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2月28日,教育部發布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情況。針對如何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回答封面新聞提問時表示,教育部堅持學科類與非學科類、線上與線下培訓機構同步部署、同步治理,嚴防“卷錢跑路”問題,正在組織各地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核查工作,也將適時對各地預收費監管工作進行抽查。
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自2021年10月,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採用銀行託管和風險保證金兩種方式,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線上和線下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實行全面監管。
針對家長報名校外培訓機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也提醒並建議,理性參與培訓,多與學校、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注重結合孩子的個性特質、興趣愛好和學習狀況等因素,因材施教,能在學校滿足補差、拓展等需求的可以不再為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切勿盲目跟風。
此外,選擇合規機構。確有培訓需求的,要認真查看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與教育部門公佈的黑白名單查詢核對,事先了解其從業人員、資金監管、收費標準等情況。與培訓機構簽署規範的培訓服務合同,不超過規定時長繳費,主動索要發票等收付款憑證。同時,自覺抵制變相違規培訓,及時舉報違法違規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一樣,都是立德樹人的事業,都應堅持公益屬性,遵循教育規律,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有效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針對近期非學科培訓惡意漲價、違規傾銷課時等問題,教育部高度重視,會同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初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把非學科類培訓監管作為工作重點,區分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的異同,準確把握非學科類培訓以素質類為主、行業屬性突出、種類繁多等特點,加強研判,提高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此外,建立由體育、文化、科技、人社等行業主管部門為主負責,教育部門統籌協調,發改、財政、民政、市場監管等其他綜合部門共同履責的綜合監管機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