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碩士研究生錄取分數線逐年提高背後——

考研熱度攀升,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

近日,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陸續展開,圍繞它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分數線再次提高,令不少考生大呼考研越來越“卷”,甚至被人稱為“小高考”。考研為什麼越來越難?在競爭激烈和分數升高的表象下,研究生考試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又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和特點?

1.“不就業也要考研”,執着背後的深層考量

東北某高校本科應屆畢業生小劉報考一所名校軟件學院的碩士生,沒有過分數線,但是小劉並沒有沮喪很久,目前他正在完成畢業設計,暫時沒有找工作的計劃,打算“二戰”考研。小劉並不是個例,“二戰”甚至“三戰”已經成為考研學生羣體的常態。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很多學生考研的初衷是增加就業競爭力。但奇怪的是,一些備考學生哪怕有好的工作機會也不急於就業,動輒“二戰”。

“相當一部分‘二戰’現象出現在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身上,他們沒有解決温飽的壓力。執着於考研背後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為一些學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缺少職業規劃。”內蒙古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玉珍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黃磊説:“從考研動機來看,確實有很多同學是熱愛專業,想進一步深造,未來從事科研工作。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考研目標並不明確,並沒有做好進入職場的充分準備,想通過考研暫緩就業。”

“以2022屆畢業生為例,他們是00後,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環境較好。在工作中我發現,一些學生對究竟該選擇就業還是考研、考公務員並沒有明確概念,而他們的家長大多並不期待孩子儘早就業,更希望孩子能有一個高學歷為未來作保障,所以非常支持學生考研。”黃磊説。

黃磊發現,就業壓力和考研壓力疊加,緩就業的想法推高了考研難度,卻並不能讓未來就業難度降低。因此,黃磊提醒:“如果僅僅是為了逃避工作壓力而選擇考研,那麼一定要仔細慎重考慮。研究生畢業之後,並不一定能夠找到比目前更適合的工作。而且考研‘二戰’如果失敗,付出的成本會非常高。反過來,本科畢業之後直接工作,帶着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再考研,可能會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山東德州學院,大學生正在認真備考。許文豪攝/光明圖片

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開學第一天的課堂。誾洪攝/光明圖片

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安徽理工大學圖書館內,考研學生在複習。陳彬攝/光明圖片

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考研學生在圖書館裏看書複習。彭鵬攝/光明圖片

2.從追求“更好的自己”到追求“上岸”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曾經有一段時間,考研學生中普遍存在“名校情結”,許多本科非“名校”的學生渴望圓自己的名校夢,刻苦備戰考名校。近幾年,一些學生不再追求名校,而是追求“上岸”——通過任意一所大學的研究生考試。

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雙一流”院校的報考人數增速在放緩,而普通院校的報考人數大幅度增長。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從就業角度看,從普通學校本科到普通學校研究生,競爭力差別如此之大嗎?

“無論是從就業角度還是育人角度來看,讀研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一是社會形勢,對學生吸引力強的大型企業很多明確要求碩士學歷,絕大多數能夠提供北京等大城市户口的單位也都要求研究生學歷。二是發展空間,本科學歷畢業生就業後的‘天花板’高度有限,在崗位晉升和薪資待遇上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三是就業難度,研究生找工作相對容易,以我校為例,2022屆研究生年前就業率已經達到90%了,剩下10%也基本是手裏有錄用通知在尋找更好的單位。”黃磊説。

“我這幾年畢業的研究生中,有好幾個本科也在我們學院就讀,讀了碩士後就業待遇都很好。畢業後同樣是去縣城中學教書,研究生都按人才引進,要麼給房子,要麼給安家費。本科畢業的話,去縣城中學得參加教師招考,競爭很激烈,就算考上也沒特殊待遇。”李玉珍説。

社會需求是就業的指揮棒。當優質就業崗位都要求碩士學歷的時候,考研就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而同時,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考研,也意味着優質崗位有足夠的研究生可供挑選,那麼要求標準也會不斷提高,形成一個不斷上升的“考研和就業螺旋”。

這樣的情況下,為爭取一個普通工作機會,很多人選擇了更現實的碩士學歷,而非較難考取的名校碩士學歷。

“社會的發展縮小了大中小城市間的差距,很多學生不再傾向於去大城市漂泊闖蕩,而是更追求穩定舒適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在大城市就業的話,就未必一定要冒險競爭名校。”李玉珍説。

3.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學生之間的“雙向奔赴”

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優化研究生教育規模結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擴大,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也提出:“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政策導向上,專碩(專業學位研究生,通常簡稱為“專碩”,學術學位研究生簡稱“學碩”)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現實中來看,相比學術型碩士,專碩也更受學生歡迎。

“學碩是為了培養科研人才,學生畢業後往往還會繼續深造讀博;而相當一部分學生考研是為了增加就業競爭力。專碩既滿足了這些人的考研需求,又能兩年拿到學位,工作時也更容易上手。”李玉珍説。

擴大專碩招生規模和學生願意報考二者“雙向奔赴”的背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變化。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景葉説:“專碩教育以培養卓越工程師後備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工程技術創新創造能力和解決複雜工程技術難題的能力,對於國家產業鏈安全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多年發展,國家初步構建了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已經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考生在選擇學術學位或專業學位報考時也更加理性務實,不再盲目追求學術學位。”

李景葉認為,未來專業學位研究生“含金量”將進一步上升。“招生規模擴大,國家鼓勵高校與企業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產學研深度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報考人數、培養質量、社會認同度將進一步提高。”

4.未來幾年,考研熱或將持續升温

“受多重因素影響,未來幾年,考研人數仍然會持續增長,考研的難度和調劑的難度都將持續攀升,建議考生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報考,切勿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李景葉説。

追求“上岸”導致很多學生考研追求“好考”,從而出現了類似公務員考試中的情況,條件要求越少的專業報考人數越多,反而變得“不好考”了。

李景葉説:“近幾年,受就業因素的影響,不少考生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或初試門檻相對較低的專業,使得部分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學位的報考人數激增,報錄比居高不下。例如全日制的會計專業學位,從報考情況來看,全國大部分招生單位的第一志願生源十分充足,考生一旦不能被第一志願招生單位錄取,基本不存在調劑的機會。”

此外,有調查顯示,部分高校專碩停招全日制學生,轉為非全日制,是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

李景葉認為,隨着國家政策的逐步完善,非全日制碩士在就業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地。教育部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將會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更大認可。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2日 14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5 字。

轉載請註明: 考研熱折射就業市場新變化 未來幾年或將持續升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