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宋仁宗趙禎宣佈更改科舉殿試中的末尾淘汰制。
在此之前考生十年寒霜苦讀後走入考場,並且十分順利的完成鄉試會試終於有了殿試的資格,但並不能説一隻腳邁入官場。
若是殿試那天被皇帝陛下的龍顏震撼從而導致發揮失常,那麼這些人就得被打回原籍回爐重造,之前的一切成績全體清零。
可是從北宋嘉佑二年開始就不必這樣了,這一年皇帝趙禎改革了末尾淘汰制。從此之後只要中了進士一律授以進士出身,即便是表現不好的考生也會賜予“同進士出身”。
客觀的説這是科考制度的一次完善,但這次完善的背後卻是數萬將士血灑疆場。而造成這一切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一位在殿試中被末尾淘汰制淘汰下去的書生的反擊。
這位書生是北宋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人,今天的陝西華陰人。只知道姓張,具體叫什麼不清楚。這是一位頗有才氣和俠義精神的學子,史書説他“負氣倜儻、有縱橫才”。還寫過“七星仗劍攪天池,倒卷銀河下帝畿。戰退玉龍三百萬,斷鱗殘甲滿天飛”這樣氣吞山河的詩句。
但是才氣和口碑並不能幫他走上仕途,因為這個人每次到殿試的時候都會被末尾淘汰制篩下來,然後一切清零。一路披荊斬棘卻落得這樣的結果,這位張姓考生自然憤憤不平。既然你們不給我出頭的機會,就休怪我自己找出路。為了反抗不公的命運,這位落第考生離開宋朝走向西夏。
當時的西夏還不能稱之為西夏,因為李元昊還沒有稱帝。這位張姓考生知道李元昊的野心,他認為自己在李元昊稱帝之前投靠,再幫助他打幾場勝仗,一定可以得到賞識。春風得意的人有朋友,失意落魄的人也有。這位張姓考生還有一個姓胡的朋友與他同病相憐,於是他們二人一起來到党項人的地盤。為了能引起李元昊的注意,他們把名字改成張元和吳昊。為何這兩個名字能引起注意呢?因為張元和吳昊後面的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元昊”。
想讓李元昊知道自己,只改名字還不行,得在鬧市中弄出點動靜。張元和吳昊在党項族的中心城市中的一家酒館中終日飲酒,還在牆壁上寫“張元吳昊來飲此樓”。這行字很快就被党項的巡邏兵看見並且層層上報到李元昊哪裏。李元昊一聽就怒了,我雖説不是中原人,但是中原人那套避諱的章程還是知道的。如今這兩個漢人的名字竟然敢和我相同,還大大咧咧寫在牆壁上,這不是故意給我添堵麼?來人,把這兩個不知死活的人押上來。
李元昊震怒,但是被他押上來的張元吳昊卻一點都不害怕,這倆人面對李元昊的質問還反唇相譏“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原來李元昊原本並不姓李,按照党項的姓氏他姓拓跋,後來唐朝強大他們就跟着姓李,再後來宋朝建立,他們又接受宋朝的賜姓改為趙姓了,李元昊在宋朝的史書中叫“趙保忠”。如此一來李元昊已經有三個姓了,與著名的“三姓家奴”呂布不相上下,似乎確實不用在乎名字了。
李元昊原本很生氣,可是聽到張元吳昊的反問反而不生氣了,這時他已經猜到這兩個人的目的。原來他們不是故意羞辱自己,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引起自己的注意。既然這兩人如此用心,自己如今也是用人之際,為何不看看他們的能力呢?於是張元吳昊被鬆綁併成為座上賓。
歷史無數次證明過漢奸的破壞性,這次也不例外。李元昊雖説稱得上政治家軍事家,但並不能掌握漢族人的心理,可有了這兩位漢奸就不一樣了,飽讀詩書又對家國深惡痛絕的張元和吳昊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和看到的宋朝的弱點全都告訴李元昊,還幫助他制定一系列治國良策。李元昊得到這兩個人如獲至寶,党項族這幫人就知道吃吃喝喝,哪裏能弄出這麼多大道理,還是你們厲害。於是張元吳昊兩人在党項享受禮遇,李元昊稱帝之後封張元為中書令,吳昊也得到重用。
若只是這樣張元還不能稱之為大漢奸,他最令人不恥的事情是幫助西夏算計北宋將士,還在西夏取勝之後沾沾自喜,好水川之戰就是代表。這場戰爭李元昊親率十萬人抵達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北)。為了萬無一失,李元昊派部分兵力到懷遠城(今寧夏西吉縣偏城)一帶引誘宋軍,主力部隊埋伏於好水川口。宋軍中計之後還沒有列陣就遭到西夏騎兵猛烈衝擊,此戰宋軍將士戰死10300餘人,主將任福自扼咽喉自殺而死,其子任懷亮戰死,桑懌、劉肅、武英、王珪、趙津、耿傅等諸位將領戰死。這場戰爭,宋軍幾乎全軍覆滅。
宋軍的屍體遍佈好水川,這些都是張元的同胞,可是這位喝儒家墨水長大的學子面對如此慘景竟然心情大好,他趾高氣揚的在界上寺牆壁上題詩:“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説兵機。”在寫署名時更是洋洋得意寫上一大串官銜:(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至此。以同胞的屍山血海來為自己博取功名前程,這樣的人是不配稱之為人的。
好水川之戰後張元力勸李元昊擴大戰爭,他的目標是滅亡宋朝,李元昊那句“朕當親臨渭水,直據長安”的霸氣宣言就是張元的目標。在張元的積極慫恿下李元昊又策劃了定川寨之戰,但是這場戰爭遭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不僅沒有完成既定目標,反而全軍覆滅。這樣的慘敗令李元昊不得不重新審視與宋朝的戰爭,西夏國內反對征戰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連年戰爭使西夏的財政日益吃緊,也使國內反戰的勢力越來越團結。最終李元昊想要與宋朝議和。張元知道議和的消息後極力反對,他説我們打下城池後只劫掠不佔有並非長久之事,若是可以打下宋朝的城池後令漢人堅守,一定可以吞下宋朝。但是李元昊已經不聽他的話了,最終西夏與宋朝達成慶曆和議。
不打仗了,張元知道自己滅亡宋朝的目標再也無法實現,最終在議和的同一年抑鬱而終。站在家國大義的角度看張元是民族的罪人,可是站在科考舉子的立場想一下,張元還是他們的恩人。若不是張元投靠西夏給了宋朝沉痛一擊,宋朝害怕再次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改變錄取制度,只怕還要有無數人因為殿試末尾淘汰制而無緣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