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9月11日電 題:帶着情懷與責任,這羣留學生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點亮通往未來的微光……
“輕盈數行字,濃抹一生人。”
“厚誼常存魂夢裏,深恩永志我心中。”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
古往今來,讚美老師的古詩詞句不勝枚舉。“人生海海”,老師的傳道授業、指點迷津、温情關懷,總能讓或年幼無知、或迷茫求索的我們看到前路的光亮。
今天是教師節。在我們致敬所有老師、教育工作者的同時,也想為一羣“留學生”送去節日的祝福。
他們求學海外,回來深入貧困地區,為那裏的孩子們帶去知識、憧憬,亦為他們托起未來的希望!
克服困難 適應當地
對許多留學生而言,支教地區的環境往往比較艱苦。但他們總能克服困難,儘快適應當地。
2018年暑假,英國留學生沈曉玲報名參加了由中國留學生愛心基金會組織的留學生暑期支教項目,到雲南當上了一名山區支教老師。
在採訪中她表示,在英國讀大學的時候,就很羨慕國內同學可以參加多種多樣的支教活動,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因此,在朋友圈看到關於支教志願者的招募信息後,沈曉玲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順利通過面試後踏上了支教之旅。
沈曉玲的支教地點是雲南省南澗縣無量山裏的發達小學。支教剛開始時,她並不習慣。
“山上學校的基礎設施較差,洗澡也基本是用冷水,而且我們的學校還是旱廁,夏天味道較大。”她説,但她清楚自己來到這裏的原因和使命,她讓自己用最快的時間適應當地的生活。
湖南長沙“90後”女孩龍晶睛也是一名留學生。從2011年第一次赴湖南湘西山區支教,每年假期期間她都會組織全球各地的志願者,來到各個地區的貧困山區進行支教。
在某次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記者發現龍晶睛腿上很多被蚊蟲叮咬的痕跡尚未消腫,便問及她如何適應種種艱苦的條件。
龍晶睛笑着説,“想到孩子們一直過着這樣的生活,就覺得這些困難不算什麼了。”
多元授學 真誠陪伴
支教過程中,留學生們結合自己海外所學,為當地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在教授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大大開拓了大家的眼界。
2019年是墨爾本大學中國支教社與瓊海長江學校的第三年合作,從2017年開始,每年都有志願者前去支教。
這一年,來自墨爾本大學的7名中國留學生作為志願者支教期間,分享學習生活感悟,將國外的學習與教學理念有機地融入當地的教學經驗, 為學生帶來新知識、新事物。
2010年,彭楊畢業於法國魯昂商學院,也是在那年她接觸到海外學子扶貧支教項目暑期英語周支教活動。5年後,她和其他9名志願者一起走進了四川省大巴山。
“留學生們在國外接觸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跟國內不一樣。我們想用我們在國外上課的經驗,還有我們從小到大學習英文的經驗,來提高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彭楊説。
彭楊教的班級有28名學生,其中有12個留守兒童。志願者注意到了這些特殊的孩子。為了能夠照顧到每一位孩子,他們進行小班授課。“我們發現留守兒童特別渴望別人去關心他們。我們鼓勵他們,他們也願意和我們做朋友。”
留學生譚軒參與支教多年。在她看來,鼓勵學生表達自己是支教的重點。“表達是整體性的,不光是鼓勵學生英文的表達,也包括他們中文的表達。實用性、互動性以及鼓勵表達,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執行的教學理念和方式。”
在貴州銅仁山村,龍晶睛瞭解到一名男孩遭遇了校園霸凌。她便請來美國資深戲劇教育專家Mark,幫助孩子們以換位扮演的方式消除偏見和冷漠。她説,通過模擬社會生活的戲劇課,孩子們將學會如何應對各種情況,為走出大山做好準備。
帶去改變 收穫感動
在“朝夕相處”中,支教留學生為孩子們帶去改變,與孩子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孩子們的真誠回饋,亦讓留學生們感動不已。
“謝謝兩位姐姐這些天帶給我的快樂,雖然才認識幾天,但是彷彿我們已經是好多年的朋友。我會一輩子記得你們。”曾在四川省大巴山支教的留學生馬娜娜接到這張小紙條時,眼眶紅了。
寫紙條的是班上一個叫“本”的小男孩,黑黑的,胖胖的,內向少言。上課時,馬娜娜總是讓他起來回答問題,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更開朗。
在一次主持人選拔賽的才藝表演環節中,“本”沒有表演節目,而是鼓起勇氣跟所有人講他的真心話。他哽咽地説,他原本不敢來參加選拔,是老師和媽媽的鼓勵讓他有了勇氣。
沈曉玲説,支教結束的前一天晚上令她印象深刻。
那晚,支教成員正在辦公室開會,有個孩子故作神秘地前來,將團隊所有人帶到了教室。
沈曉玲回憶説:“在從辦公室到教室的路上,孩子們不停地給我們撒着花瓣。我們走進教室時,原本漆黑一片的屋子突然亮了燈。孩子們請我們快快坐下,他們站在講台上開始了文藝表演。”
在教室的黑板上,寫滿了所有老師的名字,孩子們還認真地寫下了“我愛你,老師!我們會想念你”。
藉助支教項目,每年總有不少留學生走進中國貧困地區。他們帶着情懷與責任感,融入當地生活,成為孩子們的老師及生活裏的親人。
今日教師節,小僑真誠地祝願留學生支教羣體節日快樂!
感謝你們的努力,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點亮通往未來的微光。
我們亦相信,孩子們也會將這份感動轉化為改變命運的力量!
(參考資料: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南日報;作者: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