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打開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東漢是繼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與西漢一起,統稱為“兩漢”。
東漢繼承了之前秦、西漢的一些已經成熟的規章制度。但是,關於東漢政治的發展,必須要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之後,董卓入駐洛陽,從此,天下就出現大了亂,固有的秩序開始土崩瓦解,而東漢的實際解體,卻是在公元189年。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歷史中,羅馬的城邦上不僅建立起了羅馬共和國,還逐漸演變成了羅馬帝國。公元前264年,羅馬統一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165年,羅馬消滅了馬其頓,成為了一方的霸主,從而,執掌了希臘的文化圈。
公元前30年,民族英雄屋大維掌握了羅馬政權。三年之後,屋大維把“羅馬共和制”改為了“帝國主義體制”。在公元193年到284年間,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紛爭和混亂,羅馬皇位多次發生更迭變化,因為內戰頻發政治無人打理,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
直到50年之後,這種紛爭才真正結束。到公元364年,羅馬被分為了東羅馬和西羅馬兩部分,地中海世界也被一分為二了。公元476年,西羅馬的正統地位被終止,而東羅馬卻一直在延續,直至千年之後。
到了在公元5世紀左右,西羅馬北部和西部的神秘種族——日耳曼部族,他們按捺不住舉兵入侵,分割了西羅馬的領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自此,歐洲出現了“多國體制”。
然而,從時間上來看,西羅馬發生鉅變的時間,與東漢到三國魏晉時期的時間,是一致的。
東漢在亡國之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五胡紛紛進入中原地區,由此,中國進入到了一個長期的分裂狀態。
可以説,這兩個古代帝國,在政治上的變化,是非常相似的。
作為歐洲史上的一大課題,西羅馬的衰亡,一直眾説紛紜。有學者對此作出了全面的討論:內憂外患,天災加上人禍,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羅馬實際的國力。
為此,這些學者總結了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羅馬教會和國家是兩個分離的體系,所以,導致羅馬帝國難以整合;
第二個原因:羅馬不僅低估了外族的力量,還在精神與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了其他文明的腐蝕。
除此之外,另外一位羅馬史學家,則從社會經濟史與社會結構的發展方面,來分析羅馬的滅亡。他指出:羅馬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羅馬社會產生了分化。社會階級層次過於明顯,世家大族與老百姓之間涇渭分明,最終,導致以城市文化為基礎的羅馬世界,被底層文化拖垮了。
而從社會結構方面來看,羅馬低下的“奴隸生產製”是羅馬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並且,羅馬早期的戰爭,不僅讓羅馬陷入到了巨大的財政危機,還導致羅馬“內重外輕”的失衡局面。所以,外族入侵的壓力,也是羅馬滅亡的重要原因。
俗話説,世事難料,羅馬已經面臨嚴重的外部壓力,而災難的產生,則最終直接導致了羅馬的滅亡。當時,羅馬的主要災難是: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上發生的變化。最終,災難直接導致羅馬帝國的人口迅速下降,農業更是驟然衰退。
其實,羅馬的滅亡,就像中國的史學家們通常所説的: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這裏,我們再看看東漢時期,東漢的滅亡也是有着許多的原因:
地方和中央之間缺少溝通,導致世家大族崛起,形成了新的貴族,他們掌控了地方的權力,最終,地方的新貴成為了真正的統治者。
在東漢最鼎盛的時候,人口達到了4千餘萬,與西漢的人口數量旗鼓相當。但是,在分佈上卻大不相同。東漢末年,南方人口數量驟然增加,而中原地區人口卻在快速減少。再加上,當時的州部權力過大,導致東漢形成了分裂的局勢。
更有甚者,在黃巾起義之後,東漢皇室的威信蕩然無存,最終,這個國家失去了民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然而,羅馬雖然沒有像漢朝那樣完整的郡縣制度,但是,羅馬的統治權卻掌握在武裝力量手中。在如此情況之下,形勢複雜,體系嚴峻。
羅馬的這種統治體系,被稱為“擴散體系”,漢朝則被稱為“凝聚體系”。擴散體系最為特殊的特點是:以城池為中心點,距中心點越遠,中央控制越弱,其結構相當鬆散。東漢與羅馬帝國,從解體原因的比較來看,二者的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夠健全,不夠嚴密。
中國的漢代,是一個相當完整的市場網絡圖,將農業和手工業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雖然,經歷了戰爭,經歷了分裂,但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繼承和滲透,使得國家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從而,形成了一種穩定的結構。
然而,相對於漢代,羅馬就不同了。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可以取代帝國的教會,但是,都不是真正的政治體的延續。由此看來,東漢和羅馬兩個帝國的毀滅,看似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在結構上卻又不盡相同。
凝聚型結構,雖然有分散,但勢必會複合;而擴散型結構,就會與之相反,一旦分裂,就很難再聚合了。其實,不管東漢與羅馬曾經歷過怎樣的輝煌,都隨着社會的發展,變成了歷史的塵埃;不管它們滅亡的原因多麼的相似,最終,都沒能逃過時代的進程。
參考資料:
【《後漢書》、《羅馬帝國》、《羅馬帝國衰亡史》】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不知道這段歷史是否讓您有所觸動,以史為鑑,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