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留學生的“願望清單”:世界無“疫”,勇敢追夢

中新網蘭州2月16日電“祝福全世界的人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家人們也不要擔心我,我們在這裏很好,口罩有,一切都很好。”哈薩克斯坦男孩阿布是蘭州大學200多名留校過年的留學生之一,他向記者訴説着他的新年願望清單,“寒假期間還要好好學習,準備漢語水平考試六級,為將來在中國讀研打好基礎。”

就地過年:我們在蘭州挺好的

看書、準備考試、體育鍛煉、和同學一起做飯、協助老師做好留學生服務工作……今年是阿布來中國的第三個年頭,也是在中國度過的第二個春節。

“我的媽媽是兒童醫生,爸爸是和鍾南山先生一樣的醫生,去年疫情期間,他們讓我不要回國,讓我乖乖留在學校,他們認為這裏是最安全的。”阿布説,去年春節期間,身兼學校留學生學生會工作的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每天為同學查體温、去宿舍查寢,幫助同學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春節也是如此,他和其他幾位學生會的留學生一起,協助老師們為留校過年的學生送去“春節大禮包”和温暖的祝福。

“在中國收穫了很多。”受喜好中國文化的母親薰陶,高中期間阿布在當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三年,他回憶説,“原本以為自己的漢語水平很好,直到來蘭大後,才發現我連餐巾紙、衞生紙的中文都不會説。”

在蘭大的第一年,阿布努力學習,多聽多説多交流,“部分學生回國了,現在上網課,我就發現有的同學發音不夠準確,學習的語言環境很重要。”

目前,蘭州大學留學生800餘人,來自五大洲70個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生源佔97%,本科、碩士、博士學歷生佔81%。

春節期間,蘭大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為200餘名因疫情影響無法回家的留學生,準備了裝有巧克力、春聯的小禮包,邀請留校學生一起包餃子、話家常。為了讓留學生度過充實的假期,學院還聯繫了相關部門預定體育場館,組織學生們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與家人朋友視頻“雲團聚”:暢聊中國故事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王山木自高中時代起,就在中國求學,目前是蘭州大學管理學院2018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名留學生。與此同時,妹妹正在雲南昆明求學,母親在江蘇一所學校工作,父親在埃塞俄比亞。春節期間,一家人通過手機“雲團聚”,聊着彼此所經歷的中國故事,訴説着中國這幾年間的變化。

2000年,王山木的父親來到中國南京大學留學,中國人也是父親回國後的主要“朋友圈”。他回憶説,“小時候經常有中國人來我家做客,雖然不太能聽得懂他們具體交流內容,但從小對中文並不陌生。”

在母親的陪伴下,王山木和妹妹來到江蘇求學。期間,王山木踏訪了中國多個城市,他説,“北方的暖氣很舒服,南方的冬天讓人受不了,最喜歡成都的美食,無辣不歡。”

“我的朋友們最羨慕的是中國的移動支付和便捷的交通,中國基建發展太快了。”王山木説,城市基礎建設發展迅速,“在中國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回國之後很不適應。”

與王山木對於中國新興事物的追逐,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18級漢語言專業的留學生馬弈則對“中國古老絲路文化”興趣盎然。不能外出旅遊的寒假生活,他仍對此前到訪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念念不忘。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甘肅絲路文化的獨特氣質和埃及很像,彼此間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馬弈説,每一個留學生都是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我會給埃及的朋友講述中國故事,也會給中國朋友們講講我們的文化,這是每一個留學生的使命和責任。”

新年願望:希望能留在中國工作

談及新年願望,馬弈説,“希望能夠在中國繼續讀研,如果可以的話,未來能留在中國工作,從事翻譯、經貿等領域。

來中國前,馬弈在當地是一名中文導遊。隨着中國遊客出境遊火熱,他希望繼續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我很喜歡吃蘭州牛肉麪,那我就來到牛肉麪的故鄉來讀書了。”2017年,他成為了蘭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

疫情給世界各地旅遊帶來挑戰。“如今旅遊方向的工作,我暫時不去考慮了,我還是想要留在中國,先在這邊找一份翻譯的工作,或者繼續在蘭大讀研。”馬弈説,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埃及很多民眾都到中國做生意,對於翻譯的需求也比較多。

“留在中國工作”也是王山木的願望。他説,“我已習慣了在中國的生活,這裏已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想繼續讀研,然後找一些跟埃塞俄比亞對口的公司,找準自己的位置。”

“與其他在中國的外國人相比較,我比他們更有優勢,我會更多地從中國人的角度來換位思考。”王山木説,“如果有喜歡的工作,即使和中國人去競爭,我也要去拼一把。”(記者 丁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9 字。

轉載請註明: 外國留學生的“願望清單”:世界無“疫”,勇敢追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