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説搞笑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早聽説李二溝紅色革命根據地,出人才,英雄輩出,也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一個小有名氣的組成部分。因為李二溝村太偏僻,而且到現在村民都移民搬遷到了交通方便的地方了。就有點兒疑惑,周邊大村子很多,後窯子與日本人打過仗,官地也是人口較為集中,為什麼獨稱為李二溝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什麼下濕壕這一帶成為抗日的主陣地?帶着疑問去踏青、探究,才稍微有點兒眉目和想法。
原來是這樣,八路軍大青山支隊戰地醫院舊址位於包頭市固陽縣下濕壕鎮李二溝村。1938年9月,八路軍大青山支隊挺進綏西后,與侵華日軍在後窯子、陶思浩、石枴溝的激烈戰鬥中,部分指戰員受傷。李二溝村地處大山深處,地形相對隱蔽,羣眾基礎較好,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就徵用了村民的住房,設立了臨時戰地醫院,對傷病員及時進行救治。醫院共有10多名醫護人員,其中還有幾名女護士。醫院不只為八路軍傷病員治療,還經常免費為羣眾送醫送藥。許多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痊癒後迅速重返抗日前線。1939年夏,由於敵情變化和戰鬥的需要,醫院隨同支隊司令部一道撤離。
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位於大青山深處,境內峯巒起伏,連綿不斷,溝壑林立以及30餘條支溝穿插其間,搶盤河、得勝河常流不斷。最高山峯海撥2255米,平均海撥1700米,山大溝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險要,在抗日戰爭中,大青山區以其特定的位置,成為整個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大青山蒙漢抗日根據地以武川為中心,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下濕壕正好處於土右旗、五川縣、達茂旗、固陽縣的交通要道和樞紐,咽喉,建立戰地醫院,自然而然也就是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素有“塞外小延安”之稱。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現有司令部、衞生隊、教導隊、電台等遺址,李井泉、姚吉吉等領導人住過的窯洞和辦公用的石磨、樹墩,存有八路軍作戰使用過的電台、戰刀、手榴彈、馬蹬、火盆、糧食袋、火鐮等珍貴文物,李齊溝有郝秀山等老一輩領導人成立的“郝區”原址,並存有大量的革命歷史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八路軍大青山支隊(120師李支隊)司令部紀念館在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九峯山巴總窯村落成。
1938年9月,李支隊主力由綏中進入綏西地區,司令部就設在巴總窯村的魏家大院。李井泉、王尚榮等人正是在這裏指揮部隊對日偽軍作戰,並先後取得了綏西地區的三次戰鬥(即後腦包阻擊戰、夜襲石枴鎮、夜襲陶思浩火車站)勝利。從東到西,橫掃陰山七百里,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闢了綏中、綏南、綏西抗日遊擊根據地。面對日軍數次殘酷“掃蕩”和艱苦的生存環境,這支部隊和地方政權一直堅守在大青山,書寫了中國抗戰史上的奇蹟。
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在下濕壕地界,有李二溝戰地醫院,更有南白菜糧台址。1938年秋,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在南白菜村修建了一個能儲存1500多石糧食的糧台,將各地徵集來的糧食集中存放,以保證部隊用糧,並配備了電台,隨時通報敵情。11月初,盤踞在後腦包的偽蒙古軍16團得知南白菜村存有八路軍的糧食,便來搶奪糧食。後腦包、官地一帶的羣眾聞訊後,迅速將情報傳遞給八路軍。等到敵人來到南白菜村時,早已做好阻擊準備的八路軍,居高臨下向敵人開槍射擊。敵人不僅沒有搶到一粒糧食,反而死傷數人,損失駱駝30餘峯,最後狼狽而逃。之後八路軍組織老百姓用毛驢、騾馬車輛,花費約兩個月的時間,將糧食全部運到保管條件更好的馬場梁、一前晌、北流圖等村。
巍巍大青山,下濕壕、官地、李二溝、南白菜等等革命老區羣眾,在抗日革命和保家衞國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值得我們後人、後輩、後代永遠銘記和紀念。
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9 字。

轉載請註明: 李二溝紅色根據地踏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