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乃西漢開國皇帝,他的妻子呂雉被後人稱之為呂太后。
公元前195年6月,漢高祖劉邦病逝於長安長樂宮。臨終之前,劉邦終於將皇位傳給他的兒子劉盈,劉盈便是漢惠帝。
公元前188年9月,年僅23歲的劉盈,當了7年皇帝之後,因病去世。他的母親呂雉,則是將劉恭擁立為西漢第三任皇帝,劉恭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漢前少帝。
劉恭離奇去世之後,呂雉則是立漢惠帝劉盈之子劉弘,劉弘則是漢後少帝。
直至公元前180年,呂雉因病不治,駕崩於西漢皇宮內。
呂雉剛剛去世,丞相陳平,以及大臣周勃,便除掉呂氏集團勢力,擁立代王劉恆,為西漢第5任皇帝,劉恆便是大名鼎鼎的漢文帝。
可是《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段內容非常奇怪: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説,其哭乃哀。呂氏權由此起。"
這段內容乍一看上去沒有大問題,漢惠帝劉盈是呂雉親兒子。
劉邦在芒碭山起義後,常年不着家,少年時期的劉盈,與妹妹魯元公主,也是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甚至項羽還曾經抓住劉邦遺落在沛縣的一家老小,所以説漢惠帝劉盈與母親呂雉感情應該非常深厚。
可是漢惠帝英年早逝,呂雉白髮人送黑髮人時,免不了要一陣哀傷。
然而漢惠帝去世後,呂太后雖有些悲慘悽切,可是她哭的時候卻沒有留下任何眼淚,這個細節就很耐人尋味。
用句俗語來説,漢惠帝去世時,呂雉"光哭不流淚",似乎若有所思。
當時,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的兒子張闢疆,與當朝丞相陳平談到了呂雉這一反常行為。
按照張闢疆看法,劉盈20多歲便一命嗚呼,只有一子劉弘還未成年,尚在襁褓之中。
可能是呂雉懼怕陳平這樣的老臣有所謀逆,所以才會擺出這樣一副姿態,其最終目的,就是想讓呂氏子孫進入長安都城當官。
説得更通俗點,漢惠帝去世後,呂雉希望獨斷朝綱,但她又不好明面上向大臣提出,只能旁敲側擊,利用一些小動作,讓文武百官揣測到她的真實心意。
陳平是何等機敏,他聽完張闢疆的建議之後,立馬放權,讓呂雉太后的子侄入朝為大將軍。
反觀呂雉太后,看到她的侄子呂台成為將軍後,也是立馬嚎啕大哭。
司馬遷之所以會在《史記》中寫下這麼一筆,肯定是有其獨到深意。
張闢疆和陳平那番對話,也是言簡意賅,向後人展示出了西漢初年朝堂之上的風雲詭譎。
按照筆者推斷,自從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呂雉已經獨斷朝綱。漢惠帝劉盈生性軟弱,凡事以母親馬首是瞻。
更何況,漢初三傑之中,韓信早早的被殺害,張良是飄然而去,極少參與朝政大事,剩下一人蕭何,則是明哲保身。
加之呂雉殘殺多位劉氏宗族,導致王權旁落,只有丞相陳平一人,也是難堪大用。
所以漢惠帝去世後,呂雉便成為西漢實際統治者,而她之所以擺出那副姿態,無非是"貓哭耗子假慈悲",想兵不血刃,讓諸如陳平這樣的老臣放權,好讓呂氏子孫進朝為官。
其實早在漢高祖劉邦迎娶呂雉的時候,就足以證明,這個女人的心計與野心。
試問大家,劉邦未迎娶呂雉太后之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泗水亭長。
呂太公之所以會將寶貝女兒嫁給他,無非是認為劉邦乃是個"潛力股"。呂雉也是慧眼如炬,跟着劉邦吃苦受難多年,終於從媳婦熬成婆。
好不容易捱到劉邦去世,再也無法再也無法掩蓋呂雉其野心。她先後擁立劉恭、劉弘為傀儡皇帝,實際上,卻獨攬西漢朝政大權數十年之久。
若不是張闢疆和丞相陳平,及時識破呂雉心意,説不定,漢室文武大臣又要遭此荼毒。
總的來説,《史記》這部分內容,看上去無任何問題,背地裏卻藴含了呂雉太后,與文武大臣之間博弈與較量。
公元前188年,呂雉太后剛剛去世之後,丞相陳平便聯合漢室宗親,一舉剷除呂氏子孫。
從這點就很好説明了,呂雉苦心經營多年,讓其家族成員入朝為官,但是非劉姓不得稱王的白馬條約,在當時已然成為鐵律,
最終還是劉氏宗族成員,再次掌握正統身份,縱觀西漢與東漢,皇權總是與外界宦官等勢力集團交織在一起。
而且從這段內容也能看出,2000多年前,古人們就善於運用這些小動作來表達自己心意,
有時高手較量,並不需要施展太過明顯的大動作,呂雉包括丞相陳平,可都是人中龍鳳,於宦海沉浮多年。
最終,呂雉太后還是未能改朝換代,也是雞飛蛋打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