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體育美育進中考: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欲罷不能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經典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離不開科學的評價體系。多年來,全面發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分數”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學淡化,仍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唯分數論”的教育評價導向儘管被社會詬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強、量化度高、顯效性強等優點,至今讓教育界“欲罷不能”。

不久前,“中考體育將與語數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的政策和相關信息引發各方熱議,儘管一些人表示理解與贊同政策的初衷,但仍有大量學生、家長對政策具體執行中的各種困擾表現出畏難情緒。

貴州黔西南,安龍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蘑菇小鎮天菇小學學生在操場上練習武術。

1孩子十八般武藝要樣樣俱全?

體育美育成績要納入中考計分的消息一出,長期以來被課業負擔加重、經濟支出加碼、教育不公平加劇的焦慮裹挾的學生與家長們更加不知所措,朋友圈、相關新聞留言區,一片質疑之聲。

“感覺明明老老實實地跟着學校和老師的步伐走,怎麼突然一下就宣佈我掉隊了”“哪裏是什麼金什麼玉,林妹妹就是體測不如你寶姐姐”“家門口那個快黃了的美術培訓班突然有救了”……

還有不少網民調侃:“教育改革一次,家長就重新審視自己的弱點,被迫提升一次”“以前減負,家長練就了一身陪讀好手藝。現在體育改革,家長的體魄逐漸增強,未來美術音樂都加入考試,家長勢必會成為全才,孩子更是要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

採訪中,不少家長告訴半月談記者,多考幾門課並非多擺幾塊積木那麼簡單,他們更關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努力才能更大程度契合新的中考要求。一些行動力強的家長已經不再思考“為什麼”,而在努力規劃“怎麼辦”。

於是乎,培訓班成了家長們的優先選擇。然而,儘管每個家庭對“高分”的渴望是一樣的,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具備自費提升孩子素質的能力。有家長無奈地説:“家長的經濟實力和育兒規劃能力決定了孩子不用等到高考,中考時就有可能要被分流。”

“我支持這個政策的初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多好呀。但能不能從基礎做起,公立學校的體育、美育能上點心嗎?學校能做到專業、負責嗎?能通過學校教育發展一門體育、美育特長且不需要學生另外自費補課嗎?”網民“吟”説。

2 考試只做加法不做減法?

半月談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和家長對文體類項目納入考試的初衷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對實際操作過程和改革的效果存在質疑:考試只做加法不做減法,改革後,又增加了兩門應試課程,會給已經沉重的課業負擔加碼,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否真正提高?

12歲的小姍是哈爾濱市某初中二年級學生,每天5點半放學。回家後有三至四小時的作業時間,此後便要趕快休息,以保證第二天上課精力充沛;週末她還要額外補習數學課、語文課、英語課、舞蹈課,這些課程佔據了她休息日所有的白天時間。

“舞蹈班是孩子每週唯一的自主體能鍛鍊機會。孩子的日程表已排得滿滿當當,我看不出來還有什麼時間可以讓她專門進行體育鍛煉,雖然孩子會跳舞,但測試的運動項目還是需要練習才能不被扣分。”小姍的父親説。

張棟是河北承德壩上地區的一名農村初二學生,他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對體育達標比較有信心,只是能否取得和別人拉開檔次的高分心裏沒底。但美育假如也納入成績,自己會很吃虧。

“我從小沒怎麼接觸過美術,周圍的同學都是單純地學習文化課。我們這裏很少有同學去專門學習美術、音樂,這些在我們看來很遙遠。”張棟説。

郭思聰是北京一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2002年高考時,她憑藉體育加試的突出成績被北京大學法學專業錄取。一門體育,彌補了文化課上的所有缺陷,她坦言自己是體育的“受益者”。然而,對於體育、美育納入考試成績,甚至與主課成績持平,郭思聰卻持保留態度。

“我有體育天分,後期主攻體育並因此受益,代價是我曾經擠佔甚至放棄了大量學習文化課的時間。這幾乎是一個痛苦的二選一的過程,需要家長極強的心理承壓能力。時至今日,情況並未出現太大變化,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來説,文化課與藝術體育培養在時間上幾乎是零和博弈。”郭思聰説。

“教育改革的本意是減輕孩子的文化課學習負擔,繼而加強素質教育,如果不能做到減輕文化課負擔,那麼孩子將沒有充足的時間發展不同的方面,加強素質教育最終無法實現。”河北石家莊市一名高一學生家長表示。

3 教育評價只有分數好使?

部分基層教育工作者反映,近期一些地區中考體育改革引發爭議,這也讓教育部門有一定的挫折感。實際上,教育部門所能引起家長羣體重視的手段不多,在有限的政策工具中,考試與應試是最直接的手段。

一位地方教育部門負責人表示,中考有指揮棒的作用,加強體育、美育的分量有助於引起家長羣體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視。對部分開展中考改革的地市,可用3年左右時間來觀察效果,由於中考由地市一級教育部門主管,其改革範圍相對可控。

業內專家表示,教育評價是一根指揮棒。較之立德樹人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追求,分數的可量化程度更高,提升的效率更快,一旦成績的提高和考試通過率等成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那麼教育參與各方很大概率就會“功利化”地朝這個評價標準靠攏。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坦言,體育總局談的體教融合,教育部門談的教體融合,都從各自不同視角談結合,但是最終如何構建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在人才培養上的有機融合,還是需要認真研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目前的評價體系過於看重分數,所以“提高體育分數佔比”這種想法就應運而生,但這樣做會給學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還需要謹慎研究。體育、美育確實值得重視,但如何評估這些學科還有系列問題需要釐清。“有朝一日,體育、美育學科與語數外達到同等分值,出於提高分數的目的,一定會催生大量的體育美育培訓機構。”

儲朝暉認為,整體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是淡化分數,而不是把更多學科的分數進行強化。但無論是去分數化還是提高體育、美育分數,最重要的是改革評價體系,讓評價更為多元。

來源 半月談微信公號|作者 任麗穎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 邰紹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