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19世紀象牙琴鍵背後,一段血與淚的史詩

讀書 | 19世紀象牙琴鍵背後,一段血與淚的史詩

(圖源:視覺中國)

19世紀中葉,美國鋼琴業迎來繁榮,查克林和施坦威等鋼琴產業先驅先後崛起。這些鋼琴業鉅子們有一個共識:“白色的鋼琴鍵上應該鑲飾象牙……鑲飾象牙的鋼琴琴鍵給人一種光滑但稍微有點粘性的觸感,是音樂會鋼琴演奏者的首選。”19世紀後半葉,伴隨鋼琴機械化生產程度的提高,“歐美鋼琴產量增長了十倍之多,售價卻大大降低”。鋼琴的重要性已不亞於廚房用具。很少有人知道,同一時期逐漸普及的另一項大眾運動——枱球,也是用象牙作為製作材料,而此時美國的大城市幾乎每個酒吧中都至少有一張枱球桌。

市場的需求,暗暗推動了一場未被察覺的劇變。象牙的主要來源地是非洲,隨着草原象牙貨源的減少,象牙的貨源地逐漸轉向森林象的家園——剛果河流域。19世紀中葉,這片濕熱的土地尚未被歐洲探險家征服,但在利益的驅動下,先是阿拉伯商人,接着是探險家在資本支持下的商業探險,然後是歐洲殖民政府和野心家利奧波德二世的介入,最終將這片原本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變成了但丁筆下的“淚之地”,而這一切的禍因則肇始於歐美中產家庭中那一台台優雅的鋼琴。這個過程甚至要比眾所周知的“大三角奴隸貿易”更加慘烈、殘暴、無情。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非洲史專家羅伯特·哈姆斯在其著作《淚之地:殖民、貿易與非洲全球化的殘酷歷史》中,利用大量歐洲和非洲的檔案、相關當事人的傳記、書信和口述史料,發掘出各種細微的線索,帶着歷史學家特有的剋制與冷靜,重新勾勒出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剛果河流域這段不為人知的血淚史詩:象牙、奴隸貿易、橡膠;利文斯通、斯坦利、布拉柴、蒂普·蒂普、利奧波德二世國王;法國、比利時、歐洲。這些關鍵詞不僅僅是一種物品、一個名字、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它們都是這場劇變的深度參與者與改寫者,而唯一不具姓名的,則是剛果河流域的一個個部落和一個個家庭。哈姆斯並沒有忘記他們,但並不是通過譴責殖民者和表達同情來對待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是被動的、逆來順受的無知整體,而是一個有着複雜的、維持着微妙而脆弱的平衡的社會。哈姆斯回到當時的情境中,還原了他們與殖民者的交往是如何發生、發展,最終演變成一方對另一方的殘暴掠殺。殖民者之惡早已蓋棺定論,再發一遍譴責之語,並不能使苦難減輕,讓懲罰更重。哈姆斯所要做的,正如盧旺達大屠殺之後人們所要反思的一樣,使人屠刀相向的,到底是什麼?

《淚之地》對這段歷史中一個少被注意的非洲本土人物蒂普·蒂普,給予了非常多的關注。這個大西洋帝國式的、有着阿拉伯血統的桑給巴爾奴隸商人,在東非與剛果河之間建立起自己的貿易帝國,他對早期探險家的探險行動的支持與幫助、與歐洲殖民者爭奪貿易地盤的行動,讓這場劇變變得更加複雜。

在《淚之地》中,哈姆斯化身調查記者,用一幀幀標註了精確時間的圖像記錄下事件發生的過程,他在不同地點間來回切換——坦噶尼喀、布魯塞爾、馬涅馬、桑給巴爾、巴黎,將所有線索漸次串聯。而其最精彩之處,就是斯坦利、布拉柴、蒂普·蒂普、利奧波德二世這些聯結着那個生機勃勃的全球化時代的人物如何在這片叢林社會中縱橫捭闔、勾心鬥角、相互利用,並最終導致整個叢林社會的崩潰。

作為嚴謹的歷史學家,哈姆斯對史料的處理頗為細緻。他在引述利文斯通等人的作品的同時,也對其進行分析,並用多種材料加以印證,得出一個相對有説服力的結論。例如,有關斯坦利與蒂普·蒂普的第一次會面,哈姆斯同時分析了斯坦利本人日記中的記述、斯坦利出版的著作《穿越黑暗大陸》中的相關描述和蒂普·蒂普對這次會面的記述,將蒂普·蒂普的混血形象和被斯坦利隱去的斯坦利的武器將給這片土地帶來的影響的細節生動呈現。

作為一部能夠填補非洲內陸貿易史空白的作品,《淚之地》無疑是一部可讀性與學術性俱佳之作。書中充滿了緊張而凝重的細節,例如,在有關範·温克遠征隊的內容中,哈姆斯寫道:“遠征隊的兩名英國成員稱,範·温克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綁在一起,排成一列,然後下令射死他們。”對日記、書信、口述材料的引述,既讓書寫的內容可信,又讓人彷彿身臨其境,一下子陷入那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寫作本書之前,羅伯特·哈姆斯已出版《財富與悲傷之河:奴隸貿易與象牙貿易時代的中央剛果河流域》《對抗自然的遊戲:赤道非洲的生態文化史》和《孜孜不倦:奴隸貿易世界之旅》等有關赤道非洲貿易史、環境史的作品。哈姆斯憑藉《孜孜不倦:奴隸貿易世界之旅》一書獲得了美國曆史學會頒發的2002年度J.拉塞爾·梅傑獎。《淚之地》既是哈姆斯的最新作品,也是他對赤道雨林非洲研究成果的綜合呈現。

約瑟夫·康拉德在其最負盛名的小説《黑暗的心》裏寫道:“從來也沒有發現這片土地、這條河流、這叢林、這光彩奪目的圓形天空,竟會是那樣令人絕望,那樣一片陰森,那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那樣對人的弱點完全失去了同情之心。”康拉德所寫的剛果河,正是1890年的剛果河,而要追溯造成這一切的起點,我們不妨從《淚之地》開始:“如果説有一種看不見的勢力操縱着雨林,那必將是普遍存在的貪婪和對權力的慾望。”

讀書 | 19世紀象牙琴鍵背後,一段血與淚的史詩

《淚之地:殖民、貿易與非洲全球化的殘酷歷史》

[美]羅伯特·哈姆斯 著

馮筱媛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呂本明

  編輯:金久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4 字。

轉載請註明: 讀書 | 19世紀象牙琴鍵背後,一段血與淚的史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