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曆史上能臣良將層出不窮,是各類人才一展所學的重要歷史時期。其中有兩個人讓後世的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蜀漢政權的諸葛亮,另一個則是曹魏政權的司馬懿。
對於這兩個人的歷史功績和影響,大家都十分清楚。諸葛亮號稱“卧龍”,而司馬懿也被稱為“冢虎”。僅僅從他們當時的稱呼來看,二人就是棋逢對手的情況。但是,我們發現在諸葛亮一生中始終就是贏不了司馬懿,最後被司馬懿耗死在五丈原,這是為什麼?
要了解諸葛亮鬥不過司馬懿的秘密,最先需要清楚的就是二人的生平經歷,從這些事情裏我們才能看清楚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比究竟有什麼不同。
諸葛亮,字孔明,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也算是一個士族中人,他從小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並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交情深厚。
對於諸葛亮而言,他這一生做出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就是輔佐漢皇后裔劉備打擊曹魏、孫吳政權,繼而匡扶漢室,為其後來建立蜀漢政權作出不朽的功勳。其中,他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隆中佈局。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被其感動。於是在住宅隆中草堂為劉備提供了戰略思路,後世稱之為《隆中對》。這段對策環環相扣,入情入理。劉備一直將其作為自己和蜀漢數十年的基本國策。可以説,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僅符合當時的實際,也為劉備提供了戰略藍圖。
第二件:輔佐後主。
章武二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孫權打敗,於章武三年就去世了。去世前,將諸葛亮列為託孤重臣第一人,讓後主劉禪以父親之禮對待諸葛亮。至此,諸葛亮成為蜀漢政權實際意義上的掌舵人。
為了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和實現漢室復興,諸葛亮先後六次北伐曹魏。也就是在這一過程中,遇到了司馬懿拼死抵抗,最後功敗垂成。通過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是一個既有韜略又忠誠正統的人。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比,則是另一種感覺了。司馬懿,字仲達,出生於司州河內郡温縣孝敬裏舞陽村,也是士族身份。後來被曹操用強硬手段徵召到曹魏政權服務,最後也成為託孤重臣,進入曹魏集團核心決策層,司馬懿的一生也幹過兩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對抗蜀漢北伐。
在諸葛亮起兵北伐的時候,當時的曹魏朝堂十分驚恐,而魏明帝認為只有司馬懿能抵抗諸葛亮。事實上,司馬懿也沒有辜負魏明帝,成功地阻止了諸葛亮的大軍。
第二件:發動高平陵之變。
魏明帝去世以後,曹魏政權的大將軍曹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大肆排斥異己勢力。司馬懿也在打擊之列,經過他的細緻謀劃,於嘉平元年悍然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誅殺曹爽勢力。至此,曹魏政權開始落入了司馬家族手裏。通過這兩件大事,我們可以斷定司馬懿是一個內心多權變、有謀略而且比較狡詐的人。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生平重要經歷來看,二人在智慧和謀略上都不分伯仲。他們長期從事軍事活動,也為各自服務的政權作出了不小的成績,最終成為彼此政權中的核心人物。
二、諸葛亮贏不了司馬懿的表面原因
我們看《三國演義》裏面諸葛亮對戰司馬懿的情節,不管雙方怎麼鬥智鬥勇,最後都以諸葛亮的失敗而告終。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呢?
:二人性情有別。
熟讀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是兩種性情的人。據史書記載,司馬懿是一個外寬而內忌的人,這個定性在他誅殺曹爽這一事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宣帝紀》記載:帝數其過失,事止免官¨¨¨乃曰:“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乃收爽兄弟等¨¨¨誅之。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司馬懿剛開始説的是免了曹爽的權力就行。而曹爽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才會放棄抵抗。但是,最後司馬懿卻將曹爽等人一同誅殺。
所以,誅殺曹爽的順利與司馬懿的欺騙和狡詐有直接關係。可見,司馬懿是一個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反過來看諸葛亮呢?不管是在正史還是小説中,都沒講過他為了實現目標而無所不用其極。
諸葛亮寫的《誡子書》記載:夫君子之行¨¨¨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由此可見,諸葛亮和司馬懿雖然才學相差無幾,但是二人的心性截然相反。一個忠厚的人怎麼可能戰勝心術狡詐的人呢?
:支持勢力不同。
民間有一句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人不管多麼的厲害,但是總有考慮不周全的時候。我們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可以發現大多時候是他一個人在苦苦支撐。
諸葛亮有一個兄長諸葛謹和弟弟諸葛均。但是諸葛瑾效忠於東吳,諸葛均侍奉曹魏,兄弟三人各為其主,成了政治上的敵人。所以,諸葛家族十分衰落。再加上北伐曹魏的時候,後主劉嬋態度並不堅決,而李嚴等人更不支持。所以支持他的勢力在蜀漢政權裏也就是魏延、趙雲等人。
但是,司馬懿在曹魏朝堂可不是這樣的。司馬家族是當時的世家大族,有兩個兄弟與司馬懿一起服務於曹魏政權。《三國志》記載:其兄司馬朗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其弟司馬孚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這些家族勢力都為其發展做出過積極的貢獻。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獨自一人支撐蜀漢北伐大業。而司馬懿卻是抱團取暖式地發展自身。對於諸葛亮而言,什麼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而司馬懿則大可不必,甚至會有人不斷地獻言獻計,提供幫助。
三、諸葛亮必敗的內潛因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抗,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是必然會失敗的。但是,失敗的根源不在二人身上,也不受當時時局影響,而是由於曹操和曹丕推行的兩項措施。
1.屯田制。
我們看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大多數都是由於糧草補給出現問題而失敗。甚至於在第六次的時候,諸葛亮還想就地開墾土地,保證軍糧無憂。而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時候,諸葛亮急於進攻決戰,而司馬懿堅守不出。這也主要是因為諸葛亮缺少糧食,而司馬懿軍需物資充足。
曹操早在官渡之戰之前就已經開始推廣屯田制,
《魏書》記載: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髃賊,克平天下。
從這段話中,不難發現曹魏政權在曹操推行屯田制以後,基本上大小戰役都不會出現糧草問題。
我們都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打仗其實打的就是糧草。官渡之戰中,袁紹的失敗就業曹操夜襲烏巢糧草大營有密切關係。所以,在後來曹魏抵抗蜀漢北伐的時候,就算沒有司馬懿,換一個大將只要堅守不出也能耗死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的糧草不足而且供給鏈太長。
2.九品中正制。
在三國紛爭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戰將和士兵,而是謀士人才。在那個歷史時期,人才的供應渠道是十分單一的,畢竟書籍和老師無法得到普及。所以,三國時期的人才和文化基本上被士族壟斷。
曹丕即位為魏文帝后,採納尚書陳羣的建議設立九品中正制。這一個制度的主要內容就是將官吏考察分為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從此,官吏的出生信息成為最主要的選拔依據,逐步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格局。
九品中正制意味着曹魏政權向世家大族的妥協,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當時士族的利益。所以,以司馬懿、陳羣為代表的士族都紛紛幫助曹魏鞏固政權。
而蜀漢則沒有成熟的選官制度,人才多為跟隨劉備起兵的舊部。佔領荊州、益州以後,蜀漢朝堂內部擴充的人才隊伍也以當地本土人才為主。並沒有對士族人才和寒門人才形成強大的號召力,所以,到後來形成“蜀中無大將”的局面。
屯田制保障了曹魏政權的物質基礎,而九品中正制則為曹魏政權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有這兩項制度作為支撐,所以曹魏的國力明顯超過蜀漢。司馬懿憑藉強大國力的保證,擊敗諸葛亮完全是輕而易舉的。畢竟,個人才智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國力面前完全產生不了大作用。
四、諸葛亮敗給司馬懿的歷史影響
諸葛亮被司馬懿打敗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但是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對當時的時局走向起到不小的作用和影響。
影響一:推動蜀漢政權滅亡。
諸葛亮去世以後,司馬懿本來打算就此滅了蜀國,但是魏明帝卻放棄了。因為在曹魏統治者的眼裏,蜀漢政權已經不具威脅性。
《晉書》記載:帝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
後來,蜀漢國內雖然採取了一些挽救措施,但是根本沒有替代諸葛亮的治世能臣,國力也日漸衰微。隨着鄧艾大軍攻破蜀漢都城,後主劉禪自動投降,盛極一時的蜀漢政權正式退出三國的歷史舞台。
影響二:加速統一步伐。
三國紛爭持續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也有96年的時間。諸葛亮如果不被擊敗而病逝,那麼蜀漢不會很快亡國,甚至於會有興起的可能性。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蜀漢政權迅速衰敗,之前的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被打破。
三國演變為曹魏和東吳對峙的局面,而缺地缺人的東吳政權在面對曹魏的時候不堪一擊。其繼任者孫皓於公元280年在石頭城率兵投降。至此,三國曆史結束,進入西晉,華夏大地重歸一統。
五、諸葛亮北伐失敗給予我們的現實思考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恩恩怨怨早就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對於我們後世之人來講,爭論誰對誰錯已經沒有了意義。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從他們二人對抗過程中深研細悟出一些道理。
①.獨木難成森林。
諸葛亮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在於他不善於放權和培養他人。所以,在他的努力過程中,別人的意見和努力常常被忽略。他去世後,蜀漢政權一時間居然沒有能夠頂替他的能臣。而司馬懿與他截然相反,司馬一家人才代出,所以才能齊心協力建立西晉。
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時常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被孤立的狀態,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缺少很多合作者。因此,一次決策的失誤就有可能帶來全局的潰敗。
②. 選擇優於努力。
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與司馬懿相比是不分伯仲的,甚至強於司馬懿。但是,為何卻在司馬懿手裏一次次失敗?歸根結底,不是人不行,而是平台不行。蜀漢政權在後主劉禪的執政過程中,賢臣不多,而劉禪本身也比較昏聵。但是,曹魏朝堂卻是人才濟濟,魏文帝、明帝等統治者也是很有能力。所以,曹魏政權的平台明顯優於蜀漢。
如果,諸葛亮一開始就在曹操身邊,那麼他很有可能會在曹魏平台的基礎上率領大軍一統天下。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都是在片面的強調個人努力,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平台的選擇。其實,如果選擇的平台很好,那麼個人的發展也會是事半功倍的狀況。
③.知己知彼為重。
司馬懿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會細緻地詢問諸葛亮一天的生活狀況。而諸葛亮對司馬懿的瞭解並沒有細緻到這種程度。所以司馬懿既知道自己的實際,也最大限度地瞭解諸葛亮的情況。
按照我們現在的説法,司馬懿對諸葛亮開展過詳細的調查研究。所以制定的戰爭方案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而對於我們現在與別人合作或者對抗而言,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掌握對方的實際情況,我們才能做出針對性很強的反應,以此作為最終取勝的基礎。
總結一下:
司馬懿與諸葛亮作為歷史的宿敵,在三國的舞台上演繹了自己的奮鬥歷程。直到現在,我們依舊在不停的思考分析他們取捨得失及其背後的歷史真相。
其實,通過他們二人的爭鬥,我們最終還是要明白漢室衰微已是事實,新生王朝繼而取代才是大勢。諸葛亮不是敗給了司馬懿,而是敗亡於形勢。正如孫中山先生説過: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