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一門樂器,從小培養音樂藝術的素養,是許多家長的初衷。現在上海的家長們多多少少都會給孩子報一門樂器。
就連去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題都是跟音樂相關。
身邊的朋友、同事也總是在研究,給孩子選個樂器學。哪怕一邊心裏嘀咕着麼點大的孩子壓着長不好吧;一邊看着別人家的孩子10級考過了,還是得盯着練。
可究竟讓孩子學什麼,確實讓人猶豫不定。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教授説過這樣一段話,很有意思:
在學琴的問題上,家長和孩子經常存在着一種博弈的關係。
你替孩子選擇樂器,將來他不想學了,他會説:“我媽非得讓我學”。
言外之意,你強迫他乾的事,他不愛幹,幹不下去了。你不能怨他,責任在你。
建議前期家長要了解各種樂器的基本情況,讓孩子感受不同樂器。
方法是好方法,可很多樂器其實一開始並不適合小孩學。
長笛需要在換了門牙之後學習……
架子鼓對身高有一定要求,如果是真鼓的話,還需要考慮隔音的場地……
吹奏類樂器,一般七八歲有一定肺活量才可以學……
……
這些很多家長其實並不特別清楚。
學什麼樂器,還要結合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提前聆聽感受不同樂器的音樂,自己可以初步做選擇,這樣也可大致避免東奔西走試課,孩子卻不喜歡的問題。
家長了解判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上測評課,這個方法能比較好地給孩子找到一門適合的樂器。