”的説法,也就是説,皇帝的名字除了姓氏不用避諱,其餘的字都要避開不用。譬如:李世民,如果“世”字需要避諱,那麼,就將改“世”字為“代字”,或者直接將“世”字省去,如果“民”需要避諱,那麼,就將“民”字改為“人”字,就連國家機關的名稱也不會放過,如果需要,一樣得改。
唐代可謂是“全民避諱”的年代,普通百姓因為避諱也是鬧出過不少笑話,為此影響前途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對於皇帝的避諱,不要以為僅僅是説話注意就完了,那寫在紙上白紙黑字的就更得更加的注意了。譬如:官方的文件,民間刊刻發行的書籍,士人蔘加科舉考試的文章,其中,如有相同或同音的字,一律都要回避,如果違反,則要受到法律嚴懲。
拿宋代的科舉考試時來説,士人們參加科舉考試時,在試卷中假如不小心犯了“國諱”或者有犯的嫌疑,考官就要停止其考試。稍重的則要被剝奪科舉權,此後,三科均不能應考。這種一字之失,就可能直接影響自己的前途,最終,使得應考者膽戰心驚。
當然,避諱並不是漢人王朝的專利,一些“外來户”政權也會避諱,但是,遠不如漢族政權嚴格,基本上是僅僅“避廟諱”以及皇帝本名而已,同音字基本上不避諱。清代入關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臨,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曾下詔布恩,特許臣民可不避諱福字,詔曰:“不可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
但是,從康熙皇帝開始使用漢名,實行避諱,康熙帝名叫玄燁,所以,清朝的所有文書中這兩個字的都要避。並且,在康熙年間,因明大學士朱國禎生前在經清人莊廷鑨冒名出版的《明書》中曾直書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名,輾轉株連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訂、校閲、寫序、署名、刻字、印刷、賣書、藏書、官員等達數百人,處死刑者七十餘人。
可以説,清朝文字獄卻相當嚴酷,當避諱與文字獄交織在一起,更使得知識分子搖手觸禁。譬如,雍正年間,科舉考試的江西主考官,被雍正帝發現在他出的試題裏,有一句“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有把雍正“正”字拆成“一止”的嫌疑,所以,用這種有點荒誕的罪名將其處死,並且,將他的家人流放至寧古塔。
可以説,這個時期的避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帝王清除異己、維護殘暴統治的工具。辛亥革命之後,這些荒誕的避諱也就逐漸的遠離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人們終於不用為擔心犯了忌諱而提心吊膽了,但是,對長輩的“私諱”卻一直流傳至今,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中華文化在尊老方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
避諱源於古老的語言禁忌,但最終演化為維護封建政治架構的工具。它不僅體現了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性質,而且給人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戕害。隨着封建社會的滅亡,避諱制度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歷史的陳跡,但它所體現的封建等級觀念至今仍有一定的影響... ...
參考資料:
『《古往今來話“避諱”:為何天下人不可不懂》、《公羊傳·閔公元年》、《戲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