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天地區年底再增1620個幼兒園學位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京華巡禮·昌平篇
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市昌平區“兩區”建設多項政策創新已經落地,累計梳理空間資源建築面積2000餘萬平方米,篩選確定的99個重點項目已有47個成功簽約,昌平區將確保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5000家以上。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昌平區瞭解到,今年是迴天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兩輪行動計劃的銜接之年,昌平區共安排教育、交通等領域75項重點項目,預計到年底可增加幼兒園學位1620個、醫療及養老牀位1200張、人才保障房2306套及配套停車位2616個,持續解決羣眾急難愁盼。
搞活未來科學城
已集聚近萬名能源領域科研人才
前沿科技、高端產業、商業配套、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在未來科學城展廳內,各種規劃一覽無餘,有的已經變成現實。這個位於昌平區南部的片區已經集聚了一大批研發機構,還雲集了眾多高校。其中,科學城東區致力於打造能源科研高地。在這裏,一幢幢設計風格大氣簡約的建築,勾勒出高精尖的科研和產業佈局。徜徉其中,不經意間就能看到熟悉的央企logo,這些機構為東區打造“能源谷”奠定了基礎。
據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科學城規劃範圍170.6平方公里,其中東區規劃面積44.3平方公里,“能源谷”核心區佔地10平方公里,集中入駐了國家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等60餘家高端研發機構,集聚了9000餘名能源領域科研人才,累計建成了28個國家級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在智能電網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氫能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領域已經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杆。
在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樓大廳內,北青報記者看到,這裏展示着質子交換膜、膜電極、金屬雙極板等樣品,見證着公司在氫能領域這個全新賽道上的努力。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濟師王勐介紹,公司致力於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發、氫能動力系統單元開發、制儲氫關鍵技術研發等,在自主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單元方面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氫能領域國內外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要對標國際一流,努力實現領跑”。
隨着各項政策疊加,未來科學城迎來新利好。未來科學城整體納入“兩區”建設,成為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主陣地、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主窗口。目前,包括公司型創業投資企業股權轉讓所得税優惠在內的24項“兩區”優惠政策已集中落地未來科學城,另設有“兩區”政策創新清單、人才保障政策清單、科技產業政策清單等多個清單,多項政策利好全方位支持未來科學城產業發展、多角度打造留人環境。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科學城將圍繞集聚一流企業、一流研發機構、一流科技人才,支持不同創新主體間開展聯合攻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形成一批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助力北京高質量發展。
推進“兩區”建設
確保全年新增市場主體超1.5萬家
推進“兩區”建設是當前的重點任務之一。截至4月底,昌平“兩區”建設多項政策創新已經落地,累計梳理空間資源建築面積2000餘萬平方米,篩選確定的99個重點項目已有47個成功簽約。
在推進“兩區”建設中,昌平區成立由區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第一副組長的“兩區”建設領導小組,組建實體化運行辦公室和自貿組團管理機構,成立8個專項工作組。編制完成了《昌平區“兩區”建設工作方案》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昌平組團實施方案》,按照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模式,明確了今後三年昌平“兩區”建設的具體任務,並明確了各項任務落實的路線圖、時間表。
據介紹,今年昌平涉及“兩區”政策創新清單共24項。截至4月底,昌平區主責的三項中已經落實一項,剩餘兩項也有積極進展。剩餘21項“自選”政策創新中,已有7項落地,包括“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健全工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等。自貿區政策創新清單63項中,除去“兩區”政策創新清單中重複的23項外,還有40項任務,目前已經完成20項,剩餘20項正在加快推進。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兩區”建設推進以來,昌平區按照“產業+園區”模式協同,推動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兩大主導產業跨越發展,力爭將未來科學城西區“生命谷”打造成自貿試驗區主陣地,將未來科學城東區“能源谷”、沙河高教園區、中關村昌平園打造成昌平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主窗口。昌平區下大力氣招商引資,梳理目標企業59家,目前已和34家行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建立溝通聯絡,其中有25家企業明確在昌平區有投資或擴大再生產意向,提前謀劃空間儲備,累計梳理空間資源95條,建築面積2000餘萬平方米。此外,加快推動項目落地,篩選確定了99個重點項目,目前已有47個重點產業項目成功簽約。
下一步,昌平區將健全多層次、精準化招商機制,着力引入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跨國企業研發中心,通過設立集中辦公區、創業平台等方式,確保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5000家以上,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4億美元以上,增幅50%以上,新增重大儲備項目不少於100家,推動5家左右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掛牌上市。
補齊迴天地區短板
年底將再增幼兒園學位1620個
位於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東側的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一樓是清新典雅的書店,午後時光,不少市民在這裏安靜地看書。樓上的舞蹈室裏,附近的居民身着統一服裝在認真排練。隨着非遺展廊、文創產品店、文化工坊等逐步投用,讓本月初剛剛試運營的中心文化功能更多元。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築面積35247.98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中心包括文化藝術駐創空間、小劇場戲劇孵化基地、大劇院、電影放映廳等,有望成為周邊區域的文化新地標。
近年來,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正在不斷補齊。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總面積約63平方公里,包括一鎮六街道、133個社區和村,常住人口81.4萬人,是上世紀末期北京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區,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較多。同時,迴天地區又位於連接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的中間地帶,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本市於2018年8月發佈迴天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破解難題、補齊民生短板。三年來,多個方面都取得階段性成效。在織補城市功能方面,迴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共安排教育32項、醫療6項、文體7項、養老福利8項、交通28項、市政19項、園林10項、社會管理7項。截至目前,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完工64項、投用53項。
具體來説,教育方面,累計完工教育項目17項,增加學位5660個;醫療方面,建成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增加病牀200張,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清華長庚醫院二期正在加快建設;文體方面,新增天通苑體育館、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2處區級文體設施新地標;養老方面,8項養老設施全部投用,增加機構養老設施5處、社區養老驛站22處。
改善城市環境品質方面,統籌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迴天地區清退騰退區域性市場及物流中心25個,常住人口恢復至2014年水平,區域環境壓力逐漸減輕。為最大限度留住人才、激發活力,昌平區還花大力氣通過有償移交形式收回天通中苑約68萬平方米的閒置樓宇,正在織補轉換人才公租房、產業空間等設施。其中,人才公租房及地下車庫項目已進場施工,可提供集體宿舍、人才公寓等2300餘套、地下停車位2600餘個,預計6月完工。
2021年是迴天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兩輪行動計劃的銜接之年,昌平區共安排教育、交通、市政、社會管理等領域75項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已開工慢行系統二期等13項,完工天南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天北街道綜合服務中心2項,投用迴天地區綠地微提升、天北街道派出所2項。預計到年底可再完工9個、投用31項,增加幼兒園學位1620個、醫療及養老牀位1200張、人才保障房2306套及配套停車位2616個,持續解決羣眾急難愁盼。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供圖/昌平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