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適逢全國各地中小學的開學季,近日,家長們在朋友圈裏紛紛曬出嶄新的小學一年級課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對於剛剛踏入校門的小學生來説,將傳授什麼內容?根據課綱和課本內容可知,該課程主要是教育孩子從自然狀態,進入到一種“文化式”“文明式”的狀態。課程主要通過遊戲、表演等活動,教會小學生們辨別基本的是非,形成初步的道德觀念。
眾所周知,生活方式轉變是漸進的,文明意識更需長期培養。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正處於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這個年齡階段開始循循善誘,讓他們自覺踐行良好道德,非常有必要。小到愛護書本,大到熱愛祖國;小到刷牙洗手,大到努力堅守……這些都需要在幼小心靈中“播下種子”,引導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這兩天是開學的日子,每個學校均準備了獨特的開學第一課,有的講消防安全,有的讓學生體驗生活,有的教導學生尊師重道。如此種種,可謂豐富多彩,而且儀式感十足,其中,都不乏愛國主義內容的穿插。讓孩子們從幼年開始塑造家國情懷,這是一種必須的“修行”,是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從娃娃抓起的必然要求。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於高校學生而言,思政課同樣重要。如果説小學生像一棵破土的幼苗,亟待營養的滋潤與呵護,那麼大學思政課更像是為樹木成長進行的修剪。大學階段思政課的學習決不是為了“應試”,而是為了進一步矯正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教育部曾經對全國3萬多名大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顯示,86.8%的學生表示喜歡上思政課,91.3%的學生表示在思政課上有收穫。這説明,思政教育很有必要。當代青年普遍擁有紮實的知識、開闊的視野,但面對很多社會、人生話題,仍然需要有一門可以答疑解惑的課程。思政課的功能就在於,以年輕人更為喜聞樂見的方式提供必要的價值標尺和認知工具,從方法論上破解諸多“困惑”和“不解”,引導當代青年懂中國、愛中國。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加強思政課教育,關鍵在老師。選好、配好、育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很重要,尤其面對作為“網絡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人,思政課的講授更應該注重思想啓發性、邏輯説服力和對話親和力,這樣才能讓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們心中深植。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