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共計5118門

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共計5118門

教育部網站截圖。

中國網11月30日訊 據教育部網站今日消息,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不僅有經過兩個教學週期檢驗的新認定課程,而且還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大規模在線教學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一併納入了名單。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啓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在這五大“金課”中,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的線上一流課程,即精品慕課最為大家所熟知。近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動下,中國慕課建設成果斐然,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線下一流課程主要通過教學方法創新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激發課堂生機活力。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基於慕課等優質在線課程,並結合對校內課程的創新性改造,實現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有效解決了傳統實驗教學中“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問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全面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此次推出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要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課程質量高。一大批兩院院士、資深教授踴躍參與一流課程建設。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張伯禮等知名學者領銜建設的課程也出現在名單中。

二是課程類型多樣。既有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也有公共基礎課、通識課、思想政治課;既有理論課,也有實驗課、社會實踐課。

三是參與範圍廣。首批一流課程來自於639所本科院校,既有“雙一流”高校課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課程,實現了所有本科專業類全覆蓋,積極引導不同類型高校教師廣泛參與一流課程建設,主動對接國家、行業、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四是示範效應強。課程突出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課程建設新理念與各學科專業的結合,有效推動優質資源和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在更大範圍內應用共享。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堅持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標準,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大力推進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推進“學習革命”向“質量革命”縱深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1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共計5118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