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姚蒙 青木 林悦】補習班亂象整治已成為國內網絡熱門話題。近來,各地教育部門重拳出擊,嚴打非法培訓機構,對校外補習進行規範化管理。以北京市為例,在推進“雙減”的過程中,市政府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白名單”,對機構的資金監管、辦學許可、疫情防控、行為規範、辦學標準等提出相關要求並進行審核。
補習班的規範化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事關教育公平的重要話題。在大多數亞洲國家,補習班文化根深蒂固;而即便是看似“輕鬆教育”的歐洲國家,對於那些想要走傳統學術路線的學生,也躲不開上補習班進行集中強化考試訓練。在那些學科類校外培訓市場發達的國家,政府也在用他們認為有效的方式,尋求合理的規範方式。
韓國:謹防補習班“鑽空子”
在“補習班大國”韓國,各類補習班密密麻麻地充斥着城市中心。2008年韓媒統計,韓國全國有約7萬所文化課培訓機構,其中47%都聚焦於衝擊高中升學考試。到2010年4月為止,在首爾地區已有2.5萬所補習班在政府註冊。
對於鋪天蓋地的培訓機構,韓國政府長久以來也實施過多項政策,但培訓機構也總能找到“空子”可鑽,兩邊形成“拉鋸戰”。早在2008年,韓國政府對補習班市場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政策,比如對學費設置上限,培訓機構需要向政府報備他們的學費安排,如果擅自調高學費,可以受到輿論的監督。然而,一些家長仍然通過培訓機構聘請補課老師,更是有一些機構乾脆無視政府要求。
韓國政府同時還限制補習班時長和規模,不過當時很多補習班靠“週末班”增加總的天數來逃過政府的監管。同一年,韓國政府禁止正規學校教師向補習班“泄題”導致教育不公。
直到2010年,除了首爾以外的地方政府決定取消補習班“晚10時必須結束”的限制,這是因為該限制對於教育費用和補習班亂象改善並沒有很大影響。
日本:補習班被視為“服務業”
日本的補習班被稱為“學習塾”,其歷史悠久,並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本世紀初,日本教育界開始實施“輕鬆教育”,而這個概念發展到現在,在不少日本家長和教育專家看來已經是個貶義詞,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得不額外上學習塾。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00年代的調查顯示,小學五年級學生上學習塾的比例約為35.6%,初中三年級約為62.5%,高中二年級則為12.7%。近年由於日本社會經濟不景氣,有少子化、初高中直升等現象,上學習塾的人數稍有下降,但同時也有低齡化的傾向出現。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日本全國有約5.5萬所學習塾,即平均1000名學生有4所左右。即便近年來日本學習塾數量有所下降,但是不正當競爭的亂象依然較為嚴重。在東京都等大城市,學習塾的需求較高,常出現未獲得教師資格證的講師或大學生擔任授課老師、招生廣告水分過大、學校教師與學習塾教師的指導方向不同等問題出現。
處理學校和校外培訓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令很多國家頭疼的一件事。如日本教育系統一直不承認學習塾屬於“教育”機構,而是將其視為商業營利機構。因此,學習塾在日本被歸類為服務業,由經濟產業省管理。對於日本學習塾出現的廣告欺詐等問題,日本消費者廳曾給予行政處分。更細節問題如學習塾使用的教科書是否為盜版教材,也是日本政府在著作權方面較為關注的一點。
法國:中學才有補習市場
在現代的歐洲社會,學生可以選擇多個發展方向,不只有“上學”一條路,相對來説,起碼看起來更加“自由”。然而,這其中不乏仍有一大部分學生,他們沒有突出的特長或能發展為職業的興趣愛好,而是希望通過傳統的應試考上名牌大學。法國在歐洲國家中,其課外補習班文化可以説是比較突出的一個,擁有相當龐大的市場。
具體而言,法國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補習壓力有所不同。法國小學與初中更注重全面開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智力發展,家長也無需廣泛藉助課外培訓機制讓孩子取得壓倒性的好成績。法國教育部最新統計結果顯示,小學時期學生參加與學校相關的文化課補習只佔課外培訓不足10%。
但從初中到高中時代,法國學生的文化課補習份額開始大大提高。據統計,約1/3的高中學生與1/5的初中學生會參加各種教學課程補習。法國教育體制特有的“大學校預科班”(佔據頂級高校前兩年的學習)淘汰率非常高,平均錄取率在7%上下,其入學後的學習壓力也處於歐洲最高水平之一。想要進入這類學府的學生,就要提前就開始進行強化學習訓練。
法國大部分培訓機構是與國家教育部門或市鎮政府簽有協議的協會、組織,普通家庭基本能完全承受學費。有些專業機構和醫院聯手推出心理輔導,因此社會保險還可以承擔一部分費用。
法國的補習課程一般由專業退休教師或專業教育培訓協會、公司等進行授課。如果是在職老師,每課時約25-35歐元;大學生兼職則平均為15歐元;一些大的培訓機構還進行低價競爭,甚至推出每週8.99歐元的價格。法國雖然明令禁止在職教師給學生補課,但這種現象仍然存在,法國補習班市場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目前總價值達到20億歐元左右。
德國:補習須獲“特許經營”
德國也有幫助學生衝擊升學或文化課考試的培訓機構。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去年進行的調查顯示,近1/5的中學生參加課外補習班。在德國要經營補習班,必須獲得政府的“特許經營”許可,包括100項左右的指標,比如班級規模不超過5人、免費的諮詢和分級測試、詳細記錄學生學習進展情況等。德國教育監管部門每年都會對這些機構進行審核評估。
目前,德國最有影響的兩個課外輔導機構是“學習圈”和“學生助手”,它們在全德國各自擁有1000多左右的特許經營站點,服務範圍還覆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等周邊德語國家。這裏的老師基本為退休或在職教師,也有通過培訓上崗的其他人員,一般都需要碩士以上學歷。5次90分鐘的輔導約為36歐元,可以被普通的工薪家庭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